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政局左轉與「亞文革」> 左局.大批判.大清查 > 政治走回頭路 亞文革引爭議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走回頭路 亞文革引爭議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5.12.10,A24版
上網:2016.1.6
字數:原文1,888,上網2,120

 
  關鍵詞:亞文革,走回頭路,三不要,七不講,強亮劍,否定改革,民族主義,民粹主義,思想禁錮,階級鬥爭,煽動仇恨

  相關人物:李劍閣,朱鎔基,溫家寶,蔡霞,王海光,資中筠
 
圖1,李劍閣與李嘉誠在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奠基禮上,2015.12.16。網絡圖片。
 

  持續3年的「亞文革」,有繼續擴大之勢,不少人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憂患感。

  「亞文革」是指疑似文革
。官方雖無打出文革旗號的政治運動,卻有類似文革的政治整肅手段和舉措,宣揚類似文革的觀念。

  最初,是「三不要」和「七不講」的出台,在知識界展開大清算(大批判)、大清查(查教科書)、大清洗;在宗教界強亮劍,拆教堂十字架。近期則大力宣揚共產主義、「問一問馬克思怎麼說」(類似問一問姓社姓資)。涉薄熙來案的富商徐明,「突然」死於獄中被快速火化,網絡平台有暗殺猜想,平添「亞文革」的弔詭色彩。

  政局向更左的方向急拐彎,許多人困惑於政治走回頭路。為此而發聲的,不只有書生,還有在任的高級官員。其中,中金公司副董事長(副部級)的李劍閣,議論時政引起轟動;號稱朱鎔基舊文的〈我沒有理由沉默下去〉在網上熱傳,更引起關注。


  李劍閣發聲 批民粹主義

  66歲的李劍閣,在朱鎔基任副總理時(1993—1998),任朱氏秘書、證監會副主席;朱氏主持內閣時(1998—2003),當國務院體改辦副主任,參與經改政策的設計。

  在溫家寶內閣,他是國務院發展研究室副主任。他和王岐山、馬凱、樓繼偉等,是朱、溫十分信賴的經濟智囊、行政管理專家。

  李劍閣的〈否定市場化方向改革是對中央大政方針的惡意曲解〉,日前在半民間的財新網刊出,直言批評極左之論:

  「當前最大的危險在於不改革,更大的危險在於……往後退。……有否定改革和反對改革的暗流在湧動。有些人用一些虛無縹渺、遙不可及、過時的、陳舊的政治口號和概念干擾……有些人把一些無謂的意識形態之爭拉進經濟建設的日常生活,煽動一些不健康、不理性的社會情緒來阻礙或者抵制改革。更有甚者,有人要把中國拉回到計劃經濟,還有人要在中國再搞一次文化大革命。

  李氏是針對極左派、極毛派言論,亦觸及高層對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的高調宣揚。所謂「虛無縹渺、遙不可及」的政治口號和概念,就是言必提馬、列、毛語錄。

  在李氏之前,被邊緣化的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在〈左轉倒退正是歪曲共產主義理想〉,就提到過分片面宣揚「共產主義理想」,引起企業家疑慮、「加快資產出逃」。

  在〈「兩民主義」威脅改革〉一文,他述評走回頭路的最大威脅,是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民族主義盛行以後,對改革開放是絕對的阻礙。有大學教授反映,學生學了4年經濟知識,但一旦遇上民族主義陰謀論,就會顛覆全部認知,失去基本的經濟常識和判斷力。民族主義很可怕,……義和團運動攻打外國大使館,連基本的國際法概念都沒有。」

 
圖2,朱鎔基(左)和李劍閣,香港。網絡圖片

 

  受思想禁錮 重打語錄仗

  蔡霞的近作〈如果思想空間打不開,路可能愈走愈窄〉,也觸及走回頭路:「今年以來,我們似乎在複雜矛盾面前躑躅徘徊,甚至在某些方面出現倒退」,其因是思想禁錮:「有些人空談主義、概念,連常識都不要」;「一爭論就各自搬出馬克思主義書上的字句,……仿佛文革期間的打語錄仗再現。」

  她論及必須打破思想禁錮

  「一,都認為自己正確,凡是不同於自己觀點的都是謬誤;二,強調一元化的統一認識,排斥思想的多元;三,非黑即白兩極對立,缺乏和平包容的精神;四,把不同觀念的碰撞看作是思想領域的你死我活的鬥爭,甚至用強力來進行壓制。

  中央黨校另一改革派教授王海光,在《炎黃春秋》11月號發表文章,提及總結文革教訓、防止再出現文革,「仍然還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

  他說:「最近幾年,朝野很是有些鼓吹文革的聲響。……有身處廟堂的人物和權威媒體。這些官場人物的話語、語氣和做派,人們並不陌生。這不能不讓人很有些『走回頭路』的擔憂。」

  他又說:「所謂老練政治家,正是那些城府很深,心機很重,八面威風,不苟言笑的人。……這種官場文化,有著幾千年專制主義的積澱,影響很深。直至現在,一些當官者,仍以裝腔作勢、吹牛拍馬、厚黑無恥作為做官的寶典。」


  高舉毛紅旗 燃仇恨之火

  「亞文革」之引起焦慮,首先,是「一黨領導」體制下的社會遠離法治軌道,如同民間流行的順口溜:「黨高於國,黨大於法,權大於法,家長大於一切。」在執政黨高度集權下,權力缺乏法律和制度的有效約束;造神的個人崇拜熾熱,歌功頌德的頌聖文化,成為愚民政策的催化劑。這種政治生態,容易衍生家長意志高於一切的左折騰。

  其次,言必稱馬列毛,強調階級鬥爭和「無產階級專政」,巡迴重演《白毛女》一類的樣板戲煽動仇恨,宣傳「敵對勢力」的「亡我圖謀」,回到了毛澤東「天天講階級鬥爭」之路;毛說:「馬克思的學說,就是階級鬥爭的學說。」(《毛澤東年譜》第5卷,頁533)

  這種強化專政職能之論,成為當權者強亮劍的藉口,以擴大政治整肅和對知識界的思想意識監控;也激化極端民族主義、民粹主義的非理性行為。資中筠教授的話值得大家深思:「頌聖文化又一次抬頭,而且隨著國力的加強愈演愈烈。人們對於是非、善惡都已變得麻木。長此以往,不但尖銳的社會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民族精神將日益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