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經濟 > 經濟政策分析 > 胡溫維新與科學發展觀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胡溫維新與科學發展觀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2007年12月號,頁46—50
上網:2013.1.21

 

  關鍵詞:胡溫新政,科學發展觀,新三民主義,共享論,粗放增長,制度弊端,財富轉移,狼性化,民怨

  引述歷史典籍:
  
動以殖生(國語)
  若積聚既喪,又鮮其繼,生何以殖?(國語)
  樹成蔭而眾鳥息;山林險則鳥獸去之。(荀子)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魏徵)

 
 
 
  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現代化的取向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早就有發展、固本、給後人「留有餘地」的理念,如《國語》云:「動以殖生」(動得其時增加財富),「若積聚既喪,又鮮其繼,生何以殖?」如戰國時代儒家思想家荀子(前340—前245錢穆考)謂:「樹成蔭而眾鳥息」,「山林險則鳥獸去之」。如唐代名臣魏徵(580-643)言:「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科學發展觀指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是胡溫維新的一個標誌。

  作者對科學發展觀的解讀是:它構建於以人為本、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1987)和科學的知識、考察、數據為基礎;它是關於經濟、社會發展的理論和政策,涉及發展的模式、策略、利益和「人文關懷」;在「一黨體制」下,它處於執政理論、方針的指導地位。

  它的著力點,是改變粗放的發展模式,以「三低一高」
(低物耗、低能耗、低污染和高效益)創新發展模式,在經濟、社會的建設中,緊扣改善民生的主題,盡可能兼顧各方利益,創造生態文明,構建和諧社會。

  溫家寶說,科學發展觀「吸收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人民日報2004.3.1第2版);自也包含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關於固本、和諧的理念。

  本文略析科學發展觀,要點是:從新三民主義到科學發展觀的確立──胡溫維新的進展,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胡溫提出科學發展觀的背景。


  從新三民主義 到科學發展觀

  2002年11月中共十六大之後,胡錦濤和溫家寶推動改革,實施讓步政策,著力緩解民疾、民怨。在鄉村,實行費改稅減輕農民負擔,進而在2006年廢除農業稅,提出「建設新農村」的構想;又在城鄉建立小規模的社會保障制。這一類的讓步政策,是胡溫維新的一部分。

  推進西部開發,提出中部崛起和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構想,是胡溫維新在區域經濟方面的進展。

  胡溫維新閃耀民本觀的亮度。2002年12月,胡錦濤首次提出「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稱為新三民主義。

  在2003年的「七一講話」,胡錦濤全面闡述以新三民主義為主調的新執政觀。他說:「人心向背,是決定一個政黨一個政權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順民意、謀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這是執政觀的劃時代更新。

  2003年10月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完善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首次提出如下的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

  2004年2月,溫家寶在中央黨校發表長篇演講(「2004講話」),闡述發展觀,按中共中央政治局之意,把「發展觀」改稱「科學發展觀」。

  2007年10月的中共十七大,把科學發展觀寫入黨章總綱,讓它與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並列,將它定位於「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這是胡溫維新的理念,在理論領域取得領導地位的標誌。

  胡溫維新的三大命題是:新三民主義、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其主要的目標,是在2020年實現「全面小康社會」。

  所謂全面小康社會,包含「建設新農村」,它的量化指標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為2000年(800美元)的翻兩番,約3,500美元。2006年的人均GDP,中國大陸是2,000美元,香港超過26,000美元。


  首次提共享論 建立協調關係

  胡錦濤在十七大的報告,對科學發展觀有如下的概括:「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胡溫對發展的詮釋,不同於前人的「穩定壓倒一切論」。他們把發展放到首位,在發展、改革中緩解民疾、民怨,承擔深化改革和創新的風險,尋求社會的穩定,而不以「穩定」之名漠視、迴避民疾和民怨。這是胡溫維新的一個特點。

  胡溫闡釋科學發展觀,都把發展定位於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強調「堅持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

  對於發展觀的民本理念,胡錦濤在「報告」中的詮釋是:「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對於經濟、社會發展與民眾的關係,他說:「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種「共享論」,是胡溫維新的「2007亮點」。

  2004年2月,溫家寶對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的演講,對發展觀中的民本論,更著墨於人權包括人的平等。他說:「要尊重和保障人權,包括公民的政治、經濟、文化權利;……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

  關於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大建設的協調,胡錦濤的「報告」提到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協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八個統籌兼顧 提兩個基本點

  關於統籌兼顧,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公報持「五個統籌」之說:「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和)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要求」(人民日報2003.10.15第1版)。

