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雙非婦闖關:午餐的引誘 預期利益大
免費午餐的引誘、香港居民身份的「利益預期」,將增加外來人口對香港社會的衝擊,雙非婦造成的公共財政負累將加大。這是「外來人口政策」的另一缺失。
中國大陸的國民經濟,長期持續高速增長。近幾年,官方增加對三農的投入、提供「四補貼」,改善城鄉民生(包括社會保障),2011年的人均GDP,首次破五千美元大關(香港、台灣分別超過三萬、二萬美元),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小康景象。
在傳統的城鄉二元結構之下,城鄉、工農、地區的差異仍大,大部分農村的經濟比較落後,農民收入低:人均全年純收入中位數6,194元(2011年),月均516元;其中,低收入戶的人均年收入2,535元(2010),月均211元。
2011年的貧困線(溫飽線),由2010年的人均年收入1,274元,大幅提升為2,300元(按2010年不變價),絕對貧困人口達1.2238億(佔農村總人口約19%),比2010年(2,688萬)增加9,550萬。足見原來的貧困線太低,掩蓋了農村貧困真相。
新的貧困線,略低於聯合國的低標準(人均每日消費額一美元);如按聯合國的低標準,赤貧人口達1.5億(佔農村總人口23%)。
農村貧困,義務教育管理不善、鄉村官吏和學校濫收費用、計劃生育類的罰款重,使許多農村居民有「去香港脫貧」的訴求。預期的免費午餐每人就有三幾千港元,遠比在鄉下月入二百的窮日子好得多。能「找門路」扶老攜幼定居香港者,「月入」一、二萬港元大不乏人。這是香港官方要正視的社會危機。
預期香港官方提供的免費午餐,雙非嬰取得居留權的「預期利益」,對急於「解決溫飽」或扎掙於溫飽邊緣的貧困族群,是很大的誘惑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