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嚴重失衡 城鄉差異拉大
胡溫提出科學發展觀,還面對經濟高速增長中社會的嚴重失衡。
社會的嚴重失衡,凸顯於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貧富差距的拉大,生態環境的深受破壞。
官方的傾斜政策和城鄉二元結構,造成城市與鄉村差距、市民與農民的差距;在八年新躍進中差距拉大了,近幾年仍在擴大。從〔表1〕的數據可知,人均的農民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是1與3之比;城市居民如加上肉類、燃料等補貼,收入差距應超過1與4之比。
在社會救濟方面,城鄉的差距甚大,在鄉村人口佔五成六、城市人口佔四成四之下,城市與鄉村領取救濟金的人數竟是一個半人比一個人,顯現大量赤貧農民未獲救濟。城市與鄉村救濟金額差距更大,前者竟是後者的九倍多。
在低標準的貧困線(人均全年693元以下)下,鄉村未「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者(赤貧)超過2,100萬;溫飽難保的低收入者超過3,500萬,兩者接近5,700萬。
溫家寶說,貧困線標準如果加200元,絕對貧困人口便達8,000萬;如以聯合國每人一天低於1美元的標準,則赤貧人口在1億3,000萬之譜,佔總人口10%、接近鄉村人口的18%。貧困,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鄉村一大特色。
四個板塊的區域差距,也一直在擴大。2006年,全大陸的人均GDP略超過14,000元人民幣,東、中、西、東北分別為:23,768、10,608、9,338、15,982(《中國統計年鑒2006》40、41頁),東部相當於西部的二倍半。
財富的三大轉移,使貧富懸殊加劇。2006年,基尼系數為0.46,超出國際的0.4警戒線;接近7%的最富裕、富裕階層,擁有四成以上的銀行儲蓄餘額。
生態環境的惡化,可從〔表2〕的數據看到一個「輪廓」。世界銀行發表的2006年評估,中國大陸水源和空氣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GDP的5.8%,每年有75萬人因環境污染而過早死亡。
胡溫正視社會和生態失衡的災難,包括可持續發展空間的縮小,民怨的積累對執政黨的危機。這是提出科學發展觀、尋求扭轉失衡之路的一個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