  胡錦濤的「報告」增加三個統籌: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統籌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局部利益和整體利益、當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

  這是面對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某些不協調、中央政令難以暢通,各利益主體之間的博弈、衝突,國內和國際政策的差異。

  胡錦濤的「報告」,提及落實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權稱政治安全保障。他提及的一個中心,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指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四項基本原則,指堅持馬列主義毛思想、社會主義、黨的領導和無產階級專政,這是鄧小平在七十年代末定下的,胡錦濤的「報告」稱它是「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

  無產階級專政或重新包裝的「人民民主專政」,源自列寧在《國家與革命》提出的暴力專政論,與真正以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司法獨立為基礎的法治格格不入,也遠離社會現代化、政治文明的軌道。

  胡錦濤幾乎是「罕有地」強調四項基本原則。其因,一方面是胡溫維新面對極左派的干擾、前人的「敵對勢力論」的陰影;另方面是胡溫維新有「局限性」:保留「必要時」強化專政手段,以確保執政黨的「絕對權威」。


  
正視制度弊端 粗放增長模式

  胡溫主導提出科學發展觀的背景,一是制度弊端、極左意識和政策的「歷史沉澱」,二是現實中經濟、社會的不協調。

  溫家寶的「2004講話」,提及1978年前「發展走了彎路」,科學發展觀「總結了發展問題上的經驗教訓」;胡錦濤的「報告」,則提到10年文革「造成的危難局面」,後來的解放思想、「徹底否定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無疑是對極左意識、政策和制度弊端的反思。

  在中共歷史上,有過三次以「加速發展」為口號的大躍進:1958—1960年的「毛躍進」,1977—1978年的「華躍進」,1995—2002的「江躍進」。

  大躍進與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個人崇拜息息相關。在1958年1月南寧會議上,毛澤東說:「陳銘樞批評我好大喜功,偏信偏聽,喜怒無常,不愛古董。張奚若(未劃右派)批評我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輕視過去,迷信將來。」(《毛澤東思想萬歲》147頁)毛澤東的大躍進,水稻畝產數萬、數十萬的「豐產衛星」,全是違反科學的假大空,導致四千萬人餓死。在他之後的新躍進,也有勞民傷財、形式主義之失。

  在1995—2002新躍進中,國民經濟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的平均年增長率超過9%。2002年,GDP 12萬億元人民幣,外匯儲備接近2,900億美元,人均GDP約合美金970元。

  經濟高速發展是粗放型的增長。粗放型的特點是三高一低即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和低效益。每萬元GDP的能源消耗量,約為全球平均數的二點二倍,為日本的八倍。2002年,GDP佔全球約4%,消耗的煤炭卻約佔全球消費量的三分之一,原油消耗則約佔7.5%。

  粗放型的高增長,導致資源特別是礦物資源掠奪式的開採和浪費,加劇生態環境的惡化,民眾健康和生命風險增高。

  2000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居全球首位;二氧化碳排放量,排全球第二位(僅次於美國),約佔全球排放量一成一;酸雨覆蓋率佔國土的三成,列全球三大酸雨區之一。溫室排放導致氣候反常和疾病增多,引起各國關注。

  八年新躍進中的GDP亢奮和粗放型高速增長,超出了資源和生態的承載力,難以為繼。這是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的一個原因。


  財富三大轉移 積聚很深民怨

  1995—2002的新躍進,暴露許多政策的偏失、各級領導層「政績工程」的虛假。圈地運動和城鎮化、國企股份化和MBO(Management Buyout, 經理層融資收購)之浪、醫療體制改革的失誤尤大,損害了弱勢群體特別是農民的利益。

  這八年社會變遷的最大特色,是發生財富的三大轉移。一是掌權幹部及其家屬在貪污勒索和私分國有資產中,獲取大量財富,許多貪官將財產轉移境外。二是以圈地為特色的城鎮化,使四千萬農民失地,他們和被野蠻迫遷的城鎮居民邊緣化、貧困化,而控制土地資源和開發權的地方官吏、開發商一夜暴發。三是在國企股份化或MBO中,國企高管利用特權,化公為私,變相侵吞「全民所有制」財產。這三類中的官員,成為新興的官僚資產階級。

  城鎮化的虛假,在於許多擺門面、迎合地方幹部「形象工程」的建築,如不實用的廣場和豪華的辦公大樓,並沒有給農民、城市貧民帶來「實惠」;大量的土地轉讓金則落入官吏之手,農民未分到或少分到轉讓金。

