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國先護民 非愚忠朝廷
她的演辭,可歸納四大要點。
首先,重申「愛國不是愛朝廷」,「一些以愛國為名的事,實際上是禍國殃民的」;
第二,審視歷史演變、歷史事件,不要以「愛國」或民族主義之名,掩蓋制度弊端或當權者罪惡;
第三,「愛國」不是老喊「偉大」,當權者要「愛民」,百姓可以「用腳投票」;
第四,知識分子要考察外國,擴大視野,改造社會,整治制度弊端並且「為民間疾苦說話」。
她多次發表演講、文章,都觸及真、假愛國,亦多次論述希特勒和納粹主義。從對歷史浩劫的述評,引發人們對極度集權體制、反自由反人性的認知。
她重上講台再說「愛國」,頗令知識界一些人「感到意外」。原因是2016年以後,官方對言論的控制更苛嚴,講真話的風險大大增加,她卻仍挺身而出講逆耳話,突顯為民請命的執著。
「愛國不是愛朝廷」,是她的老話。這次她舉晚清(1840—1911)和秦朝(前221—前206)為例,強調朝廷、政權必須為民謀福祉、促進社會進步。在晚清,保大清王朝者視守護朝廷為愛國,孫中山(1866—1925)則以滅清為愛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