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生產要素 看科技創新
就生產要素結構而言,粗放模式造成的環境壓力很大。
本文把生產要素概括為五類:自然資源、資本、人力、裝備、科技。
自然資源包括原材料(水、土地和礦物,鋼鐵、煤炭、水泥、木材等);資本,主要是官方固定資產投資的資本投入,其次是民企或合營企業的投入;人力,含生產者、管理者、決策者等;裝備,指發展項目(如基建工程)所需的一般技術裝備,或科技含量高的高端技術裝備。
對於科技的要素與粗放模式的關係,北京等地報刊較為忽略。本文對科技要素的解讀是:
一,人力的教育程度和科技素養;
二,工程項目、生產裝備、產品製造、企業管理的科技投入;
三,科技創新的理念、能力、成果和應用(產業化)。
在經濟增長的科技要素中,人力的科技素質偏低,工程、產品、管理的科技投入亦普遍不足,2013年的研發(R&D)經費只佔GDP 2%左右,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8】。
科技創新的理念、能力、成果,更遠不如西方強國。國務院發改委的一份文件透露:「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主要依靠國外技術的引進。比如我們所有的設備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或者國際合作,自主開發的能力還不強,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產品的質量、產品的可靠性方面也有一些差距。」【9】
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委辜勝阻說:「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全球價值鏈受制於人。iphone手機的利潤鏈,美果蘋果公司佔據58.5%利潤,韓日等國家佔據10%利潤,而中國只賺2%利潤。」【1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於2013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透露,2008年,創新指數為30,不及日本的二分之一、美國的三分之一;創新效率指數也很低,低至0.9,其他國家是:美國100,日本37,英國19,中國只相當於韓國的63%【11】。
更值得思索的,是在「一黨領導」體制下,宏觀經濟決策、規劃及其行政管理,長期存在脫離市場的「政治掛帥」,以政治運動的方式推動經濟高增長。在毛時代(1949-1976)常有反智、反科學的政策和舉措,如五十年代的水稻密植和「豐產衛星」、土法煉鋼,六、七十年代的農業學大寨、填湖造田、砍林墾荒,毛之後的圈地、圈水城市化等,都是家長意志或地方長官意志的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