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經濟 > 環保與應對氣候變化 > 改變粗放模式 應對PM2.5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改變粗放模式 應對PM2.5
─後危機時期與經濟結構調整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2014年3月號,頁22—26
上網:2014.4.18
字數:原文5,611,上網5,696

 

  關鍵詞:後危機時期,霧霾,PM2.5,大氣污染,粗放型,三高一低,解構視角,經濟結構,生產要素,可持續發展,頂層設計,落地效果

  引述歷史典籍:
  
為國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禍之所起,然後為之禁。(後漢書.王符列傳)

 
圖1,北京霧霾中的人群。網絡圖片
 

  霧霾無邊界。像幽靈一樣,來自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的霧霾,越過深圳河侵蝕香港天空,奪走藍天白雲;也飄洋過海,使日本、韓國、台灣因霧霾而能見度偏低,使北美加拿大和美國的大氣受污染。霧霾帶來人類大殺手PM2.5(北京稱細顆粒物,香港稱微細懸浮粒子)。

  美國的《國家科學院》月刊(PNA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在今年1月發表一群科學家的研究報告,題為〈中國的國際貿易與美國的大氣污染〉(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air pollu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述評來自製造大國的大氣污染物,使美國西岸受污染「上升到危險程度」【1】。

  較早前,加拿大多倫多的《麥克萊恩》雜誌(Maclean′s),發表塔姆辛.麥克馬洪(Tamsin McMahon)的〈中國將如何拯救世界〉(How China is going to save the world),述評中國環境污染令外商有新商機,說了一段調侃的話:「在霧霾背後,中國的環境痛楚成為全球可替代能源產業之福音。」【2】

  大氣污染特別是霧霾的肆虐,令全球的「關注度」增高,國際間商討對策的聚會增多。防止空氣污染和保護環境協會國際聯會(IUAPPA, International Union of Ai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sociations),主辦世界清潔空氣大會(World Clean Air Congress),於去年秋在南非開普敦舉行。討論大氣污染形因和應對舉措,提及大氣污染使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的GDP損失,每年分別達2%和5%;全球10億人受大氣污染之害,每年有200萬城市居民因大氣污染死亡3

  北京、廣州等大城市,被稱為「不適宜人類居住城市」;在全球「非宜居」城市中,中國大陸超過了四分之三【4】。在霧霾的背後,是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產業結構畸形,生態環境深受破壞,製造大國陷於GDP高速增長後繼無力的「後危機」中。這是本文討論的範圍。


  1.後危機時期 改發展方式

  2008年的全球金融海嘯衝擊各國,繼之而來的,是2009年以來應對海嘯衝擊、復甦經濟的後金融危機時期(post financial crisis era)。

  北京也稱處於後金融危機時期。2009—2012年,總書記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和常務副總理李克強,就應對「後危機」發表講話,官方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

  所謂後危機,是指GDP長期高速增長(1979—2012年均增長超過9%)難以為繼。這種粗放型增長模式,長期依靠高投入(資金、資源、人力)、環境高污染和大量的產品出口支撐。全球金融海嘯後,公共財政偏緊,而貿易大夥伴美國、歐盟的進口需求又急劇萎縮,難再靠外需(出口)和固定資產投資拉動GDP持續大幅度增長。資源、環境受到的破壞加劇,也制約了經濟的增長。

  正視粗放型增長模式,於2004年提出「科學發展觀」,是胡溫新政的一個標誌。在「科學發展觀」中,有改變粗放型增長模式,尋求區域、人和自然生態協調的思路5

  2009年以來,改變增長模式(或稱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和科技創新,是官方應對「後危機」的宏觀經濟政策三大取向。

  李克強於2010年發表的長文,稱中共十七大(2007)「明確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他說:「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是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順應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必然要求」【6】。  


  2.以解構視角 析粗放模式

  本文從解構的視角思考粗放型增長模式,先分解政策、增長動力、產業、能源、生產要素的結構,再分析其弊端。

  在政策結構方面,毛澤東自五十年代以來的工業化政策,是照搬蘇聯的斯大林模式,其取向是優先發展重工業(或稱重化工業,向重工業、石油化工業、採礦業傾斜)和「以鋼為綱」。向重化工業大傾斜,有賴官方大量的固定資產投資;在忽略環保和生態修復之下,工業污染對生態環境積累了很大的破壞力。

