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改革家:胡耀邦、萬里、溫家寶… > 萬里 > 念萬里說納諫 寬言路容諍友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念萬里說納諫 寬言路容諍友
 
   順口溜:「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至今仍流傳。萬里被視為「解放農奴」的改革家,他的勿堵言路、誠意納諫、真知灼見之說,最近被重提、議論。
 
丁望

原題:紀念闖將萬里 倡議廣開言路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20.8.6,A14版
上網:2020.8.30
字數:原文1,888,上網3,773

 

  關鍵詞改革家,言路,納諫,諍友,決策,科學化,假話,假大空,集權,獨立思考,直言不諱

  相關人物
:萬里,趙紫陽,胡耀邦,鄧小平,陳雲,彭德懷,劉道玉,沙葉新

 
圖1,萬里發表演講。網絡圖片。
 

  當過國務院副總理的改革家萬里(1916—2015),曾倡議廣開言路、虛心納諫,他說:

  「每個領導者都應該有幾個有膽識的親密朋友,特別要有幾個敢於提出不同意見、敢於當面直言不諱的諍友。」

  他又說:

  「少數賢明帝王還能禮賢下士,結交幾個諫臣密友,我們共產黨員不是應該做得更好些嗎?」

  唐太宗(599—649),就是「克己勵精,容納諫諍」的賢明帝王。他讚賞魏徵:

  「貞觀之後,盡心於我,獻納忠讜,安國利人,成我今日功業,為天下所稱者,惟魏徵而已。」【註1】

 
  圖2, 萬里的〈農村改革是怎麼搞起來的〉,於1998年4月30日發表於《中國經濟時報》(北京)。
 

  1.農村左折騰 公社農奴化

  今年7月,適值萬里逝世5周年,「姓黨」網絡平台刊出紀念文章系列。

  萬里是1977—1979年安徽農村體制改革的猛將,以中共安徽省委第一書記身份,支持農民包產到戶,實際是分田單幹,最終導致毛的人民公社於1984年解體。

  這是協助農民在飢餓、貧困中「自力救濟」,被視為一場「解放農奴」的農村變革【註2】。民諺謂:「要吃糧找紫陽,要吃米找萬里」【註3】。

  所謂改革,是從了解、正視左折騰和左禍開始。萬里是改革家,首先也是反左猛將;他在安徽、國務院期間,直言批評毛的極左錯誤。

  他的〈農村改革是怎麼搞起來的〉一文,提到1958年以來人民公社「左」的一套,「簡直是強迫農民,以致剝奪農民」;1958—1960,安徽「非正常死亡人口」就有三、四百萬。他指出,文革時(1966—1976),又有「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錯誤理論」【註4】。

  1977年,他在安徽農村考察,看到農民貧困、飢餓的苦況。他說:

  「老百姓竟衣不遮體,食不果腹,有的十七八歲姑娘連褲子都穿不上,我們有何顏面對江東父老,問心有愧呀!」
【註5】

  他又說:

  「人民公社實際上是把農民當作『奴隸』了,使他們失了生產自主權、產品支配權。」【註6】

  廣大農民吃不飽飯,安徽許多農民要外出,到外省相對「有些溫飽」的縣、鄉討飯【註7】。

  面對奴役和飢餓,農民不敢講真話。這與土霸式農村幹部的「專政」有關。

  據三農研究家張廣友的引述,萬里提到教條主義、主觀主義者照文件和「上級指示」行事,「群眾思想不通時,他們就採取高壓手段,不是戴帽子,就是打棍子,強迫下級和群眾去執行,他們可以推卸,自己不負責任。……甚至歪曲事實,顛倒黑白,弄虛作假。」

  萬里在安徽3年,不僅允許農民包產到戶,也開放私人養雞、鴨,讓農民「解決溫飽」和掙點零用錢。


  2.今紀念萬里 提包產到戶

  1980年代的萬里(表),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與總書記胡耀邦、總理趙紫陽為第一線的三馬車;在他們之上,有掌控決策、政治全局的第一代老人葉劍英、鄧小平、陳雲。

  按中共中央的慣例,紀念「黨和國家領導人」的生辰、忌日,逢10年舉行一次。萬里辭世5年而有紀念文章刊出,頗令人有點「意外」。

  此外,萬里一向主張深化改革和「反左折騰」,呼籲改革權力體制、廣開言路、實現黨內民主。這種「主調」與現在的「兩個維護」、「集中統一」論並不「合拍」,這亦增加人們的「意外」感。

  紀念萬里的文章,著重介紹他在安徽的農村體制改革,支持農民的「包產到戶」,稱他是改革猛將。也提到他「推動政治體制改革」。

  事實是:在許多時段,政改只停留於口號。傳統的集權體制並無大的變動。

 
 圖3,1989年4月、5月,萬里同情、支持北京學生的和平請願,《中國青年報》刊出〈萬里說:要求民主反對腐敗是愛國行動〉(1989年5月19日第1版)。
 

  3.勸尊重事實 說破除言禁

  紀念文章涉及「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

  這個「課題」,就是萬里1986年1月演講的標題,這是「軟體科學研究工作座談」的主旨演講。演詞刊出後,在政界、知識界引起轟動效應。

  轟動的原因,是萬里觸及極度集權的一言堂、毛的一系列決策失誤,建議創造平等、民主、協商的討論環境和學術的自由生態。他說:

