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香港、台灣熱點 > 一國屋簷與兩制邊界 > 狀元哥嘆湖枯 港人如魚缺水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狀元哥嘆湖枯 港人如魚缺水
 

  《孟子》提到牛山之木,茂盛而形態美,這是水土的滋潤。香港的「原樣」很美,如遇旦旦而伐、缺乏雨露之潤,必會失去美態,我們熟悉的家園將喚不回來。

 
丁望

原題:狀元哥說湖水 乾枯何來魚游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20.8.20,A18版
上網:2020.9.6
字數:原文1,888,上網2,591

 

  關鍵詞:香港,軟實力,保留特色,自由,法治,司法獨立,民間社會,湖水,乾竭,一國屋簷,兩制邊界,狀元哥,秋後算帳

 
 圖1,承托雨滴的美人蕉艷麗之姿(作者攝,2018)。這是雨露滋潤之功,令人想到《孟子》的話:「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9月,大學開學。中大理學院的新生中,有一位狀元哥,名叫黃摯毅,提到現在的社會環境。

  他說,感到「更沒有曙光」,新聞、言論的自由會削弱,入中大後考慮轉外國續讀,因擔心幾年後禁止(限制?)出境。他表示,在學時會關注社會事件,但只是「在背後」而非「站出來」,因怕「槍打出頭鳥」。

  名校聖保羅男女中學的狀元哥,接受香港電台訪問發表了上引的談話,流露對自由逐漸消失的焦慮、對未來風險的警惕。在具獨立思考能力的年輕一代,他的思索諒有「代表性」。


   1.大湖已枯竭 生存有危機

  他的談話之引人關注,是他不只為理科高材生,還涉獵較廣,似接觸過當代史(1949—)和中華歷史文化典籍,連紅朝術語「槍打出頭鳥」亦琅琅上口。香港土生土長的中學生,有如此廣泛的閱讀興趣真難得。

  依其談話判斷,他不僅多讀,更有思辨能力。

  他說湖水與魚表達對「未來」的悲觀:

  「香港以往是一個漂亮的湖,有豐盛的魚產,但現時湖水突然被抽乾,湖中的魚相濡以沫、垂死掙扎,……香港人的肉體可能會繼續生存,但靈魂可能就快死亡。」【註1】

  此話權稱為「湖水說」。中學生能以湖水、大湖的環境與魚的生存關係,聯想香港當前的社會生態,並評估「未來」可能的景象,顯現思考能力突出。


  2.雖相濡以沬 難擺脫困境

  俗語謂「水淺無魚」。歷史典籍《莊子.胠篋》謂:「魚不可脫於淵」,道出魚與水的依存生態。個人、群體在社會上的生存和發展,亦與政治環境、社會生態息息相關。

  「湖水說」引了成語「相濡以沫」,並未說出典源。「相濡以沬」源自《莊子.大宗師》:

  「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xu平聲)以溼,相濡以沫。」(泉水、湖水枯竭,魚擱淺,困於陸地,相互噓吸溼漉漉的水氣,用口沫相互滋潤,以求生。)

  「湖水說」以湖水的乾竭,譬喻香港政治環境惡化,面對生存和發展危機,許多港人或陷於「垂死掙扎」。

 
 圖2, 幾年前,有年輕人在街頭表達心聲:「人冇自由同條鹹魚有咩分別」(賀名慧攝)。現在,狀元哥(港台新聞截圖)的「湖水說」恰與「鹹魚說」同調。
 

  3.本有軟實力 政治環境變

  香港原有的軟實力,在於免於恐懼的自由,包含司法獨立的法治,具有民間傳媒和壓力團體的民間社會。這幾項主要的軟實力,恰似滔滔的江河、流動的大湖,是魚兒生存、跳躍之處。

