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山美有雨潤 想優生重水土
新一代生育意欲低,除了關乎三大成本(婚嫁、生育、教育成本)太高,還與精細型的理念有關。他們傾向於精生、精養,注重水土生態。 more
建設海綿城市 不見汪洋一片
海綿城市是具有良好水生態的城市,在環境保護、環境修復的理念下,建設和完善排水防澇設施,讓城市有海綿似的吸水能力和釋放洪水功能…… more
環保偏遇亞文革 劈柴事件現霧霾 100分鐘的紀錄片,於2015年2月28日在網絡播映後,以點擊率高而產生轟動效應,並獲環保部長等官員善意的回應。但在「亞文革」的政治生態之下,一夜變臉是新常態,影片被封殺。more
砍樹填湖造地 天災人禍交纏
儒家典籍《荀子》謂:「樹成蔭而眾鳥息焉」,「山林險則鳥獸去之」。這段話可詮釋為:施政要養育、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構建可持續發展空間。more
長江洪水圍城 武漢街道行舟
洪水滔滔,長江漢江站水位超過28公尺,遠超警戒線,高出1998年長江大水災數據。武漢市區被水淹,武昌火車站無法運作,地鐵亦因水浸癱瘓,一些住宅區停電,街道汪洋一片。more
改變粗放模式 應對PM2.5
北京、廣州等大城市被稱為「不適宜人類居住城市」;在全球「非宜居」城市中,中國大陸超過了四分之三。在霧霾的背後,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產業結構畸形,生態環境深受破壞。more
馬年盼藍天白雲 不再困於PM2.5
在中國大地,藍天白雲竟成了「稀缺」的自然景觀,北京居民長時間困於能見度很低的霧霾或沙塵暴;在天空無邊界之下,香港也受困於霧霾。more
從大漠孤煙直 到沙塵暴南下
中國是水土流失大國,沙源的產生有「歷史沉澱」,也有當代的生態失衡。more
無樹不會成綠 還林減少沙害
對於北方居民來說,最難受的,是持續的沙塵暴;繼3月下旬的沙塵暴,4月初西北又有沙塵天氣。西南的大旱災,也仍未緩解。more
土壤污染嚴重 食品風險增大
國務院剛發布今年第七號文件稱「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仍不容樂觀、污染嚴重且難以修復」。加拿大《麥克萊恩雜誌》的評論稱,中國可能還需要17年時間才能控制污染的惡化。more
正視古今地震 天災人禍交纏
在災難之後,正視、思考天災與人禍的交纏,回視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天災警示觀」,是撫平災難創傷不可或缺的「思維工程」,為日後的減災樹立「參照」標誌。more
天蒼蒼分三類 水滔滔思天道
天,或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指自然景觀、自然現象。是芸芸眾生頭頂上那個無垠的天空,是蒙古草原的景象。more
德班氣候大會 爭論量化約束
德班大會的爭論之引人關注,本欄的解讀是:一,京都議定書後續協議談判的艱難歷程,大量排污和氣候暖化的困惑;二,「北京邊界」與「華盛頓邊界」的差異。 more
德班通宵爭吵 換來安慰方案
不同於歐盟路線圖、有異於中國的「建設性提議」,妥協方案讓德班的爭吵停下來,讓京都議定書延續效力五年;沒有後續協議的共識。more
哥本哈根大會 從京都到峇里
面對經濟發展的高消耗和高排放模式、自然生態的破壞、氣候的暖化,不同文化、制度下的人卻都有拯救地球的憂患意識。more
應對氣候變化 解讀北京政策
哥本哈根氣候大會,是各方的一場博弈;以解構的視角,探討北京應對氣候暖化的策略,先得分解其策略的結構:四大板塊,即國際合作和談判框架、法律框架、政策框架、組織框架。more
總量還是人均 吵到天亮未休
氣候大會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部長角力,從基礎四國和七七集團的「北京文本」到美英和東道主的「丹麥文本」。各方如不能縮小分歧並適度妥協,未必有《京都議定書》的後續協議。more
在後危機階段 中美裂痕待補
《京都議定書》的後續協議成為「畫餅」。 奧巴馬的「改變」理念、中方視議定書為「保護傘」並堅持守護,尤激化雙方的對壘。在「改變」和「守護」的理念背後,是對「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的詮釋截然不同。more
高碳揮之不去 低碳姍姍來遲
哥本哈根大會不歡而散,各國應對全球暖化轉入後危機階段。溫家寶提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