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歷史 > 民國史 > 紀念五四百年 思索自由啟蒙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五四啟蒙.之一
紀念五四百年 思索自由啟蒙
 
  100年前的五四運動(下稱「五四」),是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文化運動。它的光環,在於以科學、民主為主調的思想啟蒙。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9.5.9,A16版
上網:2019.5.24
字數:原文1,888,上網5,870

 

  關鍵詞:五四,五四運動,學生遊行,新文化運動,科學,民主,自由,法治,啟蒙,自由主義,個人主義,思潮,巴黎和會

  相關人物
:蔡元培,胡適,陳獨秀,李大釗,章士釗,高一涵,朱家驊,張申府,王正廷,顧維鈞,梁啟超,汪大燮,王寵惠,林長民,曹汝霖,章宗祥,傅斯年,羅家倫,段錫朋,方豪,張國燾,許德珩,魯迅,徐訏,袁偉時

  引述歷史典籍
: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荀子.成相)

 
圖1, 1919年5月4日,北京天安門,3000學生遊行。網絡圖片。
 

   漫長的歷史進程,是人類成功和失敗經驗的積累。這些經驗是後人應珍視的「參照」或「提示」,這恰如儒家經典《荀子.成相》言:「觀往事,以自戒,治亂是非亦可識。」

  「五四」(表1)這場思想啟蒙,是知識、自由和科學、民主的啟迪,以減少愚昧(蒙昧)之弊。

  本文探討啟蒙與思潮的激盪,要點是:「五四」的內涵,啟蒙背後的思潮傳播特別是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興起,百家爭鳴的文化格局,相對比較自由的時代:民國前期(1912—1928)。

 
圖2,蔡元培是「五四」領軍者。網絡圖片。
 

  1.窄廣義五四 有不同內容

  窄義的「五四」,指上街遊行的學生運動(1919年5、6月),是抗議性的社會運動。

  學生的遊行示威,被稱為反帝愛國救亡運動,發生於1919年5月4日。其後,有各地的學生遊行、罷課和社會各階層的罷市、罷工,持續一個多月。6月28日,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凡爾賽和約」簽字,「五四」學生運動結束。

  廣義的「五四」,除學生運動之外,尚包括開始於1915年的新文化運動(1915—1921?)【註1】。

  有人認為,起始年代應上溯至清末戊戌變法(戊戌維新)的1898年前後。

  1915年9月15日,陳獨秀(1879—1942)在上海創辦《青年雜誌》(1916年改名為《新青年》,1926停刊),提倡科學(Science,音譯賽因斯,簡稱賽先生)、民主(Democracy,德莫克拉西,德先生),並沿和平之路改良社會。這種理念引起社會共鳴,推動了新文化運動。

  「五四」學生遊行雖以救亡為主調,但亦受賽先生、德先生的感召。

  《新青年》高舉思想啟蒙大旗,被視為新文化運動的標誌。

 

圖3,陳獨秀與他創刊的《新青年》(第2卷第1號封面)。網絡圖片。
 

  2.五四參與者 可分為4類

  廣義「五四」的重要人物,或可粗分為4大類。

  第1類(表2,1—8),對整體運動影響力大的人物,或參與程度強、大力救助學生者。

  在第1類中,影響力最大的領軍者,是蔡元培(1868—1940)、陳獨秀、胡適(1891—1962),都曾留學外國。蔡為北大的校長、陳是人文科長(後稱為人文學院院長),胡是教授。

  在第1類,還有李大釗、章士釗、高一涵、朱家驊、張申府。李大釗最熱心介紹馬克思主義、俄國10月革命,他和張申府後來是中共骨幹(張是周恩來入黨介紹人);朱傾向於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後來成為國民黨要員。

  第2類,政界名人、「五四」期間參與巴黎和會外交談判者、從事國民外交者(表2,9—16)。

  第3類,參與新文學運動、有文學作品發表並建立知名度的文人(表2,17—20)。

  第4類,「五四」學生遊行的學生領袖,被稱為活躍人物的有:傅斯年(遊行總指揮)、羅家倫、段錫朋、方豪、毛子水、易君左和張國燾、許德珩等(按:將另寫一文述評)。

  大都是北大或清華的學生。其中,張國燾後來成為中共骨幹,許德珩是親共者,其餘傾向於自由、民主,「五四」後多出國留學,後在大學成為名教授。


  3.第一個內涵 思想啟蒙潮

  「五四」的第一個內涵,是啟蒙或曰啟蒙運動。標誌性的理念,就是科學和民主。

  在《青年雜誌》創刊號,陳獨秀的〈敬告青年〉,提出對年輕人的希望:「自主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科學的而非想像的」;他強調:「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並重。」

