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歷史 > 抗戰史 > 正面敵後戰場 胡宗南守西北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正面敵後戰場 胡宗南守西北
(抗戰勝利70周年.之四)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5.9.17,A20版
上網:2015.9.22
字數:原文1,888,上網3,396

 
  關鍵詞:正面戰場,敵後戰場,一線,二線,胡煥庸線,交錯,三板塊,晉察冀,大西北,第8戰區,四盯,內憂外患  

  相關人物
:胡宗南,胡煥庸,朱紹良,范漢傑,陶峙岳,李鐵軍,余紀忠,黃震遐,謝冰瑩,熊向暉,申健,陳忠經
 
圖1,胡宗南。網絡圖片。
 

  以胡煥庸線 粗分兩戰場

  抗日的正面戰場(或稱前方、一線戰場),與敵後戰場(後方、二線戰場)是交錯的。

  交錯的意涵之一,是國軍和中共武裝部隊都參與一、二線戰場,但有明顯的主次之分,國軍是一、二線的主力。

  在一線,共軍打的只是幾次小仗如平型關戰鬥和「百團大戰」,並非與日軍大規模的正面作戰(百團大戰是拆鐵路之役)。

  在二線,中共發展實力,不斷壯大敵後根據地,到1945年抗戰結束時,「共統區」的人口達一億。按此中共的數據,「國統區」人口超過四億(包括一、二線地區的居民),足證國府和國軍在二線亦處於主導地位。

  交錯的意涵之二,是國軍和共軍往往既參加一線作戰,也參與敵後活動。以國軍重要將領胡宗南(1896—1962)及其部隊為研究個案,他在全民(或稱全面)抗戰期間(1937—1945),既在一線抗戰,又在大西北建立敵後武裝根據地和社會動員、建設平台。

  抗戰正面、敵後戰場的粗糙劃分,或可借用人口地理學的「胡煥庸線」概念。據地理學家胡煥庸(1901—1998)在1935年發表的研究報告,自東北北端的璦琿至雲南的騰衝劃一條線,東部面積佔全國國土的36%、人口佔96%,西部面積佔64%、人口佔4%。

  此人口密度的「胡煥庸線」,無妨作為一、二線戰場的劃分線,東南部分大體在平漢(北平至武漢)、粵漢(廣州至武漢,今兩線合稱京廣線,或與廣九線合而為一稱為京九線)鐵路兩側及鐵路以東,二線大體在此兩線以西。


  國軍三板塊 共軍晉察冀

  國府和國軍的二線,在大西北、川康和重慶、雲貴三大板塊;中共和共軍的二線,以晉察冀邊區和陝甘寧邊區為主板塊(後來增加晉冀魯豫、中原板塊等)。

  二線軍政的功能,本欄解讀為5大項:防衛和抗敵,戰地動員和民眾防空、防禦訓練,生產和後方建設,軍事專業教育和訓練,抗戰宣傳。

  胡宗南是中央軍嫡系、黃埔一期大紅人。1937年上海八一三抗戰(淞滬會戰),他率第1軍(軍長胡宗南、副軍長范漢傑)嫡系王牌第1師等部作戰,後參加南京保衛戰、蘭封會戰、武漢會戰。1938年10月後,長期駐守西北大後方,先後任第17集團軍總司令、34集團軍總司令、第8戰區(類似今大軍區)司令長官,常駐陝西漢中、西安。

  1942年,胡氏任第8戰區(西北)副司令長官(司令長官朱紹良)、代司令長官,實際主持第8戰區(駐西安),轄4個集團軍:

  第34集團軍,胡氏兼任總司令,駐防陝西關中一帶,南鄰四川北部;
第37集團軍,由總司令陶峙岳(後由丁德隆接班)率部駐防陝西三原(今咸陽市轄縣);
  第38集團軍,由總司令范漢傑率部駐防甘肅平涼(靠近陝北);
  第3集團軍,由總司令李鐵軍率部駐防甘肅河西走廊,「守望」新疆。【1】

  4個集團軍共有16個軍、42個師,總兵力45萬。這是胡氏成為「西北王」的標誌。

  4個集團軍都駐防後方,雖時有參加豫東、晉東南的一線作戰,但以二線工作為主。

  駐防西北的防範戰略是:「東禦日寇,北制共軍,西防蘇共,內懾回馬」,即「四盯」:東部隔黃河盯住日軍,靠北盯住陝甘寧邊區的中共中央與共軍,在西部新疆邊境盯住蘇軍,在西北地區內盯住回族造反勢力和軍閥馬家軍。「四盯」的背後,是確保四川大後方和戰時首都重慶的安全。

  這種防範戰略,折射國府的最大內憂,是中共著力發展根據地實力,時有對「國統區」爭地盤的挑釁。最大的外患,是日軍侵略,斯大林指揮蘇軍在新疆滲透。1944年,蘇軍策動少數民族「三區革命」(塔城、伊犁、阿爾泰山區),發生「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大屠殺的伊寧事件。


  就防範內外顛覆勢力而言,胡宗南承擔的防衛責任沉重。配合抗日防衛,胡氏在大西北展開大規模的戰地動員和民眾防空、防禦訓練,於1940年成立陝西省軍隊組訓民眾動員總指揮部,由他實際主持。下設兩個指揮部,商同指揮部由蔣堅忍負責,辦公室主任為黃震遐。商同是指陝西南部商縣(今商洛市)、同官縣(今銅川市)一帶。指揮部的防空、民防訓練和難民救濟,都辦得有成果。

