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書評.書訊 > 李光耀雙語路 爭議大成果豐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李光耀雙語路 爭議大成果豐
──評介李光耀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5.4.2,A20版
上網:2015.4.10
字數:原文1,888,上網3,033

 

  關鍵詞:雙語之路,雙語運動,多元民族,語言生態,第一語文,第二語文,實用主義,國民素質,軟實力

 
圖1,李光耀的《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

 

  李光耀創建新加坡共和國,引領新加坡人進入經濟發達國家之林,從人均GDP,到人類發展、營商環境、經濟自由、清廉的指數,都高居全球前10名,但新聞自由度(World Press Freedom Index)在180個國家、地區中排列於153位(2015年)。不同領域的量化比較,突顯新加坡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成就大,也有較弱的一環。

  在李光耀特有的管治模式之下,新加坡的雙語政策及其衍生的雙語運動(1979-),爭議甚多,付出的代價不小。但是,李光耀認為,雙語之路是成功的,不少文人亦讚賞雙語政策的成果。

在李氏病故後,他的幾本回憶錄包括《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以下稱「本書」),在新、馬又登上暢銷書之榜。


  1.雙語大輪廓 英文居主導

  本書是了解、研究新加坡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載體,由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出版(2012年),364頁。第一部分,是李氏的口述歷史〈一波一波的挑戰〉,分為8章;第二部分〈殊途同歸〉,收入新加坡政府官員、資深教授和記者的文章,記述學習華語的心路歷程或述評雙語運動。

  所謂雙語政策或雙語運動,是指確立英語為主導語文的地位,英語為工作語言、官方第一語文;把華語(台北稱為國語、北京稱為普通話)和華文列為華族的共同語文,華族學生必須學的華語、華文,是學校推廣的第二語文;馬來語等少數民族的語文,則是各族的第二語文。


  本書沒有附錄大事記。為方便讀者了解雙語之路,本文先歸納它的輪廓。

  1959,新加坡成為自治邦,在自治政府總理李光耀主導下,雙語政策起步,全面推行第二語文政策,小學、中學生必須修讀第二語文(華語或馬來語等)。
  1961,全新加坡學校採用以馬來亞為背景的馬來亞化課本(頁43)。
  1965,新加坡獨立,建立共和國,宣布英、華、馬來、淡米爾文,是有同等地位的官方語文(頁49)。
  1965-1975,大力推廣第二語文教育,推行雙語兼重視數學、科學、技術的全面教育(頁59)。
  1966,開始推行雙語教育(頁197)。
  1975,李光耀兼任教育部長4個月,強化雙語政策的推行(頁60)。
  1979,啟動華語運動(頁159),設特選學校(雙語兼優學校),學生同時以英、華文為教學媒介;電視、電台停播方言節目(頁173)。
  1980,所有英校的華族子弟,由小一開始以華文為第二語文,小、中學畢業生須分別懂漢字1800個、3000個(頁198)。


  2.實用價值大 避種族衝突

  本書的著力點,是推行雙語政策、雙語運動的社會因素,面對的障礙和強勢的推動,付出的代價和獲得的成果。

  李光耀是面對現實、不尚空談的政治家,雙語之路具實用主義色彩。

  1959年,新加坡人口145萬,文盲45萬(頁41)佔近31%。新加坡是多元民族,華人佔75%,馬來人14%,印度人8%,社會溝通的語言複雜。華族沒有「統一語言」,最多人懂的方言是福建話(學名是閩南語),也有人講客家話、廣東話(實為廣府話)。李光耀說,新加坡的福建話「不是標準福建話,只是巴剎(菜市場)福建話」,「夾雜了大家的語言,成為極其富新加坡特色的新加坡土語」(頁145)。

  這種語言生態,是他建立「統一語文」訴求的背景。他一方面把英語列為主導語文,另方面則以華語為華族的「共同語文」,這是基於實用價值:溝通、就業、發展。他說:「只有英語,才能跟世界幾十億人溝通」(頁51),稱英語是「最實用的語言」;在掌握英語的基礎上學好華文,也有經濟和了解本族文化的實用價值。

  他推行以英語為主導的雙語政策,還關乎多元種族、多元文化和避免種族衝突。

  新加坡的華人佔絕大多數,如把華語列為主導語言,會引起馬來人猜疑;李氏所稱的「共產分子」又利用華語開展「愛國」宣傳或顛覆活動,可能引發種族衝突。他說:「要看清新加坡的地理環境,我們四周都是排華國家,假如新加坡走華文沙文主義路線,就是死路一條。新加坡要生存,必須實行多元種族的政策」(頁49)。

