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親俄者如贏 歐洲大地震
馬克龍「險勝」引起「僥倖」之嘆,一是他的連任,為法國和歐洲重要的穩定因素;二是他的對手、得票約41%的勒龐(Le Pen),被稱為親俄的「普京盟友」,曾獲俄銀行信貸,她如當選,法國的外交政策將轉向,西方的抗俄侵烏會有很大障礙。
馬克龍生於1977年,是45歲的「年輕人」,在法國政壇卻是「老將」級的戰馬,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2014年37歲時任內閣經濟產業部長,2017年40歲首次當上總統。
他與候選人對手的得票率,有約18%的差距,不算小。但不少投票給他的,只是不滿勒龐而轉向,故被稱為「險勝」。如非俄侵烏引起法國人的憂患意識,後者的「親俄形象」又不那麼清晰,得票的差距會縮小。
53歲的政客勒龐,是主要政黨國民聯盟(RN)的主席。此黨被稱為極右保守派。在西方與北京,左與右的概念有意涵差異,西方所謂極右保守派,實際是極左冒進派。
勒龐和國民聯盟的取向,是極端民族主義,力主削弱歐盟、北約影響力,主張法國親近俄羅斯,緊縮移民政策,甚至禁止回教女性戴頭巾。
歐盟和美國對她的取勝有顧慮,是因為歐盟出了「左轉」的匈牙利總理歐爾班(Orban),他於4月3日大選中勝出,再次連任總理。在連續3屆12年任期(2010—2022)中,他的親俄、親共取向,引起歐盟許多國家戒心;俄侵烏後,他拒絕借道援烏,亦不支持對俄後續制裁【3】。
國民聯盟如勝出,法國可能類似匈牙利,有親俄「左轉」之變,這是歐盟、北約不願見到的「大地震」。據法廣網(巴黎)的消息,德國有報紙評論稱,勒龐如勝出上台,「會與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一起,炸毀整個歐盟」【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