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經濟 > 經濟數據述評 > 經濟總量第二 國際差距仍大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經濟總量第二 國際差距仍大
—從人均GDP等指標考察「崛起」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2016年8月號,頁66—69
上網:2017.7.24
字數:原文4,160,上網4,550

 

  關鍵詞GDP,總量,人均,高增長,粗放型,三高三低,華族地區,自由指數,環境污染

 
圖1,環境污染與粗放型經濟發展很有關係。網絡圖片。
 
  言必稱「中國崛起」,是不少北京官員的「特色」。有資深外交官訪加拿大,對記者向加國外長的提問發火,說你知道不知道「中國已崛起」,GDP居全球第二。

  國內生產總值(GDP)居全球第二,並不等於真正的「崛起」,更不能因GDP的總量大,就阻撓記者對人權的提問。


  1.不只看分子 更要看分母

  改革家溫家寶主持國務院時(2003年3月至2013年3月),多次提到分母(人口總量)大,許多數據(分子)被分母一除,就相當小了(大意);接任總理的李克強也有「分母觀」:「主要經濟指標已居世界前列,但按人均算就排到後面了。」

  與這兩位「分母派」不同的,有極端民族主義亢奮的大小官員,高舉毛紅旗的「毛左」,是「分子派」,以「中國崛起」的話題,擺出「我說你聽」的訓話姿態。他們有兩個通病,一是只說總量,不說人均量;二是只提「量增」,避開品質。後者涉及產品的素質,產能是否過剩,GDP增長的能源和環保代價。

  GDP總量是考察經濟的一個指標,但不等於富強、文明的程度。更為重要的指標,是人均量、環保指標和社會自由度、清廉度和可持續發展空間等軟實力。

  2015年人均GDP數據,最近由國際貨幣基金(IMF)發表。本文以此為研究的載體,略析GDP總量與人均量的落差、比較不同社會制度的差異。


  2.GDP總量 佔全球14%

  80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制改革,帶來30年經濟的高增長,GDP年均增長約9%。

  十二五期間(2011—2015)才放緩,由2011年的9.5%,下降至2012年的7.7%,2015年首次「破7」(6.9%),5年平均增速超過7.8%,高於經濟持續穩步增長的香港、台灣,更遠高於全球平均數。

  據北京官方於今年2月底發表的2015年統計公報,2015年的GDP(不含港澳台數據)67.67萬億元人民幣,以年均匯價折算為10.86萬億美元,居全球第2,僅次於美國,約為美國的62%。李克強估計,到「十三五」(2016—2020)的最後一年,GDP可望達17萬億美元,相當於2015年的美國水準。

  GDP佔全球額份,從1978年的1.8%,上升至2007年的7%、2014年的13%,2015年超過14%。

  據IMF在4月發布的數據,全球最大的15個經濟體中,絕大多數是西方先進發達國家(美1,德4,英5,法6,意8,加10),2個是亞洲經濟強國(日3,韓11),其餘是金磚(BRIC)四國(中2,印度7,巴西9,俄12)。

  經濟規模(GDP總量)大,未必是經濟強國,有的是經濟實力較差的發展中國家,如排名30之內的印尼,排名60之內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人均GDP甚低(分別略超過1,600、1,400、1,200美元),是國弱民窮之國。
  


  3.比較人均量 看自由指數

  國際間衡量經濟實力、社會現代化程度的指標,更重要的是人均量,從人均的GDP,到人均的鐵路、公路里程和教育年數等,更能觀察一個經濟實體是否真正「崛起」。

  中國大陸的GDP、外匯儲備、吸收外資、進出口貿易、鐵路里程、鋼鐵等產品的總量都很大,但人均量較低或很低,有的項目缺乏實質的效益。


  例如,鋼鐵產量早已超過英國,居全球首位,但市場萎縮,產能過剩,產品積壓,銷售1噸鋼的利潤僅可購1根冰棒;「鋼鐵元帥」背後的國企,早淪為靠公共財政補貼「吸血」的「殭屍企業」。

  2015年,大陸的人均GDP,是7,924美元(IMF的數字是7,990美元);據IMF的數據,在全球的排名78。

  李克強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透露,2014年的人均GDP 7,594元,只相當於全球平均數的70%、歐盟的20%、美國的14%(七分之一),排名在80位左右【註1】。

  其他衡量經濟發展水準、現代化程度、人權(自由、公平競爭權利等)的數據都很低。


  4.分為四個組 比較現代化

  全球有公信力的系列數據,可以比較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地區經濟實況、社會現代化程度。在比較之列的有四組(表1)。

  一是廣義的華族地區中國大陸、香港、台灣和新加坡(華族人口佔70%);馬來西亞是馬來族主導的回教國家,但華族的人口約佔24%,且有華族政黨,華族對經濟、政府決策有相當影響力,權且列入比較。

  二是5個共產黨執政的紅色國家。

  三是90年代初蘇聯東歐解體後,已經自由化、西歐化的原東歐共產國家捷克斯洛伐克(現在是捷克和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原被蘇聯吞併的波羅的海沿岸國家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蘇聯的3個加盟共和國)。