  在GDP增長的動力結構層面,官方的固定資產投資是主力,其次是產品出口的外需動力,消費性的內部需求長期薄弱。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投入,對赤字預算的依賴較高;當外需萎縮時,GDP增長則疲乏,造成就業危機。

  在產業結構方面,第一產業(農業)處於弱勢,第二產業(工業和建築業)的比重偏高,第三產業(服務業)一直滯後(2012年約佔45%,與先進國家的超過70%差距甚大)(表1)。在工業總產值中,重工業的比重太高,在「十一五」期間(2006—2010),從68%上升至近71%。【7】

  能源結構的畸形,也加劇粗放模式的生態之害。在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佔70%(2013);全部清潔能源的比重只有13%。能源消耗的總量超過全球的20%,GDP佔的比重約10%(表2);每單位GDP的能耗,高於全球平均量的二倍。

  煤炭和民間生活中的燃煤(燒煤球煮食和取暖),造成大氣污染、PM2.5;石油產品和石油化工業的排放,也加劇大氣、水源和土壤的污染。 


  3.從生產要素 看科技創新

  就生產要素結構而言,粗放模式造成的環境壓力很大。

  本文把生產要素概括為五類:自然資源、資本、人力、裝備、科技。

  自然資源包括原材料(水、土地和礦物,鋼鐵、煤炭、水泥、木材等);資本,主要是官方固定資產投資的資本投入,其次是民企或合營企業的投入;人力,含生產者、管理者、決策者等;裝備,指發展項目(如基建工程)所需的一般技術裝備,或科技含量高的高端技術裝備。

  對於科技的要素與粗放模式的關係,北京等地報刊較為忽略。本文對科技要素的解讀是:

  一,人力的教育程度和科技素養;
  二,工程項目、生產裝備、產品製造、企業管理的科技投入;
  三,科技創新的理念、能力、成果和應用(產業化)。

  在經濟增長的科技要素中,人力的科技素質偏低,工程、產品、管理的科技投入亦普遍不足,2013年的研發(R&D)經費只佔GDP 2%左右,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8】。

  科技創新的理念、能力、成果,更遠不如西方強國。國務院發改委的一份文件透露:「自主創新能力不強,主要依靠國外技術的引進。比如我們所有的設備技術都是從國外引進或者國際合作,自主開發的能力還不強,和國外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產品的質量、產品的可靠性方面也有一些差距。」【9】

  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委辜勝阻說:「核心技術受制於人,全球價值鏈受制於人。iphone手機的利潤鏈,美果蘋果公司佔據58.5%利潤,韓日等國家佔據10%利潤,而中國只賺2%利潤。」【10】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於2013年發表的研究報告透露,2008年,創新指數為30,不及日本的二分之一、美國的三分之一;創新效率指數也很低,低至0.9,其他國家是:美國100,日本37,英國19,中國只相當於韓國的63%【11】。

  更值得思索的,是在「一黨領導」體制下,宏觀經濟決策、規劃及其行政管理,長期存在脫離市場的「政治掛帥」,以政治運動的方式推動經濟高增長。在毛時代(1949-1976)常有反智、反科學的政策和舉措,如五十年代的水稻密植和「豐產衛星」、土法煉鋼,六、七十年代的農業學大寨、填湖造田、砍林墾荒,毛之後的圈地、圈水城市化等,都是家長意志或地方長官意志的產物。


  4.調經濟結構 可持續發展

  上述的結構和家長意志、長官意志下的GDP亢奮,造成粗放型增長模式的一大特色「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能源、高排放污染物和低效益(還有產品低端)。也導致產能過剩,資源、環境備受破壞,生態日益惡化。

  粗放型增長模式衍生霧霾,霧霾的元兇是PM2.5。霧霾的污染源,主要是工業排放、汽車尾氣排放和燃煤。

  面對生態惡化和PM2.5,胡溫新政的著力點之一,是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尋求穩定、可持續的增長。

  早在2004年,溫家寶闡述科學發展觀時就著墨於可持續的理念。2009年11月,在南京舉行的第五屆中歐工商峰會,他再提可持續的發展方式:

  「我們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球家園,必須建立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轉變現有發展模式和消費模式,推動人類社會走上……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

  2012年11月,胡錦濤在中共十八大的報告,提到「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

  李克強主持內閣(2013年3月—),傳承胡溫新政的宏觀經濟政策。對於調整產業結構,他特別強調市場化:

