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政局左轉與「亞文革」 > 「愛國」爭議 > 愛國還是極權 學者議希特勒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愛國還是極權 學者議希特勒
——「愛國」爭議.四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6.3.10,A14版
上網:2016.3.30
字數:原文1,888,上網2,123

 

  關鍵詞:愛國,愛國主義,姓黨,極權,希特勒,法西斯主義,愚民,造神,馴服工具,啟蒙,憂患意識

   引述歷史典籍: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荀子.成相)

 
圖1,希特勒(1889-1945)。網絡圖片。
 
  亞文革持續展開,言論空間日益壓縮,網控更加嚴苛,北京思考型名學者不易直接參與「愛國姓黨」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爭論,改以述評歷史迂迴進諫的方式建言。

  有人議論希特勒(1889—1945)的法西斯主義,有人論述民國初期國家主義、國權主義(實是配合袁世凱的皇權主義)與民權主義(支持孫中山政治主張)之爭,提醒讀者了解高度集權體制的弊端。


  論析法西斯 觸及文革史

  國際關係學和美國史資深專家、86歲的資中筠,在〈德國法西斯的歷史教訓〉一文,以希特勒的「德國夢」和崛起政壇為題材,論析高度集權、專制的法西斯主義,觸及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名的愚民、造神運動,也聯想了毛文革的極左狂潮。

  這篇長文的重刊,有面對現實的憂患意識,文前的「摘要」稱:要了解希特勒的發跡、掌權和法西斯主義的「深遠危害性和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的意涵,或就是文章的最後一段


  「沒有經過啟蒙的民眾,不用理性思考,沒有法治觀念,很容易被煽動,成為法西斯的基礎。有的時候,那些飽學之士也不見得不犯糊塗,對全民來說,訴諸國家主義,打出愛國旗幟,是非常有效的。……國家主義和民粹主義,是足以禍國殃民危害國家長治久安的兩大危險。

  她分析希特勒崛起的著力點,是希特勒的權謀和敢想、敢說、敢幹的「特色」,即以「強亮劍」積累震懾力。

  她提到,希特勒以日耳曼優秀民族復興德國之夢,廣泛號召民眾,「攻於心計,擅於利用時機,不擇手段,敢於冒險」,甚至背信棄義;他排斥民主,建立「高度集權而殘暴的統治制度」;他破壞法治,秘密警察蓋世太保(Gestapo)可隨意把人關入集中營、強制勞役。

  她也論及希特勒「特別強調宣傳的力量,……欺騙群眾」,宣揚「謊言重複一千遍就是真理」;在強大的政治宣傳攻勢之下,「人性中最卑鄙、自私、殘忍的一面,可以在一個『崇高』的外衣下盡情發泄」。

  她又論及希特勒嚴密控制思想、清算自由主義,在學校實施「黨化教育」(按:即學校「姓黨」),「灌輸一個信仰、一個黨、一個領袖的思想……青年只聽元首的,不聽父母的。……對父母都可以告密。」


  黨國集權制 造神和愚民

  對於法西斯主義的社會禍害,資氏著重分析極度集權下的造神運動、愚民政策。

  她提到希特勒聲稱振興日耳曼的民族精神,卻剝奪人們的思想自由,「要全民匍匐於他的腳下」;希特勒的國家主義,把國家「變成一個黨的國家,黨成為一個人的黨」,民眾被引入蒙昧和盲從之路。

  她論析希特勒「抹殺個體」,「個體的生命是不重要的」,個人都得服從元首。希特勒在慕尼黑組織過青年造反,「他的衝鋒隊是失業工人、流氓、小偷、無業游民,……是他的打手。」

  對於希特勒主義的框架,她說:

  「頂層一個被神化的,為萬民所景仰的領袖,由兩根柱子支撐:一是民粹主義,一是國家主義,都推向極致。用民粹主義把底層百姓煽動起來,用仇恨對準一個敵人;國家主義為對內剝奪基本人權,對外發動戰爭的一切暴行提供『崇高』的借口。

  學者徐賁論述極權體制下的納粹腐敗,也是獲讀書界留意的一篇。

  他以德國史學家弗蘭克.巴約爾(Frank Bajohr)的《暴發戶與牟利者:納粹時期的腐敗》為話題,述評希特勒體制暴露的「黨國多樣化腐敗」:在權力無窮大之下,「元首是永遠偉大、正確」(按:毛澤東也被稱為「偉光正」:偉大、光榮、正確);在元首政黨內,等級林立,可享特權包括「特供」和「特別服務」,也可獲結黨營私的經濟利益。

  徐氏稱:「納粹的反腐帶有明顯的政治考量」。他提到巴約爾的觀點:「從黨國功利出發的反腐,……常成為一種作秀,也成為方便的政治鬥爭工具」,「群眾對腐敗行為漸漸習以為常」。


  現實與歷史 或似曾相識

  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日本的軍國主義,在二戰中對許多國家造成極大的災難,歷史悲劇留給後人很大的思索空間。透過歷史的比較研究,人們往往可發現社會現實與歷史之間有似曾相識之處。

  思考型文人近期一系列論述希特勒的文章,給人強烈的「現實聯想感」。「聯想感」的產生,是因為希特勒主義與現在「一黨領導」體制的政治生態,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毛澤東主義和毛文革、亞文革,與希特勒的極權主義相近;再如,現在狂熱的造神和極度集權,類似希特勒的領袖絕對權威化。

  資中筠對希特勒暴力行動「衝鋒隊」的述評,使人聯想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的流氓無產者、毛時代的「階級鬥爭積極分子」。

  她述評希特勒主義、一黨一人集權和黨化教育「培養絕對的愚民」,也讓人很自然地聯想現實的政治;因為,現在的愛國主義教育主旋律,是愛黨愛領袖和絕對服從、絕對忠誠和領導人的絕對權威。

  思考型學者藉史諷今,是基於對走回毛老路的憂患意識,對「愛國」意涵的認知:「愛國」並非愚昧地盲從領袖,充當任由擺布的「馴服工具」;擁護法西斯主義、文革、個人崇拜和歌頌大躍進,並非真正的愛國更非愛民。

  藉史諷今也關乎他們肩負「啟蒙」的使命感:走出蒙昧、了解歷史真相;獨立思考,分清是非,汲取歷史悲劇的教訓,如《荀子.成相》言:「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
  

 

 

 

 

 

「愛國」爭議
 
1
北京學者議論 愛國非愛朝廷
2
孝順黨引爭議 學者析狼奶毒
任大炮不姓黨 亞文革轟大V
愛國還是極權 學者議希特勒
民饑饉援赤柬 算什麼愛國?
人民未成主人 資中筠遭圍攻
說空氣和自由 竟是媚美辱華
學生疏離阿爺 勿怨中史教師
紅與黑新納粹 偏見仇恨暴力
10 資中筠再進諫 百姓用腳投票
11 北大另類聲音 李沉簡說脊樑
12 謝寧慨嘆母校 失去北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