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歷史 > 八九學潮.社會抗爭 > 陳潤芝梁慧? 再現八九場景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30年後的今天,香港記者未忘六四亡魂,製作了紀錄片〈我是記者,我的六四故事〉,再現1989年6月3日、4日天安門廣場的場景,追述子彈橫飛下的採訪故事,說出「生死一線間」的感受。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9.5.23,A17 版
上網:2019.5.27
字數:原文 1,888,上網2,131

 

  關鍵詞八九學潮,六四事件,場景,天安門廣場,暴力,清場,紀錄片,政治生態,自我角色期許,歷史禁忌,蒙昧主義

  引述歷史典籍
  百姓皆注其耳目(老子)
  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荀子.解蔽)

 
圖1, 30年前八九學潮場景。網絡圖片。
 

  戰地記者是面對死神挑戰的勇者,在槍林彈雨下,在坦克碾過的一瞬間,為歷史留下的畫面是永恆的。在一瞬間中追求永恆,關乎尋求事件的真相。

  30年前,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刻,到北京採訪「清場」的香港記者,不是戰地記者,卻扮演了戰地記者的角色。在生與死付諸於「命運」的博弈中,為八九學潮(1989年4至6月)和六四事件(1989年6月3、4日)留下場景,為歷史屏幕刻印兩個字:「真相」。他們是港人不能忘記的勇者。

  本文述評八九專輯。先描紀錄片大輪廓,後評對歷史的盡責,再析政治生態之變,衍生社會角色的兩種自我期許。


  1.紀錄片啟播 30勇者參與

  紀錄片在5月上旬啟播,6月4 日出版內容更廣的紙版書。柏林的德國之聲等西方大媒體,發表了相關的專訪。

  紀錄片前18個片段,由資深記者主講:程翔(文匯報,原任職媒體)、謝彩雲(無)、勞家輝(亞視)、梁慧(星晚)、曾顯華(路透)、陳寶珣(信報)、麥燕庭(新報)、黃勤帶(文匯)、陳潤芝(亞視)、林社炳(東方)、何展鵬(無)、黃慶州(亞視)、張景寧(?)、司徒元(新晚)、馮偉光(百姓)。參與者還有謝志峰(亞視)、楊健興(南早)、劉銳紹(文匯)、蘇凌峰和陳慧兒(無)等。

  紀錄片的相關資訊稱,有30位資深傳媒人主講,因全片在6月4日才播完,我點不清這30位。

  這是香港記協支持的製作品。在30年前的9月,記協出版《人民不會忘記——八九民運實錄》,留下64位港記在第一線採訪的腳印,有血有淚。

  除了上述紀錄片,明報和蘋果日報都有八九專輯。明報的資深記者李以莊等,連日發表八九人物專訪,受訪的有參與「清場」但未開槍的中尉李曉明(39軍116師雷達站長,已移居澳洲,他說:30年了,還是好難過。)、被坦克碾斷腿的方政、目睹坦克壓倒帳蓬的于碩。

 
圖2,〈我是記者,我的六四故事〉片頭。
 

  2.對歷史盡責 辨別黑與白

  八九30年能成為媒體的熱話題,令關注新聞自由者欣慰。

  在熱話題的背後,是一群記者和評論家對歷史的承擔:尊重歷史事實,繼續尋找、發現事件真相,說出真話,為歷史留下一份真實的紀錄。

  百年前對五四新文化運動有深遠影響力的胡適教授,60年前(1959.12.9)在台北發表演說〈新聞記者的修養〉。他說:「當一個新聞記者,不論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有這一種替人『辯冤白謗』的責任。」

  把這段話移植於八九學潮的歷史屏幕,或可伸延解讀為:要為八九學潮、六四事件疏理脈絡,辨別真與假,以事實推翻官方對學生製造「動亂」甚至發動「反革命暴亂」的誣詞。

  也要理性檢討學生的偏失,諸如未適時接受善意的勸阻而離場。恰如王超華(北大教授王瑤之女)的反思:「當年學生不懂妥協、不知進退、學生有錯、政府有罪」(據陳潤芝的專訪集《六四三○》)。

  上述第一線採訪的記者、八九學潮參與者,是在歷史事件的風浪中,正是歷史的見證人,可以亦已盡「辯冤白謗」的責任。

 
 

  3.是擇善固執 有自我期許 

  1989年以來的30年,北京的政治、經濟格局變化甚大。近幾年,政局持續左轉,回到毛老路,在極度集權下,在「敢(強)亮劍震懾力」和「偉大鬥爭」口號中,意識形態的控制日益嚴密,以「反歷史虛無主義」之名,對教科書大肆修改,以符合「政治需要」。

  許多歷史真相被掩蓋,敏感的政治事件如八九學潮成為禁忌。在歷史蒙昧主義之下,許多年輕人未聽過八九學潮和暴力鎮壓,更不要說東北長白山的白頭峰,早在毛時代送給北朝鮮的金日成【註1】。當然,也不知道中共建黨日期,並非官方說的7月1日,而是中共一大於7月23日召開後的8月初。

  北京政治生態劇變,香港的兩制邊界日漸模糊。在全球新聞自由指數,香港處於持續下跌的弱勢,2019年度又下降3位,列3等次的73【註2】,遠低於台灣(2等次42位),但仍高於紅中(紅色中國,倒數4)。

  「免於恐懼的自由」在香港日益脆弱,傳媒生態也變差,引起有使命感傳媒人的憂患意識。

  他們認同自由、平等、法治、民主價值觀,也有守護香港言論、出版、新聞、思想、學術自由之情。這是擇善固執的自我期許,衍生對歷史盡一份責任,為熟悉的社會事件說真話。


  4.名導張堅庭 監察不走樣

  傳媒生態之變,亦令獨立思考的讀報人有角色的自我期許:監察傳媒,別走樣。

  著名的電影導演張堅庭,在明報評自由主義一文,提到從童年至今讀報的「心路歷程」。他說,現在他「監視」報紙,「希望它不變形不走樣」【註3】。這是因喜愛一份報紙而產生角色的自我期許。恰如《老子》語:「百姓皆注其耳目。」

  百姓注目、形成「眾察之」的社會監察功能,其角色預期是:尊重事實,分清是與非,消除視而不見的冷漠、傲慢,如儒家經典《荀子.解蔽》之誡:「白黑在前而目不見,雷鼓在側而耳不聞。」


 
 

 1,葛劍雄說領土 白頭山送紅朝
 2,新聞自由指數 突顯政制差異
 3,張堅庭:自由主義眼光讀《明報》,明報2019.4.30,D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