  「調整產業結構,最重要的就是面向市場需求。後國際金融危機時期,市場需求可能是最稀缺的資源之一,產業發展最終要接受市場的檢驗。」

 
圖2,北京霧霾中的車群。網絡圖片。 
 

  5.應對PM2.5 香港有商機

  後危機時期的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本文的解讀是:轉變「三高一低」的增長模式,從「量增」(GDP高速增長)向「質升」轉變,著力於工程素質、產品質量、經營效益、科技含量的提升;在節能減排、科學發展的理念下,注重資源和環境的保護。

  調結構的意涵,是調整產業、能源、GDP增長動力的結構。提升服務業在三個產業的比重,在第二產業中,大力發展七大新興產業(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製造)。

  在能源比重中,減少煤炭,增加清潔能源。GDP增長動力的結構調整,在於提升內部需求特別是居民的消費需求,改變過分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拉動增長的模式,形成投資、出口、消費協調的「三馬車」。

  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的「願景」,是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發展,推進市場化和新四化(信息化、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

  為治理環境和應對霧霾,國務院制訂了一系列的政策、規劃(表3)。

  李內閣的環保施政,是大氣、土壤和水污染的治理。2013年9月,下達國務院37號文件〈國務院關於印發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俗稱「大氣10條」,內有10條政策35項規範。2014年1月,有強化推廣新能源汽車的政策。

  2014年,將還有〈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出台【12】。

  治理水、土、氣的污染和扶持環保產業,促進相關的投資。「十一五」的環保投資總額,超過1.4萬億元;「十二五」(2011-2015)的投資額會有不低的增長。

  從大氣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到扶持新能源產業的政策,為香港商人提供新的機遇。在環保產品的設計、產銷和新能源汽車方面,港商有較大的投資空間。在科技創新領域,香港高等學校的研發成果,或有更多合作機會促成產業化。


  6.法治軌道外 落地效果低

  治理污染、應對霧霾的「頂層設計」,視野頗廣,體現了從源頭治理的思路。但是,能有多少「落地效果」令人懷疑。

  北京經濟學者吳敬璉說,早在八十年代初官方就提出轉變發展模式,但「沒有能夠順利地實現」【13】。

  「落地效果」不理想,與體制弊端息息相關。社會不在真正的法治軌道,真正的政改未啟動,制度約束脆弱(缺有效的權力制約、財產申報制,問責制虛擬化),政令不暢和地方保護主義,官吏貪污猖獗(有人充當排污大戶的保護傘),造成改革和施政的障礙。

  恢復藍天白雲的景觀,不是靠地方官叫口號,而是建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和制度,正視民疾和民眾的健康、生命風險,如《後漢書.王符列傳》云:「為國者,必先知民之所苦,禍之所起,然後為之禁。」

  

 註:

 1 http://www.pnas.org/content/111/5/1736.full.pdf+html
 2 ,http://www2.macleans.ca/2013/01/27/business/
 3 http://www.iuappa.org/
 4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中新網2010.3.26。
 5 ,(1)丁望:〈胡溫維新與科學發展觀〉,信報月刊2007年12月號,頁46—50;(2)丁望:〈三農與結構失衡的困惑:從解構的視角分析後危機時期的農村經濟〉,信報月刊2010年4月號,頁44—52。

 6,李克強:〈關於調整經濟結構促進經濟發展的幾個問題〉,新華文摘(北京,半月刊)2010年8月16期,頁1—7。
 7,〈國務院關於印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央政府網2012.8.21。
 8,「十二五」(2011—2015)規劃的指標,是2.2%。
 9,中國政府網2009.12.30。

 10,經濟參考網2013.8.16。
 11,〈創新指數國際比較與中國創新體系運行特徵〉,調查研究報告(北京,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刊物)2013年5月24日第83號,頁1—12。

 12,中央政府網2014.2.10。
 13,吳敬璉:〈轉變經濟發展模式成敗在「十二五」〉,改革內參(北京,國務院發改委)2010年11月19日43期,頁17—19。

 
 表1,主要經濟數據(與生態相關,2012)
 表2,PM2.5與原材料、能源消耗(2013)
 表3,國務院關於節能環保的主要政策文件(2012—2014)
 

 

 

 

主要經濟數據
(與生態相關,2012)
表1


PM2.5與原材料、
能源消耗(2013)
表2


國務院關於
節能環保的主要政策文件
(2012—2014)
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