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6.1.28,A16版 上網:2016.4.1 字數:原文1,888,上網2,100
關鍵詞:GDP,摻水,假大空,擠水,產品,商品,家長意志,長官意志 引用歷史典籍: 誠之者,人之道也。(中庸) 德禮誠信,國之大綱/言而不信,言無信也。(貞觀政要)
數字很整齊 各方都摻水
官方的統計數據,向來給人摻水之感。上述兩大「特色」,更增添人們的懷疑。數字「排列整齊」到對稱或順位式,非數字遊戲高手莫屬。各國的GDP數據,似還無如此「排列整齊」的「外在美」。 「時效高」也是奇蹟:幅員廣闊的31個省、直轄市,下有300個以上的地級區劃、超過2800縣,地方統計數字層層上報竟能在半個月內匯總,豈非行政效率奇高? 官方的GDP數據「可信度」有多高?許多人有「無語問蒼天」之嘆。李克強還未當總理時說,不太看重GDP數字,反而留意用電和鐵路貨運的量變;當總理後,另設這兩類數據,被稱為「克強指數」。 人們對GDP數據半信半疑,原因之一,是不少地方官、國企官有假大空的習慣,熱中「官出數字、數字升官」的潛規則。 二,是統計方法和素質落後,儘管國務院統計局有自己的調查隊,到農村、城鎮企業調查,許多數字仍要靠企業、地方官填報,其中農村GDP和人均收入的填報,是從計算農產開始,未收割的稻穀、未摘下的瓜果和未出售的豬、雞,都算產值,如上報中有爛掉、死亡,並不會再評估產值,村、鎮、縣、市的官員,為了「政績工程」又有數字摻水,「膨脹程度」可想而知。 這幾年,各省上報的GDP匯總到統計局,總是多於統計局調查隊的數字,超出2萬億至4萬億元。 統計局聲稱,收到地方的上報都會「擠水」。但是,擠掉了一點水,未必是「乾貨」。
產品積壓多 並不是乾貨
所謂乾貨,一是數字不能虛假,二是GDP要「有效的」。 社科院副院長、財經專家李揚,曾以「國家資產負債表」分析GDP數據的素質。他指出:「儘管每年GDP增長率很高,但並不是全部都會形成真正的財富積累。」以2010年為例,淨資產增加額比GDP高出7.5萬億(即GDP無效的數額),為當年GDP的18.7%;他說,高出的未必是浪費或損失了,但暴露「GDP的質量是大有問題」。 他未詳細解釋GDP無效的意涵,筆者的解讀涉及產品、商品兩個概念。 所謂無效,一是算入GDP的產品,不少是低端產品或質量不合格、不符市場需求,積壓在倉庫(如鋼鐵和安全風險高的電動汽車,再如大量的政治宣傳官方書籍)並未由產品轉化為市場需要的商品,因而未實現自身的貨幣價值,產品積壓自必加劇相關產業的產能過剩; 二是已計算產值的產品、工程(拆房屋拆橋),不少是長官意志產物,浪費資源、破壞自然環境,增加修復生態環境(如治理土壤污染、鉛毒和霧霾)的成本,實際並未真正創造財富; 三是從地方到中央的統計數據,往往要「服從政治需要」,受各級黨委一把手的影響,是家長意志或長官意志的產物。 大量「無效的」GDP,計算出高增長的人均GDP,民眾真有「幸福感」嗎?李克強總理在一次經濟座談會上說:「宏觀的統計數據,需要企業自身感受加以驗證。」
假大空升官 官場缺誠信
從GDP摻水,衍生出「新鮮術語」拆橋GDP、鉛毒GDP、帶血GDP(礦難頻仍毒流滾滾)。在中共廣東省委書記任內,汪洋說: 「有的GDP數字很好看,但並不是增加了社會財富,是浪費了社會財富。比如講,建大橋,這是GDP,讓大橋塌了、拆了又是GDP,再建一次大橋還是GDP,這樣幹了三次GDP,浪費了大量的社會財富,但是真正形成的財富就那一筆。」
GDP摻水乃至帶血,關乎社會遠離法治和高度集權,缺乏有效、良好的制度約束。 在頂層家長意志或地方長官意志之下,假大空成為官場流行病。 1979年12月7日,《人民日報》在胡耀邦示意下發表社論〈統計數字一定要真實〉,提到統計數字的弄虛作假: 「為了達到計劃規定的增長率,把不合格的產品也算作產量、產值。還有的地方、部門和單位為了一時的狹隘利益,瞞報某些庫存物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要你反映『形勢大好』,你就不能報憂,得想方設法報告完成和超額完成了計劃;……要你畝產上千斤,你就得多報產量或者少報畝數。否則,你就不是為政治服務。」 它說:「決不要浮誇,決不要說假話、說大話、說空話。」 幾十年過去了,假大空如舊。改變浮誇,首先必須正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之弊,當權者要建立誠信,更要建立社會法治,包括司法獨立和官方數據虛假刑事化。 《中庸》謂:「誠之者,人之道也」;《貞觀政要》云:「德禮誠信,國之大綱,……言而不信,言無信也。」當權者習慣於假大空,能有公信力和「絕對權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