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改革家:胡耀邦、萬里、溫家寶… > 胡耀邦 > 耀邦緩和民怨 解救下鄉知青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耀邦緩和民怨 解救下鄉知青
—改革大家胡耀邦光環.二之二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4.4.24,A21版
上網:2014.4.30
字數:原文1,888,上網1,996

 

  關鍵詞變革,實踐,惠民,光環,社會管理,社會矛盾,專政論,知青,上山下鄉,回城潮,就業,服務業

  相關人物
:胡耀邦,萬里,趙紫陽,周惠,池必卿,華國鋒,鄧小平,陳雲,毛澤東

  引述歷史典籍
: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國語.周語)

 
 圖1,1978年冬至1979年春期間,雲南省西雙版納數萬知青罷工請願。網絡圖片。
 

  改革大家胡耀邦(1915—1989)病故25周年,民間的紀念活動仍持續,緬懷文章繼續發表或重刊。北京的《新京報》和搜狐、共識、鳳凰等網,都有大量篇幅述評胡氏的變革理念、糾偏實踐和惠民績效;其中,搜狐的紀念特輯,是「回顧歷史」的大手筆,其分類專題頗為用心:〈一生照人見肝膽,遇事觀過知器量〉,〈直率誠實無韜晦,胸懷豁達語貼心〉,〈道義承擔有鐵肩,是非面對爭自由〉,〈情繫黎民忘小我,大樹底下無蔭涼〉。

  胡耀邦在變革歷程中的光環,本欄4月17日文〈實踐觀平冤案 耀邦閃亮光環〉,已述評理論創新、平反冤案、否定文革三大光環本文分析他在社會管理領域的變革理念和舉措。


  1.社會矛盾論 涉民困民怨

  1976年10月事變之後,社會管理領域面對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擺脫毛澤東(1893—1976)的階級鬥爭僵化教條,正視並緩解主要的「社會矛盾」:就業、升學、吃不飽之困。

  毛的執政觀「內核」,是源自列寧(1870—1924)著作《國家與革命》的無產階級專政論;施政模式是斯大林(1879—1953)管控社會的一套,以指令控制為主的計劃經濟體制。

  1956年2月蘇共二十大(赫魯曉夫批斯大林專橫)後,中共的八大(1956年9月)「修正」社會矛盾和階級鬥爭論,稱「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已經基本上解決」,「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在這種「社會矛盾論」之下,「黨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改善人民的生活狀況。」簡言之,應正視民疾、改善民生。

  毛很快就變臉,在1958年推翻了八大的「社會矛盾論」,聲稱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階級鬥爭仍是主要的社會矛盾,強調加強專政。1962年,他更提出「天天講階級鬥爭」;1965年推行四清運動時,提「整黨內走資派」;文革期間(1966—1976),竟宣揚「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論」。

  在階級鬥爭論和無產階級專政論之下,他不斷發動整人的政治運動,妨礙了經濟的正常發展,加劇社會的短缺現象。停課鬧革命、知青上山下鄉和農村人民公社運動,就關乎升學、就業、糧食(飢餓)的短缺。

  1976年10月事變後,官方解決的「社會矛盾」之一是失學。1977年夏秋恢復高考,讓失學者升大學(首批實際於1978年春正式入學),當時主管科教的副總理鄧小平對此事頗有貢獻。   


  2.七萬人罷工 知青要回城

  另一著手解決的社會矛盾,是上山下鄉知識青年的回城就業。在這方面,胡耀邦扮演了著力變革的角色,他主張緩和大量存在的「人民內部矛盾」。

  知青的上山下鄉,始於1955年。最大規模的上山下鄉運動,由毛在1968年發動,累積的下鄉人數超過2,000萬,大部分未念完中學(有的只念小學)。他們分散於各地農村,「插隊」公社當農民;一部分則集中安置於國營農場、軍隊的生產建設兵團,當低薪的「農業職工」。

  在耕地不足之下,知青下鄉反而增添農村的社會矛盾,而農村幹部(土霸)或生產建設兵團軍官的監管、欺凌乃至性勒索和性侵略,令知青有身陷奴隸營之苦。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後,知青趁「黨中央政策略寬鬆的氣候」,提出改善生活狀況,甚至喊出我要回城、我要讀書的口號。

  1979年1月,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發生知青大規模請願、70,000人罷工事件,驚動了中南海。

  當時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秘書長胡耀邦,主張讓知青回城,並解決就業困難。在中共中央主席華國鋒和副主席葉劍英、鄧小平、陳雲、李先念支持下,國務院順應知青的回城潮。1980年,胡氏主持中央書記處會議,討論毛的上山下鄉政策,決定從1980年起城市知青不再下鄉。

  胡氏讓知青回城,與他對就業、服務業的變革觀有關。1978年4月他在中央黨校發表演講,說:「現在全世界都從農村吸引人到城市,只有我們從城市到農村,……到農村去搞飯吃,現在城市有許多事情要做,一是服務,二是建築。現在洗澡、理髮、交通都緊張,不搞這些,而到農村去搞飯吃,這是什麼馬克思主義!要下鄉,下鄉還要插隊,才是馬克思主義,太片面了。


  3.體恤民疾苦 甘冒大風險

  在允許知青回城「落戶口」的同時,他與書記處、國務院著力於營造城市就業空間,涉及擴大個體戶經營、發展服務業、增辦各種類型的學校(如職業學校)。這都是緩和社會矛盾的舉措,讓回城知青有較多的升學、就業、謀生機會。

  胡耀邦的變革光環,還在於推動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支持萬里、趙紫陽、周惠、池必卿,分別在安徽、四川、內蒙、貴州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從1978年的包產到戶試驗,到1984年人民公社的解體,緩解農民長期吃不飽之困。

  1984年全面啟動的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稍後的教育和科技體制改革,也有胡氏廣泛的貢獻。

  胡氏的變革實踐,突顯實事求是、尊重知識的理念,糾正極左錯誤、甘冒風險的使命感,也充滿體恤民疾的人道主義情懷,如同《國語.周語》云:「勤恤民隱而除其害也」。

 
 改革大家胡耀邦光環,二之一 實踐觀平冤案 耀邦閃亮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