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經濟 > 經濟數據述評 > 2015人均GDP 僅是香港18%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2015人均GDP 僅是香港18%
 
 
丁望

原載:信報兩岸消息版〈中國21〉專欄2016.l.25,2016.3.7,2016.3.21
上網:2016.3.24
字數:原文3,000,上網3,062

 

  關鍵詞數據,人均GDP,增長率,高增長,長官意志,虛報,摻水,數字出官,粗放模式,三高,環境污染,亞文革

 
 圖1,在人大年會上,李克強總理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陳述「穩中有好」的經濟狀況。網絡圖片
 
  在人大3月年會,李克強總理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陳述「穩中有好」的經濟狀況,提到下列數據:國內生產總值(GDP)67.67萬億元(人民幣,約合10.8萬億美元),增長6.9%;服務業(第三產業)佔GDP 50.5%,首次過半;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增長7.4%。


  增長率破7 處於低通脹

  為配合李氏的工作報告,國務院統計局在人大年會前發表2015年統計公報,列出主要的數據:

  一.人均GDP:49,351元,比2014年增6.3%。  

  二.全年國民總收入(GNP):67.3萬億,比GDP 67.67萬億少3,700億;GNP是包括國內生產總值(GDP)和在國外的投資,數據顯示在國外的投資虧損。

  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升1.4%(去年2%),處於低通脹中。

  四.城鎮登記失業率:4.05%。

  中國大陸是經濟規模很大的經濟體,經濟總量(國內生產總值,GDP)居全球第2,僅低於美國(日本、德國分別排第3、第4)。

  GDP增長率向來甚高:2010年為10.6%,2011年9.5%,2012和2013年7.7%,2014年7.3%。「十二五」(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的年均增長7.8%。

  2015年增長率雖降至6.9%,為1990年以來首次破7,但仍在全球前列。

  李克強在年會上提到的「十三五」(第十三個五年規劃2016-2020),確定的「保底」是6.5%,仍在全球的前列。

  2015年的外匯儲備3.33萬億美元,雖減少0.51萬億以上,仍排在全球高位。


  人均GDP 超7,900美元

  不管是GDP還是外匯儲備,每人的平均量仍較低。

  統計公報的數據,不包括港澳台。中國大陸的2015年人均GDP 4,935元人民幣,除以平均匯價6.2284,折合美金為7,924元。與香港、台灣、新加坡的差距仍很大。

  香港特區政府的統計處,剛發表2015年統計數據。按當年價格計算的人均本地生產總值(GDP),是328,854港元。如以7.78匯價計算,折合美金42,269元,相當於大陸的533%;大陸的人均GDP,則相當於香港的18.7%。

  全球各國的2015年人均GDP,國際貨幣基金(IMF)還未公布。
 
  2014年的人均GDP(美元)是:新加坡超過5.6萬,香港接近4萬,台灣超過2.2萬,俄羅斯接近1.3萬,中國大陸接近0.76萬。

  2015年,中國大陸城鄉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略超過1.9萬元,月均1,600元,約合258美元;農村人均收入中位數1.03萬,月均約850元,約合137美元。

  農民工月薪略超過3,000元,約為490美元。

  官方推行供給側改革,聲稱「消化」城市房地產的庫存。一些官媒大炒農民工、新進城農民「消化庫存」和「清除鬼城」。這是「天真的夢」,農民工有「消化」的胃口嗎?


  2015年的農民工總數,超過2.7億,其中外出(離本縣)的農民工接近1.7億,絕大部分只能靠工資糊口,不少農民工仍受拖欠工資之困。


  構一帶一路 吸外資未順

  李克強的工作報告,提到去年經濟發展,特別提到「四大板塊」的協調發展、「三大戰略」的基礎設施和產業布局。

  「四大板塊」指東、西、中部和東北,四個經濟發展水準有較大差異的地區,持續縮小距離,經濟相對落後的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山西),發展速度提升、基礎設施和民生略有改善。

  「三大戰略」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其中,一帶一路被稱為新權要的新戰略部署:構建新絲綢之路(陸地、海路),陸地從西部連結巴基斯坦、中東、中亞經濟地帶。