農民承包的土地,成了官員城鎮化的資源;失地的農民大都並未「城鎮化」──未取得城鎮居民真正的身份和平等的就業機會,官方只是將新城鎮範圍內的農民,從「農村人口」列為「城鎮人口」計算,他們仍然是沒有城鎮居民國民待遇的農民。

  所謂醫改,則並非真正市場化的改革,醫院和診所隨意大幅提升收費、服務素質下降,成為敲竹杠式的「醫店」,假藥和劣藥又到處充斥,城鄉民眾得不到應有的公共醫療服務,面對看病難、看病貴的困境。教育機會的不公平、學校的攤派和亂收費、高收費,使許多家庭面對「上學難」。

  上述的社會現象,積聚了很深的民怨,群體抗爭事件大幅上升。2004年達74,000宗,為1994年的七倍以上;參加的人數接近380萬人次,為1994年的五倍以上。


  
社會兩大極端 狼性化與仇富

  更值得關注的,是八年新躍進的偏失和財富的三大轉移,衍生社會的兩大極端。

  一方面是處於強勢的官僚資產階級和民企富商的狼性化。他們在奴工生產、草菅人命的煤礦開採中積累大量財產;在大量排污損害民眾健康和生命、把大量「毒藥」和「毒食品」投放市場中,賺取不義之財。他們又享受社會的各種特權、控制話語權。

  另方面,弱勢群體普遍有仇富心態。這是因為許多暴發戶的財富靠特權、官場關係、賄賂和各種邪道取得,在經營活動中狼性囂張,其財富和社會地位的正當性、合法性受質疑;弱勢群體則往往有被迫遷、被損害和遭遇社會不公平的體驗。

  兩大極端暴露的「社會矛盾」,不只使富有階層與弱勢群體的關係日趨緊張,也使執政黨的認受性面對危機。胡溫提出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構想,正是要化解這種「社會矛盾」。


  
社會嚴重失衡 城鄉差異拉大

  胡溫提出科學發展觀,還面對經濟高速增長中社會的嚴重失衡。

  社會的嚴重失衡,凸顯於城鄉差距、區域差距、貧富差距的拉大,生態環境的深受破壞。

  官方的傾斜政策和城鄉二元結構,造成城市與鄉村差距、市民與農民的差距;在八年新躍進中差距拉大了,近幾年仍在擴大。從〔表1〕的數據可知,人均的農民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是1與3之比;城市居民如加上肉類、燃料等補貼,收入差距應超過1與4之比。

  在社會救濟方面,城鄉的差距甚大,在鄉村人口佔五成六、城市人口佔四成四之下,城市與鄉村領取救濟金的人數竟是一個半人比一個人,顯現大量赤貧農民未獲救濟。城市與鄉村救濟金額差距更大,前者竟是後者的九倍多。

  在低標準的貧困線(人均全年693元以下)下,鄉村未「解決溫飽」的絕對貧困者(赤貧)超過2,100萬;溫飽難保的低收入者超過3,500萬,兩者接近5,700萬。

  溫家寶說,貧困線標準如果加200元,絕對貧困人口便達8,000萬;如以聯合國每人一天低於1美元的標準,則赤貧人口在1億3,000萬之譜,佔總人口10%、接近鄉村人口的18%。貧困,仍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鄉村一大特色。

  四個板塊的區域差距,也一直在擴大。2006年,全大陸的人均GDP略超過14,000元人民幣,東、中、西、東北分別為:23,768、10,608、9,338、15,982(《中國統計年鑒2006》40、41頁),東部相當於西部的二倍半。

  財富的三大轉移,使貧富懸殊加劇。2006年,基尼系數為0.46,超出國際的0.4警戒線;接近7%的最富裕、富裕階層,擁有四成以上的銀行儲蓄餘額。

  生態環境的惡化,可從〔表2〕的數據看到一個「輪廓」。世界銀行發表的2006年評估,中國大陸水源和空氣污染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佔GDP的5.8%,每年有75萬人因環境污染而過早死亡。

  胡溫正視社會和生態失衡的災難,包括可持續發展空間的縮小,民怨的積累對執政黨的危機。這是提出科學發展觀、尋求扭轉失衡之路的一個因素。

 
 表1,城鄉差距與弱勢群體數據(2006)
 表2,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指標(2006)
 
 附:關於科學發展觀的大事記
 

 

 

 

 

 


 

城鄉差距與弱勢群體數據(2006)
表1


中國大陸生態環境指標
(2006)
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