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歷史 > 八九學潮.社會抗爭 > 風雨中見真情 港人不忘六四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風雨中見真情 港人不忘六四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05.6.8,第16版

 
 
圖1,一年一度,維園燭光。網絡圖片
 

  6月4日風雨之夜,數萬人聚集於維園點燃燭光,悼念八九天安門事件中的亡魂。在滴滴雨聲中的哀思,正是「風雨故人來」的真情流露;最難得的,有十六、七歲的少男少女佇立雨中,沿著前人的腳印,過早地承受歷史的創傷、面對「以史為鑒」的洗禮。十幾年燭光晚會和無數次的和平請願,使維多利亞公園成為全球注視的都市地標──追求和平與自由、尊重歷史事實、珍視人格尊嚴和生命價值的象徵。

  針對天安門事件,有人高談大陸的經濟發展使香港受惠,要大家由激昂轉為平靜。言下之意,是要人們因受惠於經濟發展而改變原來對事件的觀感,或忘記事件。

  八九學潮和流血悲劇,是「存在」的事實,是抹不悼的「存在」,豈會從許多港人的記憶中消失?即使受惠於經濟發展,也不能違背良知漠視人的生命價值,忘記為和平請願而失去生命、健康的無辜者。


  經濟高速增長 難抹歷史污點

  經濟體制改革和有限度的行政改革,確使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從1978年到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由一千四百多億美元增至一萬六千多億美元,年均增長9.4%。經濟規模(國內生產總值)居全球第六,進出口貿易總額由32位升至第3位,外匯儲備接近六千一百億美元,居第2位。

  沒有人要否定大陸經濟持續發展和香港的「受惠」。但持「受惠論」者不應該淡化香港資本和軟體進入大陸,對經濟起飛的「動力效應」;更不應該以經濟取得高增長為由,曲解特定的政治事件。經濟增長的數據,無法抹掉歷史的污點。

  一個政治人物向「權力來源」表忠,原不足為奇,但許多港人並非政治的盲從者,他們有獨立的是非判斷,不會放棄獨立的思考。

  許多港人仍情繫天安門事件,沒有忘懷六四悲劇,並非對抗北京當政者,更不是否認經濟的持續增長。他們對流血悲劇有異於官方的觀點,是秉持一份良知,是對生命價值的執著。

  在人類文明發展史上,隨著經濟發展的水準提升,政治文明也應有改善,沒有一個社會是「政經分離」的模式。大陸經濟持續發展、實力增強之後,自應對歷史、政治事件有更多的反思。承認某些錯誤,並不影響社會穩定,反而更能促進經濟發展、改善政治文明的程度,有助構建和諧社會。

  當八九天安門事件過去16年之後,是不是可以理性地想一想,北京學生的和平請願,以公平對待胡耀邦、反貪污腐敗、反官僚主義、民主改革為訴求,何罪之有?官方即使要強制驅散群眾,使用水炮已足夠,哪能用槍彈甚至體內爆炸的子彈對付手無寸鐵者?總書記趙紫陽反對動用軍隊射殺群眾,怎麼竟成了「反黨反社會主義動亂」的支持者?

  大陸明開人士 探索歷史經驗

  大陸的民間社會正萌芽,一群公共知識分子關懷民疾、民怨,宣揚社會公平與正義;黨政機關的一些智囊也反思歷史事件,提出比較開明的觀點。

  胡錦濤智囊團成員、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北大中國政府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在最近的一篇論文中說:「決不能僵化地、一成不變地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更不能對馬克思主義抱迷信的態度」,「要破除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的理解」;他認為,要深入探討改革執政方式,要「還政於民」。常修澤則認為,要正視改革面對「新老既得利益集團中的阻礙力量的阻力」;王偉光特別提及「妥善處理群體性事件」,調整利益關係並「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也有人論及「社會意識多樣化,是社會生活多樣化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不能以堅持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排斥社會意識的多樣化」。

  在言論自由的香港,反而是「左調激昂」。隨著治權的轉移和權力來源的改變,為官位和利益曲意逢迎者、「叫口號像林彪」、「左得像姚文元」的人不少。

  《易傳》謂:「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任何事物、政策、政治結論,都可能隨實踐檢驗而有揚棄的過程;既保留、發揚正確的部分,更要拋棄扭曲事實、脫離民意或不可行之處,這就是變與通的整合。

  正如不要迷信馬克思主義,對家長意志下的政治事件結論,都要獨立思考,不符事實、嫁禍於人的政治事件終有澄清的一天。1957年的「反黨反社會主義右派集團」、1959年的「彭黃反黨集團」、1976年的「天安門反革命事件」,不都翻案了嗎?許多港人紀念六四死難者,呼籲為受冤者平反,正是對構建政治文明的一種期望。
 
       表1,中國大陸經濟數據(2004)   (貨幣:人民幣,元)
 項目
數值
比較排位
1國內生產總值,億元
 折合美金,億元

136,515
16,494

全球第六
約佔全球4%

2固定資產投資,億元

70,073
8,466

-

3進出口貿易總額,億美元
 其中:出口總額,億美元
    進口總額,億美元

11,548
5,934
5,614

全球第三
全球第二
全球第三

4外商實際投資,億美元
 (1978—2004累計)

5,621

全球第一

5旅遊外匯收入,億美元

257

第五大旅遊目的地

6人均GDP(約數),美元

1,200

香港24,400
台灣14,000

7人均外貿額,美元

850

日本7,131
韓國7,920
美國8,427

 註:據國務院統計公報和官方媒體零星公布的數據整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