  胡氏又組建中央軍校七分校(又稱黃埔七分校,簡稱七分校或王曲分校),設於西安附近的王曲,訓練駐防區校、尉級軍官。第四戰地幹部訓練團(第四戰幹團),也是他培訓軍官的平台。

  胡氏也重視大西北的社會建設和平民教育,他在常駐的西安、關中督促辦學校;他的戰場夥伴、38集團軍總司令范漢傑,在駐守的平涼辦了平民中學。這些學校接受第一線的流亡學生和當地貧苦少年入學,讓民眾受惠。

 
圖2,胡宗南夫人葉霞翟與四子女。網絡圖片
 

  大膽吸人才 敗於間諜手

  胡氏愛才也大膽吸收人才。曾留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余紀忠,被吸納入七分校任政治部副主任(後在台灣辦中國時報);名記者和名作家黃震遐、謝冰瑩等,也被吸納參與戰地動員、抗戰出版物的工作。

  在國共內戰期間(1946—1949),胡氏與共軍決戰於大西北,以失敗收場。失敗的主因,是他重用的隨從參謀熊匯荃(熊向暉)及上校參謀申振民(申健)和陳忠經,是中共的潛伏間諜。【2】

  胡氏在台灣12年(1950-1962),大都在失意潦倒中。其二子為善對傳媒說,蔣中正曾打算讓他任陸軍總司令,他婉拒而推薦羅列就任。原因何在,為善並無說明。胡氏未就任,或與反省在大陸的潰退有關。

  胡氏在台安於清貧,卻盡力照顧更貧窮之部屬。據為善之言,五十年代他家只有一天用過冰箱,那是羅列送的舊冰箱,第二天胡獲悉有冰箱,便退回,堅持不受禮。

 

 註:

  1.陶峙岳(1892—1988),保定軍校出身。全面抗戰期間,曾任國軍第77軍軍長、第1軍軍長(前任李鐵軍/胡宗南),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第37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均胡宗南),為胡氏之親信。後任第37集團軍總司令,甘肅河西警備總司令。1946年,應張治中之邀,任新疆警備總司令部總司令,中將。
 1949年9月,在張治中策反下,在甘肅酒泉、新疆迪化等地率部投共,曾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新疆生產兵團司令員,1955年獲上將銜(全部上將57人)。1982年,成為中共黨員。1983—1988年,任六屆政協副主席(同是投共者劉斐、董其武比他早2年任此職),列位於「黨和國家領導人」中。
 李鐵軍(1903—2002),黃埔一期,抗戰時,曾任第1軍(胡宗南、范漢傑)第1師師長、第1軍軍長(接胡宗南),第76軍軍長,第37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胡宗南)兼76軍軍長,第3集團軍總司令,第29集團軍總司令(駐南疆)。1946年,任甘肅河西警備總司令(接陶峙岳),胡宗南部第5兵團總司令,海南(島)防衛副司令,中將。1950年赴台,後移居美國。

 2.在胡宗南安排下,此3人於1947年公費留學美國。
 熊向暉(1919—2005),曾任胡宗南隨從副官、機要秘書。1949年後擔任中共官職,曾任駐英國代辦、中共中央調查部(情報部)副部長、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申健(1915—1992),曾任西安三青團書記、胡宗南隨從參謀(上校)。1949年後曾任外交部美澳司司長、駐古巴大使、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他是熊向暉的姊夫,胡耀邦二子劉湖之岳父。
 陳忠經(1915—2014)曾任中調部副部長。

 
表1,胡宗南經歷
生卒

1896(浙江鎮海)—1962(台灣台北)

籍貫

浙江孝豐縣(今安吉縣),生於鎮海陳家鋪

最高軍職

第1戰區司令長官,西安綏靖公署主任,二級上將

教育

1913—1915,浙江湖州吳興中學
1924,黃埔軍校(廣州)第1期

軍職

1925—1928,北伐軍排、連、營、團長
1928—1929,第1軍(何應欽)第1師之旅長(少將)
1930—1931,第1軍(劉峙)第1師師長
1931—1935,率第1師圍剿共軍(鄂、川、甘)
1936—1937,第1軍軍長兼第1師師長(中將)
1937.9—1939,第17集團軍總司令兼1軍軍長(1938.5不兼)
1939,第34集團軍副總司令、總司令
1942,第8戰區(西安)副司令長官(長官朱紹良)兼34集團軍總司令
1944,第1戰區副司令長官(長官陳誠)、代長官
1945,第1戰區司令長官
1946,鄭州綏靖公署副主任(主任劉峙)
1947,西安綏靖公署主任
1948,西南軍政長官公署(成都)副主任(主任顧祝同)
1950,自西康西昌飛台灣
1951,「浙江人民反共游擊總隊」(大陳島)總指揮
1952,「浙江省政府」主席
1953—1962,總統府戰略顧問
1955—1956,澎湖防衛司令部司令官,升二級上將

家屬

夫人葉霞翟,上海光華大學、留美博士,曾任台北師專校長
長子胡為真,曾任總統府國安會秘書長
次子胡為善,中原大學(中壢)副校長、教授
女胡為美、胡為明,專業人士

戰場夥伴

范漢傑,第1軍副軍長、27軍軍長、38集團軍總司令,中將

嫡系部屬

宋希濂,劉戡,李鐵軍,丁德隆,羅列,李文,孔令恂,董釗,蔣堅忍

 

抗戰勝利70周年
   
1
抗戰勝利70年 歷史仍被扭曲
2
淞滬會戰78年 理清抗戰史實
3
開羅宣言影片 吹毛貶蔣荒謬
4
正面敵後戰場 胡宗南守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