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香港、台灣熱點 > 雨傘學潮 > 正視公地悲劇 思索換地轉場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正視公地悲劇 思索換地轉場
 
丁望

原題:正視公地悲劇 思索換地退場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4.10.30,A22版
上網:2014.11.10
字數:原文1,888,上網2,000

 

  關鍵詞:雨傘學潮,佔領區,小特區,公地悲劇,公共空間,民主理想,正當性,換地,轉場,可持續,北京政治生態,敢亮劍

  引述歷史典籍: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逸周書.大聚解)
  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孟子.告子)

 
圖1,公地悲劇新模式:雨傘學潮參與者設置佔領區。作者攝影
 

  雨傘、黃絲帶和佔領區,是雨傘學潮的現場標誌。學聯和學民主導的社會抗爭,以佔據街道、設置路障、堵塞交通的非常手段,試圖「迫使」官方回應真普選的民主訴求。違法的佔領區存在一個多月,是香港公地悲劇(tragedy of the commons)的新模式。

  本文把西方的公地悲劇概念,移置於香港的社會現實伸延解讀。述評香港公地悲劇的類別,觸及相關的社會抗爭事件;討論「換地」退場,以緩解僵局。

  公地悲劇的理論,是美國生態學家加勒特.哈丁(Garrett Hardin, 1915—2003)提出的,其論文於1968年發表於《科學》(Science)雜誌。


  土地和環境 承載力過重

  公地悲劇論的要點是:公地使用權的不當,會造成公共資源的損害甚至枯竭。例如,公共草地是公共資源,牧羊人為達到收益最大化而過量放牧,導致草地失養退化,這就是公地悲劇。過度的捕魚和濫伐森林,也招致資源枯竭的悲劇。

  哈丁的理論引起爭議。有人認為過量放牧的,不只是貧窮的牧羊人;富豪和大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更大。

  儘管有爭議,哈丁的理論仍被廣泛引述,應用於環境保護和公共管理的論述。

  哈丁的公地悲劇論,涉及土地、公共資源(土地上的森林、礦物等)和生態環境的承載力,可持續發展的空間。在中國歷史典籍,早有許多關乎環境保護的論述,仍在啟迪後人。《逸周書》謂:「禹(夏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長」。《孟子.告子》提到牛山(今山東淄博境內)的樹木茂盛,如果過度砍樹,又過度放牧牛羊,山上就會光禿禿,故曰:「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這一類古訓啟迪後人:人與土地、自然生態,需建立協調關係,人的需求、慾望超出資源和生態的承載力,會導致環境的失衡,造成公地悲劇、環境惡化之禍。

  在當代社會,土地和其他公共資源的使用(或分配),關乎社會公平、正義。政策和利益的傾斜,強勢集團的霸佔,官員貪腐、以公權力圈地,往往導致公地悲劇或民權(如選舉權、參政權)失衡,衍生追求社會公義、公共空間的抗爭運動;而持續的抗爭運動,又令整體社會面對承載力沉重之窘。


   圈佔和僭建 又有佔領區

  在香港這個人口密集的國際大都市,土地是稀缺資源。直接或變相侵佔公地(官地),形成公地悲劇,是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也一直在法治軌道上緩慢處置。

  香港的公地悲劇,常見於高官的豪宅僭建(有的私佔公地上千呎建地下室),富豪把公共道路化為私家路(設路障而佔有),鄉村土霸圈佔官地建住宅或經營商業。

  更常見的,是商戶擺放商品佔用街道;舊樓的業主或住戶,在外牆違章搭建。此外,還有逆權侵佔(adverse possession)等。

  近幾年的新型公地悲劇,是港人的「行路難」。官方的自由行政策,缺乏有效的量化控制;人流密集和水貨走私客猖獗,超出社會承載力。所謂社會承載力,是指道路、火車站、公共設施過分擠迫;港人對一些陸客的缺德行為反感(轆篋黨橫衝直撞,水貨客阻塞上水火車站外通道,陸客佔用公共泳池,有的在池中吐痰和大小便)。

  最新的公地悲劇,是雨傘學潮參與者設置佔領區,成為公民抗命的集會平台、香港特區內的另類「小特區」。


  與土地(包括海岸、海域)有關的社會抗爭,早就有保護海港協會的保護維港海岸、護衛烏溪沙天然海灘的馬(馬鞍山)城抗爭;近期則有上水居民抵制水貨客佔路、新界東北村民抗爭等。這些抗爭關乎土地使用的社會公義,爭取海景觀賞的相對平等權,抵制濫填海、優質土地向大富豪和豪宅傾斜,反對漠視弱勢群體利益。

  這些公地悲劇或抗爭,大都涉及經濟利益,觸動官方或官員、大商家的既得利益。唯有九二二大罷課以來的雨傘學潮,不涉及公地佔有者謀取個人經濟利益。  


  繼續佔街道 缺乏正當性

  佔領行動雖是違法,但發動者聲稱,佔領是要「迫使」官方讓步實現最初設定的「兩項目標」(「迫使」人大撤回八三一決定,特首辭職),這就是為追求民主設置佔領區的「正當性」。

  在佔領初期,許多市民讚賞學生追求真普選的民主理想,也認同佔領行動有社會抗爭的「正當性」,或視一時的佔領為權宜之計。但是,當事實證明原來的「兩項目標」是政治幻想時,繼續佔領並聲稱堅持下去就可「實現目標」,就很難支撐「正當性」說。因行路、生計受影響而生厭的市民,或會增加。

  早在九二二大罷課之前,本欄就論及請願、罷課不可能改變人大「八三一決定」,呼籲避免堵塞街道一類的偏激行為;後來,又分析北京政治生態之變、官方對雨傘學潮的定性為奪取香港管治權的顛覆活動,論析設定的「兩項目標」與政治現實脫節,並呼籲「以誠意促對話,化解街頭僵局」、「了解政治生態,檢討抗爭目標」。現在本欄仍堅持9月以來的觀點。

  29日田北俊被免去政協委員職,突顯北京政治生態之變、新權要「敢亮劍」和絕對權威的強勢形象。學聯宜正視現實,思索以「換地」(政府承諾讓添馬公園作請願平台,學聯停止佔領街道)方式光榮退場,轉變抗爭方式,創造可持續空間,續喚醒民眾的權利自主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