  如今,「兩制邊界」逐漸模糊,陸化(大陸化)正加速,兩制有加快併入一制之勢。這種社會生態之變,引發許多港人的焦慮;學生和年輕人,亦往往對「未來」有悲觀之情。

  軟實力是全體港人共同努力、長期積累的成果。軟實力的背後,在全球具公信力的社會文明各類指數多半有較高排位。但是,社會自由、新聞自由度等持續劇降。

 
3, 香港學生需要安靜的校園環境、獨立思考的空間。作者攝影。
 

  4.全球指數中 香港自由降

  且看2020年公布的排名(指2019年實況):

  人類發展度(聯合國,評估數189個):香港排名4(新加坡9,紅色中國85,台灣不在評估之列);
  法治度(世界正義工程,128):港16(新12,紅中88);
  經濟自由度(傳統基金會,195):港2(新1,台11,紅中103);
  清廉度(國際透明,180):港16(新4,台28,紅中80);
  社會自由度(自由之家,195):港116(台25,新124,紅中192、倒4);
  新聞自由度(無國界記者,180):港80(台43,新158,紅中177、倒4);
  民主度(經濟學人,167):港75(台31,新75,紅中153)。

  香港的經濟優勢,大體保持良好勢頭,故能列發達經濟體之林。據IMF數據,2019年香港的人均GDP(美元)超過4.9萬(台2.5萬,新6.4萬,紅中1萬,全球平均1.1萬)。

  但是,非經濟類的自由度下跌快;其中新聞自由指數,從評估之始2002年的16位,下降到現在的80位【註2】。走出共產政體的蒙古,卻從低位一直上升,今列73位。


   5.保持原特色 非旦旦而伐

  香港原有的軟實力,造就了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特色。

  「一國兩制」的全球意義,在於香港原有的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走樣,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變。

  保留香港本來的特色,即仍然有免於恐懼的自由,仍然有法治、自由及民間社會,也有法治基礎上的秩序文化。

  我對「一國兩制」的輪廓解讀是「一國屋簷」+「兩制邊界」。一方面,尊重「一國」的主權地位和基本法列明的權益;另方面,「兩制邊界」必須清晰而非推進陸化,確保基本法規範的自由、法治、人權和高度自治不受侵犯或壓縮。

  如同保護自然生態,使之有更大的可持續發展空間,官民各方都要維護香港的社會生態,保留香港的「原樣」,而非動輒揮斧「改造」。

 
 圖4,木棉花開,令人遐想《孟子》描述的牛山之木的茂盛、美態。這是水、土長期滋潤造就的。如果持斧旦旦而伐,就不再有美態。賀名慧攝。
 

  6.牛山之樹美 因雨露滋潤

  儒家經典《孟子.告子》論「牛山之木嘗美」(牛山的樹木茂盛,形態美)曰:

  「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就社會治理而言,這段話是對後人的「溫馨提示」:一個文明的國際大都會,有如牛山的樹木需要潤養,避免刀斧的旦旦而伐,才能保留原來的「美感」。


  7.山林險鳥飛 國失政士去

  香港的當務之急,首先,是對抗瘟疫、控制疫情,創造恢復正常生活的契機;第二,是解救民生、緩解失業;第三,是正視長期積累的官民糾結,緩和社會抗爭,官方應拿出誠意構建各界對話、溝通的空間。

  太多的政治口號和鐵帽子,不要沒完沒了的「秋後算帳」。

  政治生態的持續惡化,使港人對「未來」更焦慮,人才特別是高級人才的流失,或將成為突出的社會現象。儒家經典《荀子.致士》云:「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刑政平而百姓歸之」,「山林險則鳥獸去之,國家失政則士民去之。」

  某大學前校長、醫學專家遠走新加坡,就任某大學副校長兼醫學院院長。隨後,可能還有一批批醫護專業人士,離港而去。令人惋惜人才的流失,慨嘆喚不回牛山之木的美麗景觀。

 

 註:

 1,RTHK 2020.8.13,13:04。
 2,記者採訪受辱 人格尊嚴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