  對於科學,我的解讀是:吸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學思考精神,拒絕偶像崇拜和「馴服工具」論,消除蒙昧、脫離實際之弊。


  在科學思維之下,了解社會事物、尊重事實、探索社會治理,提升國民素質,培育全社會的科學思考精神。精神的培植,是面對清王朝的專制沉渣、民眾的蒙昧和僵化教條的束縛。

  從社會發展的歷史考察,科學、民主的根基在於自由和法治。


  沒有社會的自由制度,沒有個人「免於恐懼的自由」,沒有保障自由、人權和約束公權、司法獨立的法治,不會有真正的科學、民主,更不會有真正的文明社會。

  影響「五四」的名人,闡述科學、民主和新文化時,大都論及社會和個人的自由,也不吝於人道主義的弘揚。在他們的代表作,科學、民主是與人性、自由主義並行的。


  4.第二個內涵 學生大遊行

  第二個內涵,是學生反帝、愛國、救亡運動。

  5月4日的遊行,打出「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旗號,提出一系列救亡訴求:打倒賣國賊,還我山東權益,廢除列強特權,抵制日本「21條」,在巴黎和會拒絕簽字。參加遊行的13間大專學校學生,超過3000人,後增至4000人。

  「五四」有一些偏激的口號和行為。

  在新文化運動中,有人高喊「打倒孔家店」和「廢除漢字」;大學生遊行中,則有火燒趙家樓(北洋政府交通總長曹汝霖住宅)、「痛毆」章宗祥(駐日公使)之舉,這類言行不算多。在廣義的「五四」中,主流是理性表達和討論。

 
圖4,胡適與〈文學改良芻議〉手稿。網絡圖片。
 

  5.新文化運動 載體和領軍

  第三個內涵,是新文化運動。

  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傳播載體,是《甲寅雜誌》、《科學》雜誌和《新青年》(青年雜誌),分別鼓吹憲政民主、科學、科學和民主及自由。前2個雜誌創刊於1914年,分別由留日的章士釗、留美團體「中國科學社」主辦。《甲寅雜誌》創刊於東京,1917年1月改在北京出版,增加了對知識界的影響力。

  近代史專家郭廷以稱,《甲寅雜誌》「是新文化運動的先河」,《新青年》則是「主流或急先鋒」【註2】。《新青年》1919年1月的編委是陳獨秀、李大釗、錢玄同、高一涵、沈尹默、胡適【註3】,負責輪流編雜誌。

  對於主辦《新青年》的陳獨秀,中山大學(廣州)歷史系退休教授袁偉時有精到的分析,稱他是啟蒙思想家,「發動了自由主義為指導思想的新文化運動」【註4】。

  對於文學變革、倡導新文學,影響特別大的是兩篇文章,一是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二是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分別刊於《新青年》1917年1月、2月。


  6.新文化運動 有兩個方面

  新文化運動的內涵,可分為兩個方面論析。

  一方面,是提倡白話文,並推動以白話文為載體的新文學創作,嘗試創建新的文字表達方式,以助啟迪民智。

  「五四」後,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創造社、新月社等)和文學期刊如雨後春筍。

  另方面,致力於思想啟蒙,即在科學、民主大旗下,著墨於個人自由、個人尊嚴和自由主義理念的傳播。在此同時宣揚反傳統舊禮教不合理的束縛、男女平等就學和就業,以激發對個人自主權的醒悟,對舊禮教的理性批判。這方面的努力,旨在凝聚改良社會的共識、構建改良主義的秩序文化。

  在文人的著述、作品中,以胡適的個性解放說、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1918發表),最引起社會關注。