  四是俄羅斯和蒙古,蘇聯解體後未「西化」的上海合作組織參與國家。俄羅斯和哈薩克等中亞國家,是「一黨領導」體制弊端沉澱甚重的國家,是家長制的威權政體;蒙古則是「另類國家」:選舉、民眾自由權的「開放度」較大。


  5.人均GDP 新港台前列

  華族聚居地的2015年人均GDP(美元)(表1),新加坡最高,接近53,000,居全球第7,僅次於美國;香港超過42,000,台灣超過22,000,馬來西亞超過9,500。中國大陸的7,990,約相當於新加坡的15%、香港18%、台灣35%、馬來西亞的83%。

  波羅的海的愛沙尼亞、立陶宛、拉脫維亞,人均GDP遠高於俄羅斯和中國大陸;原東歐共產國家捷克、斯洛伐克、波蘭、匈牙利,同波羅的海三國相似。其中,愛沙尼亞的人均GDP 17,288(排名44),中國大陸的人均GDP約為愛沙尼亞的46%。

  在華族聚居地,港、台、新、馬的人類發展、自由、清廉、快樂指數,遠高於紅色國家;波羅的海三國和原東歐國家,排名亦遠高於5個「老共」。

  蒙古的經濟仍落後,人均GDP只接近4,000元,排在110名之後,但致力政治體制改革,與俄羅斯、中亞國家比較,民眾的「自由度」較強。在全球自由、新聞自由、清廉指數的排名,均遠高於中國大陸和俄羅斯,這是引人關注的「蒙古現象」。


  6.經濟強國群 具制度優勢

  表2列入的21個發達經濟體,有亞洲的新加坡、香港和日本,其餘18個是歐美先進工業國,人均GDP在32,000美元以上。其中,排名21的日本,GDP總量居第3,但人均相當於中國大陸的4倍,即中國大陸僅相當日本的24%;德國(GDP總量第4)的人均GDP,相當於中國大陸的5.1倍,即後者只有前者的19%。

  西方先進工業國的經濟實力強、社會現代化程度高,關乎社會制度優勢。在法治的軌道、限制公權保障人權的自由民主制度下,民眾有充分的自由權及選舉權;包含NGO的民間社會對公共治理的參與,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等,也是經濟發達不可或缺的因素。


  已自由化、西歐化的原東歐國家,也逐漸獲取制度改革的「紅利」。在華族聚居地區,人均GDP和主要指數的差異大,亦關乎社會制度。


  7.生態受破壞 帶血GDP

  中國大陸經濟的長期高增長、GDP總量居於全球前列,被視為「崛起」的標誌。但是,GDP有摻水成分【註2】,在「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利益驅動下,地方、部門的數字造假極為普遍。GDP「量增」的背後,礦難、交通和生產意外事故頻仍,毒奶粉、地溝油、假藥等毒流滾滾,故有帶血GDP、帶毒GDP之說。

  GDP的高增長和「總量壯大」,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甚大。

  經濟的粗放型,遠離科學發展觀,形成三高三低的惡性循環:資源和資金的高投入、能源的高消耗、環境的高污染和生產低效率、營運低效益、產品低端鏈,民眾的健康和生命風險日益增高。


  據國際能源署(IEA)6月發表的能源與空氣污染報告,空氣的嚴重污染等因素,使中國大陸人民「折壽」2年,每年過早死亡者約100萬【註3】。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醫師調侃:「50歲以上的廣州人,肺部都是黑色的。」

  水污染、土壤污染亦非常嚴重。10大河流受監測的水質斷面,4—5類和劣5類約佔28%,不能作自來水的取用水源;土壤受重金屬、殘餘劇毒農藥污染,鉛毒等血液之害甚重。

  自然生態惡化、社會自由度等因素,使人均預期壽命遠低於香港。2015年,香港的平均數是:男81歲,女87歲,男女平均約84歲;大陸則只有76歲,相差8歲。

  特權制度導致的社會不公平、貧富懸殊(實際的基尼系數已接近或超過0.5),突顯許多人未享經濟增長的成果,財富集中於政治權貴和有特殊官場網絡的暴發戶。

  據澳洲行走自由基金會(Walk Free Foundation)5月發表的〈全球奴隸指數〉(Global Slavery Index),奴隸絕對數最高的是印度;第2是中國大陸,奴隸數超過338萬【註4】。奴隸包括工廠、礦山的黑奴工(山西發生過黑奴工事件)、智障奴工、童工,被拐賣的婦女、兒童,被迫在街頭討乞的少年兒童等。

  社會遠離法治之道,民眾缺乏自由權和其他人權的有效保障。這幾年政局左轉,局部回歸毛老路,推展亞文革,經濟面對意識形態化的影響。「問一問姓馬還是非馬」,如同90年代的「問一問姓社還是姓資」,使經改受到很大阻力,包含清除「殭屍企業」的國企改革,在重重障礙中。

 

 註:

 1,人民日報(北京)2015年11月6日,第3版。
 2,GDP老摻水 假大空何時了
 3,http://www.worldenergyoutlook.org/
 4,http://www.globalslaveryindex.org/

 
 表2,發達經濟體各類指數比較
 

 

 

全球人均GDP等指數
排名比較
表1

 

發達經濟體各類指數比較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