  本書的文字流暢,編輯、製作好,但也有小疵。例如,「這段飯」(頁313)的「段」,應是「頓」;「吳總理致函江主席傳達這個建議」的「傳達」,改為「轉達」較適當;「我和吳總理決定提呈一份新加坡的建議書」(頁228)的「提呈」,是下對上的用語,李光耀和吳作棟不是江的下級,改用無上、下意涵的中性詞「提出」才恰切。


   3.伸延性解讀 提升軟實力

  本書不迴避雙語之路引發的爭議,也觸及家長式的管治,留給讀者伸延解讀的空間。

  雙語之路的代價不小,受損害較重的,是三十後、四十後出生者(五、六十年代就業者),在英語為主導的就業生態之下,就業和發展的空間小。五十後或更後出生者則受益良多,有良好的英文基礎,就業和發展空間較大。

  南洋大學的關閉,引起民間的爭議和抗議,以華文為唯一教學媒介的大學在新加坡消失,雖有利於建立英語的主導地位,但保留南大亦非沒有可行的折衷之路。

  就長遠的效果來說,李光耀及其政府以英語為共同語的雙語政策,是成功的。李光耀說:「我們堅決地以英語為共同語,……是正確的選擇」(頁253)。雙語之路提升了國民素質,英語和華語的平均水準,分別接近或超過香港,這是新加坡的軟實力之一,促進新加坡競爭力的提升,這是新加坡成為國際金融中心、航運樞紐和發展科技創新產業的基礎。


  新加坡在任的華族部長,都會以流利華語發表演說和辯論,香港的高官有幾個能說流利的國語(普通話)?新、港一比較,立即見高、低。

 
表,李光耀關於「雙語之路」的談話
引題 李光耀說(頁碼)

雙語政策之初衷

我們的雙語政策,制定之初,就是一以英文為謀生工具,二通過母語以保留傳統文化價值觀。(頁46)

英語:新加坡共同語

單靠母語,無論是華語、馬來語或淡米爾語,是沒有辦法謀生的。……絕不能選擇華語作為共同語,否則,國家一定會亂,在國際上也無法生存。我們作為一個依靠國際貿易的國家,只有加強學習英語,才有好日子過。(頁46)

共同語與母語

在讓人民穿暖吃飽安定等「共同利益」的政治經濟前提下,我們選擇了英語為共同語。而在「公平」的社會前提下,我們必須為人民提供學習各種母語的平等機會。學習母語,還附帶了解自己種族文化歷史,建立文化底蘊,能在人前信心滿滿,有了抬頭挺胸的底氣的作用。這是我們制訂雙語政策的重要理念。(頁46)

南洋大學:
成為馬共溫床

南大在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成為共產黨活動的溫床,……南大的創立,給了馬來亞共產黨(簡稱馬共)一個招收成員、灌輸共產思想和進行煽動的新舞台。馬共的主要策略是耐心培養公開運作的統戰組織。(頁79)

以華族文化掩護
從事顛覆活動

在40、50及60年代政治不穩定的情況下,新加坡每一所華校都有共產黨的積極分子。他們以華族文化和文明作掩護,進行煽動及顛覆活動,把華文教育、語言、文化及文明等問題,同他們顛覆的目的結合在一起。有些學校,連校長都同情他們,這是很可怕的。幸好當年共產黨的顛覆活動沒有取得成功,否則今天新加坡的面貌會完全不同。(頁109)

學了六個半語言

我這大半生,一共學了六個半語言。英語是嬰兒時代最先接觸的語言,也是六歲以後的學校用語;拉丁文在十五六歲學習,十八歲學認華文字,十九歲學日文,三十二歲在讀寫基礎上學習聽華語,三十八歲學說福建話,四十一至四十二歲學說客家話。(頁146)

英語與母語
扮演不同角色

新加坡從複雜的多語方言環境,轉變為英語與母語並重的更制度化的雙語教育,這一政策將持續下去,母語作為與本族文化交融的臍帶、英語處於運用管理的主導地位的格局也不會改變。(頁260)

 引題,為作者對內容的概括;「李光耀說」,錄自《我一生的挑戰:新加坡雙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