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大動員 殺向全社會
50年前(1966)的8月18日,北京百萬人遊行,慶祝八屆十一中全會通過關於文革的決議(十六條)。毛首次接見紅衛兵,讚揚敢想敢說敢幹的「造反精神」。
這次有數萬紅衛兵參加的集會和後來7次接見紅衛兵,是毛鼓動紅衛兵反修、鬥走資派、揪牛鬼蛇神的政治大動員,被視為紅衛兵全面「殺向社會」的重要標誌。
在天安門城樓,毛對發動紅衛兵運動、掌控大局顯得很有自信。令人聯想他在《沁園春.雪》對帝王的調侃及文革時的個人英雄主義(稱發動文革將從大亂走向大治):「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鵰)。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他又何嘗不是嘲諷「睡在身旁的赫魯曉夫」劉少奇(1898—1969):「問蒼茫大地,誰主浮沉?」(沁園春.長沙)
毛挑選的接班人、國家主席劉少奇,在八屆十一中全會從「黨老二」降至「黨老八」,1969年被整死於河南開封(北宋等八朝京都)。整劉的政治衝鋒隊,就是紅衛兵。
從劉少奇冤案、紅衛兵的折磨不難判斷,毛發動文革和利用紅衛兵有良好動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