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香港、台灣熱點 > 國民教育 > 學生疏離阿爺 勿怨中史教師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學生疏離阿爺 勿怨中史教師
——「愛國」爭議.八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7.8.10,A17版
上網:2017.8.17
字數:原文1,888,上網2,208

 

  關鍵詞通識教育,中史科,愛國主義,史實,史識,歷史場景,歌德,獨立思考,反思,左禍,罪孽

  引述歷史典籍:
  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治;桀、紂棄義倍信而天下亂。(荀子.強國)
  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荀子.解蔽)

 
 圖1,「七二九遊行」(2012,香港)場景:年輕人呼籲「教育要說真話」。本網賀名慧攝。

 

  關於中學通識教育和中史科,近日又有爭論。有「人大代表」說,通識教育科中國單元的部分教師「反共」,使香港學生產生「反執政黨思維」。也有人抱怨,香港不少年輕人缺乏「愛國情懷」,有身份認同的糾結。

  8月7日,香港行政長官訪問國務院教育部,部長稱要強化香港學生的憲法教育、基本法教育(大意)。中共教育部黨組最近下達的39號文件,強調學習總書記「七二六講話」是「教育系統的重大政治任務」,「鞏固壯大教育系統主流思想輿論陣地」【註1】。

 
圖2,北京官方的「愛國主義教育宣傳掛圖」。北京網絡圖。
 

  重歷史事實 忌一味歌德

  國民教育、通識教育的話題,關連官方的「愛國主義教育」。中共十八大之後,北京官方對「愛國」的表述是:「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這是黨在國上、服從主義的模式。

  香港學生多了解當代中國史(1949—)、現代史(1911—1949)和八二憲法、香港基本法,是一件好事。但是,相關的研究、教學、教材,必須尊重事實,以史實和史識再現歷史場景,讓學生了解真正的歷史大輪廓,並建立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

  通識教育和中史科的爭論,涉及史實和史識。這是本文討論的起點。

  所謂尊重歷史事實,是指了解、尊重歷史過程中的「存在」,不因政治需要而抹去歷史屏幕中的「存在」,或歪曲、偽造「存在」;歷史的研究、教學和教材的編寫,必須建立社會的公信力。

  一邊倒的「歌德」(歌功頌德)和「但丁」(緊跟執政黨、當權者),是對他人的強制性政治灌輸,必受到有思考力者的排拒、批判。


  以誠信為本 宜獨立思考

  儒家經典《荀子.強國》謂:

  「古者禹、湯本義務信而天下治;桀、紂棄義倍(背)信而天下亂。」

  這段話陳述夏禹、商湯和夏桀、商紂的差異。把它移置於歷史研究和教材編寫的考察,要義是公義(本義)和守信(務信),沒有公信力是無法凝聚社會共識。

  《荀子.解蔽》論析蔽塞,提到蔽者的偏執:

  「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

  當代政治宣傳式歷史教科書的一大通病,是只有「歌德」和「但丁」。避開許多歷史事件、社會悲劇,反而使學生有更強的「國家疏離感」,衍生「不被蒙騙」的覺悟。

  前面提到的史識,其內涵之一,是對歷史進程、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的宏觀分析和審慎反思,提出獨立的見解。只有「歌德」和權威崇拜,是沒有史識可言。

  美國哈佛大學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J. Sandel)的《公共哲學》(Public Philosophy),提到大獨裁者、德國的希特勒和蘇聯的斯大林,強制人民「死心塌地效忠」的偶像崇拜。

  就香港的通識教育和中史科而言,如果以「歌德」的主旋律去激發偶像崇拜,因政治人物的「高大形象」而迴避「敏感的」歷史事件或扭曲歷史真相,許多學生是無法接受的,其中有思考力的學生更會產生逆反心理。   


  反思歷史中 察社會現實

  反思的過程,包含對歷史事件成、敗的思考,並疏理歷史教訓。曾任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教授的卡爾.雅斯貝斯(Karl Jaspers, 1883—1969),在《歷史的起源與目標》(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一書,論及「對歷史的沉思」,這種沉思(反思)有助人們理解所處的環境。這就是歷史與現實社會的連結鏈,包含了解歷史經驗、教訓的思考鏈。

  反思歷史而又在醒悟中有「國家罪孽感」,是德國面對國家歷史、走向文明的地標。德國的歷史教育諸如中學的國家歷史課程,就非常注重希特勒極權統治的12年(1933—1945)、二戰的苦難。


  德國之聲網發表署名文章,述評德國中學的歷史課不迴避希特勒的罪惡:以8星期講歐洲千年歷史,用半年的時間授希特勒12年史,從8年級的納粹德國罪行大輪廓,到12年級的「國家社會主義獨裁統治」;學生又透過參觀科隆的納粹檔案館等「直觀教育」,更全面地了解國家歷史。

  作者有「北京經驗」和「德國經驗」,在兩制比較之下,對歷史布理性的思索。她說:「曾祖輩的罪孽仍然震撼著今天的年輕人,對納粹的意識形態和統治體系看得越透徹,……民主理念就會越堅定。」

  香港的中史科,如果迴避「敏感的」歷史教訓和現實話題,既不提土改(1950—1953)的暴力化、大躍進(1958—1960)的反智反科學、大飢餓(1959—1962)的悲劇【註2】,又避開毛文革(1966—1976)的左禍,就不可能有歷史的反思。

  隨意性假想 戴鐵帽嚇人

  有人抱怨部分教師「反共」,影響學生的身份認同。這是隨意性的政治假想,缺乏有學術基礎的論證,類似文革時給人戴鐵帽子嚇人,對教師並不公道。教師在授課中觸及六四事件一類的話題,並不等於刻意「反共」。

  黃偉國對香港中史科教材有深入的調查研究。他述評教科書對六四事件無忌諱;「但教科書卻刻意避開描繪事件的經過、責任和涉及的相關人物,使人感到教科書背後的出版商……避免任何涉及事件的陰暗面。」【註3】

  香港是資訊發達的國際都市、法治社會,並無「七不講」或「妄議中央」之禁和嚴控網絡之舉。市民長期享有言論、新聞、思想、討論的自由,大中學生接觸資訊、自由討論和到周邊地區實地觀察的機會多。思考力較強者,有比較分析社會制度差異和社會現象的能力,因而能辨是非,不盲從政治口號、排拒「陸化」,這是必須正視的社會現實。
 

 註:

 1,http://www.moe.gov.cn
 2,
大飢餓(1958—1962):3000萬人餓死的悲劇
 
3,《那夜無星——八九民運二十年顧後瞻前》(鄭宇碩、羅金義編),城大出版社,頁254。

 

 

 

「愛國」爭議
 
1
北京學者議論 愛國非愛朝廷
2
孝順黨引爭議 學者析狼奶毒
任大炮不姓黨 亞文革轟大V
愛國還是極權 學者議希特勒
民饑饉援赤柬 算什麼愛國?
人民未成主人 資中筠遭圍攻
說空氣和自由 竟是媚美辱華
學生疏離阿爺 勿怨中史教師
紅與黑新納粹 偏見仇恨暴力
10 資中筠再進諫 百姓用腳投票
11 北大另類聲音 李沉簡說脊樑
12 謝寧慨嘆母校 失去北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