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財政 投入環保少
中央和地方的公共財政投入、科技的投入極為不足,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中共黨、政、團機構臃腫,「吃皇糧」者太多,行政經費開支大。其中,強化「專政職能」的「維穩費」甚多。官方對三農、環保的財政投入,卻長期不足,環境的保護、修復、治理備受財政和人力短缺之困。
國務院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就生態安全發表的講話,稱官方對水土保持的財政投入「嚴重不足」。他提到1950-1995年的45年,中央財政對水土保持的總投入,不足58億,年均只有1億2,000萬;2003年後的投入增加,2004年投入16億元,但只佔GDP的0.012%。
這種投入的比例,在全球是極低的。財政投入不足,導致水土流失的治理困難重重。鄂竟平透露,列入「水土流失嚴重」的646個縣,「實際開展重點治理的」只有200多個。
古代的許多思想家和政治家,有天人合一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協調、社會的和諧;其意涵之一,是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不能「伐其本」。《左傳.魯僖公》謂:「隨之見伐,不量力也」;魏徵(580—643)上疏唐太宗:「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貞觀政要)。把這些話「移置」於當今的社會,是指施政和經濟的發展,不要超越資源、環境的承載力,要固本並創造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