當代名家網CELEBRITIES PRESS (HK)
亞文革大輪廓:造神和大批判
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後,政局向左急轉彎,出現了「亞文革」。本文述評「亞文革」的輪廓,先略析「亞文革」之意涵,觸及文革和毛澤東的評價;接著,述評「亞文革」的「四大」特點:大造神、大批判、大清洗、大集權。more
雙十一實彈射擊學生的事件,引起廣泛的爭議。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發言人呼籲香港各方克制,要制止示威者的暴力,也追究警方過分用武。 more
持續的市民「行街」請願,或醫護界的午膳靜坐,都呼籲正視公權暴力,執法須兼顧人道;例如,勿將腹大便便的孕婦假定為「非法集結者」拘押。 more
「一一一九人道援救」,使困在理工大學者「安全離開」,18歲以上者以「自首」論拘押,18歲以下未成年者不拘捕。警方仍圍堵校園,拒絕「自首」而留守者,陷於糧斷、缺藥的困境。 more
「送中案」引發的社會抗爭,日趨激烈和複雜。街頭武鬥頻仍,與警方的用武過度、催淚彈泛濫交纏,社會上彌漫仇恨,還難出現「雨過天青」之景。 more
10月26日,醫療專職人士的和平集會,定於中環遮打花園舉行,已獲警方「不反對通知書」。集會的主題,是:「尊重人權 克制警權」。幾天前(10月21日),8家醫院的醫護專業人士,有午膳靜坐請願,提醒眾人毋忘「七二一」和「八三一」,繼續尋找事件的真相;呼籲正視公權暴力、保障人權,發揚人道精神。 more
行政長官於10月4日援引「緊急法」,繞開立法會制訂《禁蒙面法》。此舉限制市民自由,架空立法會部分立法權,強化警方公權力,有利警方行動,卻會導致個人極度集權即極權化。 more
16日,中大新聞系發表民意調查,稱市民對警方的信任度甚低:超過51%受訪者完全不信任,完全信任的只有9%。同日,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表示,政府、警隊行為要合法,沒有比政府向公眾施暴更蠶食法治。市民對警方信任度一再下降,與用武過度有關,「十一實彈射擊事件」尤引起社會爭議。 more
北京有人發起「鬥地主批首富」之舉,指李嘉誠的「網開一面」說,是「縱容犯罪」、包庇香港暴力分子。 事實並非如此。「網開一面」說可歸納為3個關鍵詞:渡過難關,體諒大局,網開一面。 more
在「九一五北角衝突」中,警察執勤親疏有別,市民質疑袒護自稱「福建幫」的白衣人、紅衫軍、藍衫人。「街坊派」興起,「監察」警察執法是否公道,守護鄰居平安回家。 more
9月19日傍晚,沙田區中學生結人鏈和平請願,呼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送中案」事件。在這之前,全港中學生有「九九人鏈」表達關懷香港家園、守護自由的情懷,也關乎自由、民主、人權的價值觀和「波羅的海之路」。 more
- ---------------------------------------------------------------------------------------------------------------------
胡錦濤:北京廿一世紀領袖 增訂5版 more >
胡錦濤與共青團接班群 第2版 more >
溫家寶流淚 more >
北京跨世紀接班人
鄧小平與改革光環
李長春與廣東政壇
溫家寶與接班群
曾慶紅與夕陽族強人
朱鎔基的傾斜政策
假大空與《雍正王朝》
北京新三馬車
接班群的亮點
十六大與後影響力
溫家寶內閣
香港大論戰
胡錦濤大突圍
新特首、李嘉誠與蝴蝶效應
總書記有冤與冰點事件
北京政壇清華名人
原版文革密件
吳義勤、王素霞: 我心徬徨——徐訏傳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二)
傅高義:鄧小平時代(一)
陳潤芝:六四二○
金耀基:社會學與中國研究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