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歷史 > 毛文革 > 第三決議提文革 確認教訓極慘痛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第三決議提文革 確認教訓極慘痛

 

  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的「第三決議」,著重「新時代」9年(2012.11—
2021.11)的「歷史評價」、新舵手的「四個偉大」,也以很小的篇幅評價老舵手,說他的文革留下「慘痛教訓」。

 
丁望

原題:第三決議確認 文革教訓慘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21.11.25,A15版
上網:2021.12.16
字數:原文1,888,上網2,527

 
  關鍵詞第三決議,第二決議,批毛,左傾錯誤,文革,左折騰,個人崇拜,個人專斷,四個偉大
 
 圖1,1966年,毛發動紅衛兵「橫掃牛鬼蛇神」。圖為哈爾濱市紅衛兵鬥爭「走資派」任仲夷(左一)等。任氏在1980年代為廣東省改革大將。網絡圖片。
 

  毛的大躍進(1958—1960)、公社和文革(1966—1976),是錯誤的;「10年內亂」是一場「災難」,為1949年後「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教訓極為其慘痛」。這是「第三決議」評價毛提到的事。

  「第三決議」題為〈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由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於11月17日在《人民日報》全文刊出。

  其要點,是中共十八大(2012年11月)以來「新時代」的政績、「新時代思想」的指導作用,以大量篇幅宣揚「四個偉大」(偉大鬥爭、偉大事業、偉大工程、偉大夢想)。

  中共八大(1956年9月)以後的錯誤,只是一小段的述評,約300多字,在全文3萬多字中佔的比例甚小。


  1.毛歷史評價 40年有變化

  「第三決議」與「第二決議」、「第一決議」,有政治親緣關係。毛思想的歷史地位都獲肯定,但對中共黨史的宏觀敘事、核心人物的評價,有較大的差異。

  「第一決議」為中共六屆七中全會(1945年4月)的產物,題為〈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主題為毛領導革命的歷史地位、歷史貢獻,毛思想的指導地位及其影響。它為稍後的七大鋪路,七大是正式確立毛領袖地位、毛思想指導權威的「全大」【1】。

  「第二決議」題為〈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由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1981年6月)通過。其主題,是對「建國前」28年(1921—1949)和「建國」32年(1949—1981)的歷史總結。

  「第二決議」偏重對毛的全面評價,特別是中共八大後的前10年(1956—1966)、後10年(1966—1976)「左傾錯誤」的批判,也肯定中共中央的成功經驗。

  在中共黨史中,「第二決議」首次全面批毛的「左傾錯誤」,特別著力批判文革的左折騰和毛的「領導作風」。

 
 圖2,1966年,北京天安門廣場紅衛兵受檢閱,手持「紅寶書」,高喊「毛主席萬歲」。網絡圖片。
 
  2.四千人大會 批毛左折騰

  「第二決議」由小平、耀邦主導起草,是非常慎重的「評價工程」。說它「非常慎重」,本欄的解讀是:

  一,起草的時間長達1年3個月(1980年3月至1981年6月),經過中共高層充分討論和草稿的修改。小平為決議的起草發表了17次「重要談話」【2】,第一代的劍英、陳雲等,均參與定稿。

  二,十一屆六中全會前,由耀邦主持召開中央工作會議(俗稱四千人大會),充分討論中共的重大「歷史問題」,特別是毛和文革的評價;在四千人大會前,先有劍英代表中共中央發表的「十一講話」(1979),初步批判文革的決策錯誤和社會浩劫【3】。

  「第二決議」有一個特點:沒有特別頌揚當時中共中央的主要領導人。

  「四千人大會」是中共高幹的「大鳴大放」聚會,被稱為文革後唯一的一次真正「黨內民主」大會。

  據法學家郭道暉的回憶錄,與會者的發言,多涉及文革的浩劫、毛的家長式專橫。有人提到毛的「唯意志論」,「認為個人意志可以創造一切」;說他「走上追求絕對權勢和個人意志的王國,唯我主義的道路。」【4】

 
圖3,文革宣傳畫:「讀毛主席的書,聽毛主席的話,照毛主席的指示辦事」。
 

  3.第二個決議 轟個人專斷

  「第二決議」以一大段的篇幅(約9000字),總結「文化大革命的10年」,稱毛犯了「左傾錯誤」。

  其論點的邏輯性很強。首先,是對文革的「定位」,它認為文革「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使黨、國家和人民遭到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挫折和損失」。

  其次,是發動文革的「理論」脫離實際:「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是「左傾錯誤論點」,以此發動文革,「既不符合馬克思列寧主義,也不符合中國實際」,「脫離了廣大群眾」。

  再次,批判「長時間的左傾嚴重錯誤」,聯結到毛的個人崇拜、個人專斷及領導體制的弊端。

  「第二決議」觸動極度集權的家長制一言堂:

  「他逐漸驕傲起來,逐漸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主觀主義和個人專斷作風日益嚴重,日益凌駕於黨中央之上,使……集體領導原則……受到削弱以至破壞。」

  「個人領導實際上取代了黨中央的集體領導,……個人崇拜被鼓吹到了狂熱的程度」。

  「黨的權力過分集中於個人,黨內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現象滋長起來,也使黨和國家難於防止和制止『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和發展。」【5】

 
 圖4,1967年,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政治標語「四個偉大」:「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文革宣傳畫。
 

  4.林彪說軸心 毛時代標誌

  所謂狂熱,有二個「時代標誌」。

  一,是天天喊「四個偉大」:「偉大的導師,偉大的領袖,偉大的統帥,偉大的舵手」;喊完「四個偉大」還再加「神話」:「萬歲,萬歲,萬萬歲」【6】。

  標誌之二,是廣為流傳的「林彪副統帥名言」:「以主席為軸心,我們做磨盤,一切按主席指示辦事」,「理解的要堅決執行,不理解的也要執行」。

  「第三決議」的重點,是對「新時代」的歷史(9年)評價,對於文革的話題寫得很少。這是很自然的事。


  5.略提大躍進 不走公社路

  值得關注的是,它提到文革之前的大躍進、公社運動之錯誤,還提到大躍進前的「反右」(1957)「嚴重擴大化」。這樣簡短的述評,傳遞的政治訊息是不會為文革翻案,也不會走回頭路再來公社運動、撤消農村的包產到戶。

  「第三決議」與「第二決議」的相關差異,在於前者只說毛的「錯誤」,而不稱「左傾錯誤」;更不提毛的個人崇拜、個人專斷和過分集權之弊。

  對於毛思想,「第三決議」稱它是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經驗總結」,「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第二決議」則肯定毛歷史地位,也批判不斷鼓吹階級鬥爭之失。其失在於鬥完「黑五類」(地、富、反、壞、右),再揪鬥黨內走資派。

 

 註:

 1,《中國共產黨會議概要》(瀋陽出版社,1991),230、231頁。
 2,中共新聞網2011.7.19。
 3,六中評價新舵手 十一講話說文革
 4,http://www.yhcqw.com/html/q1j/2010/49/F998.html
 5,紅旗雜誌1981年7月1日第13期13、16頁。
 6,913事件50周年 林彪逃亡仍是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