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崩地裂 百川沸騰成災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云:「百川沸騰,山冢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是最早描述地震的文學作品。《詩經》和《尚書》成於《管子》、《國語》和孔子、孟子、荀子著作之前,後者頗多引述前者。
《國語.周語》提及周幽王2年(前780年)三川(涇水、渭水、洛水,今西北地區)地震,引西周大夫伯陽父語:「天地之氣,不失其序……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意謂「升」),於是有地震。今三川實震,是陽失其所而鎮陰也。陽失而在陰(意謂「地下」),川源必塞。」
這段歷史記載,既有地震發生的地點和破壞,也觸及地震衍生的災害。
將這兩段歷史文獻套到8級的五一二大地震,讀者不難從電視的現場視象,將《詩經》中的圖象「解碼」:江河洪波激盪,高山峻嶺崩塌;高高的山崖峭壁,陷為谷地;深山的谷地,因山體滑坡衝來的泥石流而成為小丘陵。
汶川的五一二大地震,是地殼運動的自然現象,如本欄5月21日的描述:「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地殼運動,受到四川盆地的地塊強力阻擋而釋放巨大能量,在成都平原與川北山區之間破出一條斷裂層。」
這就是伯陽父說的「陽伏而不能出,陰迫而不能烝。」
伯陽父提到的「川源必塞」,是現在說的地震次生災害──地質災害之一:山體滑坡的泥石流,導致江河(如岷江、嘉陵江)的一些河段堵塞,形成堰塞湖(五一二大地震後有34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