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國共內戰時 宏觀戰略錯
蔣、桂戰爭前,蔣器重白崇禧。1926年,蔣任他為國民革命軍(北伐軍)參謀長,時年33歲(上冊7頁);抗戰時,任副參謀總長;國共內戰時,先後任國防部長、華中剿共總司令。
從1926年到1966年,白、蔣相處40年,順阻交錯,恩怨交纏。從「白與蔣」的敘事和分析中,可知白是出色的戰略家,有「白諸葛」、「小諸葛」之稱,正直而有堅守,與獨斷權綱的蔣時有摩擦。
白、蔣的分歧,主要在戰略判斷。「白與蔣」的序,稱北伐、抗戰的國軍戰略「沒有犯大錯誤」,故「贏得最後勝利」;但在國共內戰時,兩人的戰略觀點「處處牴牾,最後牽動大局」。
白崇禧提到抗戰勝利大幅裁軍,未收編東北的游擊隊、雜牌軍,迫他們投共,以致「動搖軍心」。他力陳不可裁軍,但未被接納(上14—17頁)。
白還論析1946年攻取吉林四平街之戰(共軍稱四平戰役),未全力向北追剿;1948年徐蚌會戰(中共黨史稱淮海戰役)的戰略部署失誤,劉峙指揮全局不力,亦造成敗局(上21—23頁)。對於四平街之戰後未乘勝追擊失去時機,尤感痛心(中42—45頁)。
對於東北會戰(中共稱遼瀋戰役)的失敗,「白與蔣」的序指出:白的戰略建議未獲採納,蔣「對林彪共軍做了錯誤的判斷」,美國的馬歇爾調停國共內戰又對蔣「頻加壓力」,「鑄成東北戰爭,全盤皆輸」(上1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