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三訴求 有公民提名
在「一○二一對話」之前,學聯已向官方釋出善意,不再提撤回「八三一決定」和罷免行政長官(公民抗命兩大目標),這是能有首次對話的一個因素。
官方卻仍較僵硬。港官公開說,有外部勢力參與「佔中」;還對《紐約時報》說,沒有提名委員會的選舉,可能導致貧窮者主導(影響?)政治、有福利主義的危險(Hong Kong Leader Reaffirms Unbending Stance on Elections - NYTimes.com, 21 Oct 2014)。此說引起社會爭議,被指排斥窮人(月入HK$14,000以下)參與提名委員會。
對話中,官方沒有讓步(本不可能有讓步),只提出一個行政措施:就「八三一決定」後香港發生的事情,向國務院港澳辦公室提交一份報告。
這份報告是否如實匯報港情、民意,許多港人存疑。它也無法改變北京當局對雨傘學潮(或稱雨傘請願、雨傘運動)的定性,更不可能修改「八三一決定」。
學聯在對話中表示,期望特區官員拿出政治的承擔,以政治魄力、用政治辦法解決紛爭,不要以「八三一決定」去扼殺香港的民主、年輕人的未來。
學聯和請願者提到港人30年來的夢想:「落實真普選,建構恪守平等權益的制度」(一○一一公開信)。這確是卑微的請求,但要港官跳出「八三一決定」、為港人爭取實質的普選,是與北京的政治生態脫節。
學聯關於公民提名、廢功能組別和「政治解決」之說,都是重申舊話。第一次提出的,是修改基本法:為何一切權力歸於提名委員會?為何市民無權?基本法的規定如果不妥,為何不修改(大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