  參與「五四」程度強者,中、西學根基大都甚深。他們在中西文化比較中,尋求理性改良社會之路,對傳統文化並非全盤否定,亦很少人傾向於全盤西化。蔡元培宣揚思想自由、兼容並包;陳獨秀、胡適亦主張包容。

  他們的願景,是尊重科學,遏制愚民、偶像崇拜舉措;尊重人權、個人的獨立自主和自由;了解各國實情,建立全球視野,不要閉關鎖國;保留傳統文化、道德的精華,去除糟粕,要去除的是壓抑人性的某些道德戒律(如寡婦守節)、男女不平等。

  有紅朝的「五四」論者,誇大「打倒孔家店」和火燒趙家樓,並聯結到毛文革(1966—1976)的紅衛兵運動。就史論史,「五四」的某些偏激言行,不是紅衛兵「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的歷史源頭。

 
圖5,李大釗和他主辦的《每週評論》。網絡圖片。
 

  7.主調是改良 爭鳴型格局

  第四個內涵,是平等地對話、討論,形成百家爭鳴的格局。

  科學、民主被稱為「五四」精神,這種精神和新文化運動催生了思潮的傳播,並營造理性對話、爭論的風氣。

  蔡元培、胡適是社會改良主義者,偏好自由、民主。

  陳獨秀在鼓吹科學、民主時,也弘揚自由主義、人道主義。另方面,他又宣揚社會主義,一些學者稱他是雙面人【註5】。

  在「五四」思潮傳播中,有人弘揚個人主義、排拒集體主義或極權主義者,也引起不少的共鳴。

  個人主義向來被誤解否定。有人認為,個人主義是損人利己的極端自私觀念,此說有爭議,真正的個人主義是維護個人自由、權益,亦包容他人和群體。在後人探索「五四」思潮的著作中,南來文化人、著名作家徐訏對個人主義內涵的論述,尤有參考價值【註6】。

  自由主義引起的共鳴,對社會的震盪很大。對此我的詮釋是:

  在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的理念下,人是獨立的個體,追求「個性解放」;在良法的框架之下,個人的自由權、尊嚴應獲保障,個人有獨立思考的空間,不能強制於極端的集體主義,服從政治權要的「集中統一」。


  8.在民國前期 社會最自由

  思潮的傳播很廣泛。法國蒲魯東(Proudhon, 1809—1865)、俄國巴枯寧(1814—1876)和克魯泡特金(1842—1921)的無政府主義(法國稱anarchisme安那其主義),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含列寧的無產階級專政論)等,亦傳入中國。

  思潮的自由傳播,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交格局。中西學、新學和舊學(國學)爭論甚多,文學的創作主張和流派亦多。

  更具社會自由標誌的,是不同主義的政黨、政治社團紛紛成立。有1921年8月初(官方稱7月1日)成立的中共,還有國家主義青年團(1929年改名中國青年黨)、致公黨等;無政府主義的社團超過30個、期刊70種以上。

  思潮的傳播、百家爭鳴的格局,造就了民國前期最自由的時代。1949年後,「無產階級專政」成為「紅朝國策」;自由一去不復返,恰似風流雲散。   

 

 註:

 1,近40年北京官方出版的大型辭書,都未列明新文化運動止於何時。美國華裔史學家黃仁宇(1918—2000)說,「大概到1921年夏天」——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聯經(台北,1993),頁316。
 他未解釋年代的下限,或可能與《新青年》有關。
 1920年9月,陳獨秀主導的《新青年》,成為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的機關刊物,以批判反馬克思主義者為主要取向,自由派文人胡適等疏離了這份雜誌。
 《新青年》於1922年7 月休刊,1923年6 月復刊改為季刊,定為「中共中央理論刊物」(陳是中共中央負責人),1926年7月停刊。

 2.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中文大學出版社(香港,1986),3版,頁489。
 3.《簡明中華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北京,1994),頁1017。
 4.袁偉時:〈從陳獨秀到顧準和李慎之〉
 5.同4。
 6.徐訏:《個人的覺醒與民主自由》,文星(台北,1965),頁117。

 
 表1,五四前後歷史大事
 表2,「五四」重要人物
 
紀念五四百年 啟蒙仍在延續—五四啟蒙.之二
 

 

 

五四前後歷史大事
表1

 

「五四」重要人物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