  「只有在高度學術自由的氣氛中,才能才思泉湧,觸類旁通,獨立思考,提出真知灼見。也只有高度政治民主空氣中,才能言無禁忌,力排眾議,慷慨陳情。軟體科學研究應該只尊重客觀事實,崇尚真理,不迷信權威,不屈從個別領導人的意志。」


  4.決策科學化 勿引蛇出洞

  他期待改變上綱上線、秋後算帳之弊:

  「所有的政治問題、政策問題,都是應當進行研究的,在沒有作出決定之前,都是可以討論、可以爭鳴的。不要對不同意見不同觀點,再像過去那樣上綱上線、圍攻批判。」

  他又提到「過去很長時間內」,沒有真正的「鳴放」。

  他認為,把「鳴放」當作「引蛇出洞的所謂鬥爭策略」,「是十分可悲的」。

  他說:「只能領導人獨鳴,又談得上什麼高度民主呢?我認為,我們應該廣開言路,破除言禁,把憲法規定的言論自由切實付諸實行。」


  5.家長一言堂 哪能說真話

  1980年代,陳雲(1905—1995)早就說過不要「搞一言堂」、偏聽偏信。

   他說:「一個人講了算,一言堂,一邊倒,我認為不好」,「要認真實行集體領導制度」【註8】。

  他又說:「我們原來吃過苦的,搞一言堂。我過去說過,不怕人家講錯話,就怕人家不說話,……大家都不說話,那就天下不妙。」

  在一言堂之下,言路堵塞,不僅在中共黨內不能有不同聲音,社會上也充斥謊言,形成假大空現象。

  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說:

  「人們對……『重要指示』只能學習、領會、執行,而不能發表異議,……對上只能俯首貼耳,久而久之,說真話的人越來越少。」【註9】

  曾任「上海人民藝術劇院」院長的沙葉新(1939—2018)說:

  「知識分子的本能就是求真,叫一個知識分子不說真話、逼他說假話,這是……最痛苦的事。」

 
 圖4,1980年5月,萬里(左二)和胡耀邦(右二)視察西藏,他們返京後,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對西藏、新疆實施較寬鬆的安撫政策。新聞檔案圖片。
 

  6.權力無制約 黨內沒民主

  言路堵塞,不敢講真話或被迫說假話,關乎政治體制之弊:極度集權。

  權力「高度集中」於一個人,把個人凌駕於黨之上,自然不會有真正的黨內民主。連執政黨也沒有黨內民主,哪裏會有全社會的民主?民眾沒有實際的知情權、表達權,只能是「聽黨話」的工具:「黨叫你做什麼就做什麼」。

  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的「決議」,稱毛的「左傾錯誤的個人領導實際上取代了黨中央的集體領導」,「黨的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黨內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現象滋長起來」。

  這是對「左的20年」(1957—1976)歷史教訓之述評。事實是:毛的左折騰,在1957年前就存在;在毛之後,極左的沉渣仍未清除。


  7.編階級敵人 左折騰整人

  個人極度集權之長期維持,與無產階級專政論、階級鬥爭論息息相關。

  掌控大局的集權者,一方面樹立絕對正確的「權威」地位;另方面不斷編造階級敵人(今稱敵對勢力),並以鬥爭手段恫嚇和「搞臭」他人,以建立或鞏固震懾力。

  例如,1959年以反黨反社會主義之名,整彭德懷(1898—1974)元帥;文革初期(1966、1967)把他關押秦城監獄,後加上「裏通外國」的叛徒、內奸罪,這是「你死我活」的黨內鬥爭模式【註10】。

  陳雲慨嘆:「過去受左的指導思想影響,過分強調鬥爭哲學,不該鬥的也鬥,動不動就上綱到路線是非。」

  胡耀邦在1986年的一次演講,也提到毛個人的專斷:「不但聽不得不同意見,而且把不贊成和不完全贊成自己主張的好意見,當成右傾、走資本主義道路、反黨。」

  在毛之後,大大小小的當權者,也有整人的權力、「專政力量」的支撐,又有唯我獨尊的亢奮,自然容不得「雜音」,講真話揭真相面對很大的風險。

  萬里說的學術自由、獨立思考、崇尚真理、尊重事實、言無禁忌,不迷信權威(政治權威)、不屈從領導人意志(家長意志、長官意志),是胡耀邦、萬里等改革家的理想主義「景觀」。政改未真正啟動,這些「景觀」都只能是「遙望」的烏托邦。

 
 

 1,《貞觀政要》,上海古籍(1978),頁33。
 2,李克強兩條褲 有人只有一條
 3,新華月報(北京)1988年第4期,頁66。
 4,中國經濟時報(北京)1998.4.3,1版。
 5,炎黃春秋(北京,月刊)1998年第10期,頁33。
 6,新華月報1998年第7期,頁82。
 7,李克強說飢餓 開路條去討飯
 8,《陳雲文選》〔1956—1985〕,頁242。
 9,說真話難,聽真話更難
 10,張堅庭莊祖宜 戴鐵帽獨什麼
 
 表1,萬里經歷
 

 

 

萬里經歷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