  北京官方的招商,並未順暢。據國務院統計公報,2015年一帶一路的外商直接投資,只有85億美元,僅佔全部外資1,263億美元的6.7%,而「元首外交」向外國提供的「救助」金額卻不少。此外,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都是經濟落後國家,投資能力甚低,科技亦滯後。基礎設施比較差,有待資金、技術的投入。


  粗放型發展 生態環境差

  去年的整體經濟「形勢嚴峻」。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長率,扣除物價因素外是12%,比2014年回落2.9%。

  進出口貿易下降7%,其中進口下降13%,出口減少近2%。以投資和進出口貿易拉動GDP增長的動力,大大轉弱;消費需求對GDP增長的動力,則略上升,消費品零售總額上升超過10%。

  長期以來,經濟發展的粗放模式難以改變,GDP崇拜和地方官政績工程亢奮,導致GDP高速增長。但是,各地已計算入GDP的產值,有不少並未轉化為價值,很多產品質量低劣或不符市場需要而積壓在倉庫,大量的庫存造成浪費,加劇產能過剩、資金周轉壓力。

  粗放模式的經濟的特點,是「三高」和「三低」。「三高」指資金和原材料的高投入、能源的高消耗高排放(環境污染高);「三低」指低質量、低創造(高仿造)、低效益。


  這種發展模式,一方面浪費資源,另方面則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大氣、水源、土壤受污染很深,導致天氣惡化,加劇PM2.5造成的霧霾,民眾的健康、生命風險更大。香港亦深受困擾,天空常灰蒙蒙,能見度低。

  2015年的人均預期壽命,中國大陸是76歲。香港的數據是:男81歲,女87歲,男女平均約84歲,比大陸高8歲。大陸的數據較低,關乎社會遠離法治之道、環境污染重。


  能建立法治 才會有文明

  官媒天天喊「中國崛起」,特別強調GDP居全球第2,並宣傳很快會趕上美國居GDP第1位。

  有摻水的GDP,不等於經濟實體很強,天天喊GDP居第2位,未必能「爭取全球話語權」。

  其因之一,是GDP統計的虛假程度高。


  人大3月年會期間,有人發言稱,有些地方政府對假、仿、劣產品「打擊不力」,靠這些產品摻GDP「增量」。官媒發表調研報告,透露國務院審計署發現東北地方官虛報GDP和財政收入,有一鎮的財政收入只有156萬元,竟吹成2690萬元,虛增16倍。

  民企也面對虛報GDP的「長官意志」壓力:「縣委書記逼著他虛報產值,本來是2億元的產值,非要報8億元。後來這位縣委書記調走了,原縣長升任縣委書記,又要求他以3倍的產值來虛報,還說現在是關鍵時刻,請幫幫忙!在長官意志下,基層統計部門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甚至為虎作倀。

  近2年的「騙補現象」,也加劇GDP數據的虛假。不少地方國企和民企騙取中央財政的新能源汽車補貼,許多農村官吏則騙取扶貧補貼。這些補貼都被盜用或貪污,補貼的相關工程並未「上馬」或變戲法哄騙上級檢查,卻上報了產值(GDP),致使GDP的摻水加大。

  官媒對「GDP至上」有此評語:「在『數字出官,官出數據』的政績觀驅動下,這種地方數據造假行為掩蓋了發展中的真實問題,容易誤導發展決策,無形之中也助長了官僚習氣、懶散作風。最終暴露出不少地方經濟結構單一、發展嚴重遲滯於其他地方的現實。

  財新網發表〈國家統計局有幹部以「數」謀私搞權力尋租〉一文,透露中紀委巡視統計局的一項發現:「有的領導幹部以「數」謀私,搞權力尋租。

  其因之二,是環境污染的日益惡化,自然生態失衡嚴重;到處充斥毒奶粉、地溝油、發霉肉製品和劣質變質疫苗(售量也已算入GDP),食物和藥品毒流滾滾;權勢階層的特權和暴富,導致貧富懸殊加劇;亞文革的擴展,則令許多人有回到毛老路的困惑。

  建立法治,是走向文明社會的基礎。沒有真正的法治,缺乏良好、有效的制度約束,熱中政治口號和造神,GDP總量再大,也非真正的「崛起」。

 
 

 

 

部分國家、地區
人均GDP(2014)
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