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香港、台灣熱點 > 兩岸關係 > 塑造自我形象 韓流改變版圖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塑造自我形象 韓流改變版圖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8.11.29,A23版
上網:2018.12.6
字數:原文1,888,上網2,534

 

  關鍵:九合一,24大選,韓流,版圖,變天,政治糾結,經濟,民生,共生空間
  引述歷史典籍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孫子兵法.勢篇)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哀公)

 
圖1,台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年輕時是新聞主播。網絡圖片。
 

  11月24日,台灣的九合一選舉結果,是綠地變藍天。套用《孫子兵法.勢篇》,這就是:「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台灣民眾手握選票,在政壇激起如奔騰的水浪,衝擊民進黨,恰如漂起大石塊把它移走,是因為有難以阻擋之「勢」。此「勢」,就是民怨催生選民的醒悟潮:向漠視民疾者說「不」。


  1.綠藍大變天 淡化黨色彩

  24大選,22個縣、市的政治版圖大變。2014年的縣、市長,綠營的民進黨、藍營的國民黨、白營的無黨籍,分別得13、6、3席(比例是59%、27%、14%);今年的席位是:民進黨6席(27%)、國民黨15席(68%)、無黨籍1席(4.5%)。在地方議會中,藍營亦強於綠營。

  24大選的一大特色,我的解讀是:藍營的新當選人,刻意、適度淡化政黨色彩,著力塑造「自我形象」。

  高雄市(直轄市)的韓國瑜(61歲)、台中市(直轄市)的盧秀燕(57歲),都只能算「淺藍」,與國民黨的淵源不是很深,不同於競選台北市(直轄市)市長的丁守中受長期栽培。他們的舊包袱少,刻意與國民黨保持適度距離,又與國民黨有「拚搏贏位」的共識。

 
 圖2,韓國瑜一反依賴政黨組織動員的傳統,以「賣菜郎」之名塑造與基層同甘苦的形象。網絡圖片。

  

  2.選民大醒悟 試用價值觀

  當過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的韓國瑜,不在國民黨的核心,非其重量級人物,但有立法院的從政經驗。

  他一反依賴政黨組織動員的傳統,以「賣菜郎」之名塑造與基層同甘苦的形象,以關懷民疾、改善高雄的基建和就業、讓北漂的年輕人回故鄉高雄,吸引關注經濟、民生和年輕人前途者,以凝聚社會共識,並透過網絡平台建立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ship)的人氣,形成以改變現狀、「幫高雄賺大錢」的韓流。

  選民把「賣菜郎」送上市長之位,得票接近90萬張,比民進黨全力護航的陳其邁多15萬票(韓得票近54%、陳得票約45%)。

  大選的另一特色,是國民黨的7個女性候選人全部當選,佔22個縣、市長的32%,這是女性參政具里程碑的標誌。

  在地方議會選舉中,年輕一代的參政者如「時代力量」、無黨籍參選者的席位均有不小的增幅,顯示選人不選政黨的族群力量在增長,這也是24大選不可忽略的趨向。

  24大選結束後,並無輸打贏要的胡鬧,慘敗的民進黨高層人士表示認同民主的價值,承認在執政方面有「努力不夠」之處。有序而沒有暴力、混亂的選舉、選後的理性面對結果,突顯台灣民主已走向成熟之路,民主價值觀牢固。

  成熟的標誌,在於首重選人而非盲從政黨的新趨勢。選民的選人具有「試用」的價值觀。

  「試用」的意涵,是選民換一批承諾優先經濟、著力改善民生者,試試他們能否在未來4年為民幹實事、交出成績表,而非空頭政客;預期的「韓實幹」,如果實是「韓大炮」,選民在4年後會拋棄他。這就是儒家經典《荀子.哀公》引述的孔子警示:「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圖3,民進黨現任行政院院長賴清德。網絡圖片。
 

  3.慘敗有跡尋 政治糾結深

  民進黨慘敗,有跡可尋。首先,是沉迷於與現實脫節的政治話題,有些話題涉及省籍糾結、歷史舊帳(如228事件、美麗島事件)。在今日的台灣,台省籍與外省籍通婚已延續至二、三代,有人仍挑起省籍仇恨情緒,未能有效促進族群和諧;台大校長已按傳統遴選規則決定人選,民進黨控制的行政院和教育部卻一再拒絕下達任命令,令官、學界的關係「緊張」。

  對此過分「講政治」的舉措,許多人有厭倦感乃至反感,這是民進黨失票的一大原因。

  民進黨未全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解決民眾關切的社會問題,從基建、就業到防災,都與民眾的期望落差太大。例如高雄的基礎設施殘舊,地下排水系統積弊多,以致洪水災害擾民甚深。執政黨對民疾關心不足,重大交通事故頻仍暴露的管理不善,令許多選民改變投票取向。

  民進黨推行的一些改革,例如軍公教年金改革自有其必要性,但操之過急、溝通不足,缺乏緩和對立情緒的有效緩衝舉措,在改革與軍公教切身利益之間未妥善尋找平衡點。這也是失票的一個原因。

  兩岸關係日趨緊張,直接影響台灣的旅遊、商業,亦為不能忽略的因素。

  執政黨不斷強調「台灣獨立」的地位,勢必無法緩和兩岸關係。例如,24大選的公投項目,以「台灣」的名義(不掛「中華台北」之名)參加東奧(東京奧運會),就是與現實政治脫節的選項,國際奧委會不可能接受「台灣」的名義。面對在國際組織、會議、比賽中處於弱勢的現實,沿用「中華台北」有何不可?公投的結果,選民否決了東奧選項,這恰是面對現實的選擇。

  國民黨雖獲24大選之勝,但面對的政治、經濟危機不易緩解,除非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緩和兩岸關係(緩和而不顯得「太軟弱」)有實績,2020年總統之位的博弈未必能贏。

 
圖4,國民黨現任立委蔣萬安。網絡圖片
 

  4.創自由光環 建共生空間

  在華族聚居地,台灣是最自由、民主之地。2018年公布(下同)的全球自由指數(自由之家,2017),台灣、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的排位是:28、111、122、186。

  新聞自由指數(無國界記者)是:台42,港70,新151,陸176。
  經濟自由度(傳統基金會)是:台13,港1,新2,陸110。
  民主指數(經濟學人)是:台33,港71,新69,陸139。

  台灣創造了自由、民主光環,是社會走向文明之路的標誌,這是應該珍視的經驗。不管哪一個政黨執政,都要切實以人為本,首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族群和諧,並兼顧提升防衛力量、護衛和平現狀。

  政黨、族群應走出歷史糾結、政治惡鬥的陰影,一致應對內外危機;構建相互依存、族群和諧的共生空間,而非抹黑和仇恨。

 
表1,2020年前後可能的政治角逐者
姓名 年齡
政黨
現任/曾任職務

1 蔡英文(女)

62

民進黨

現任總統,民進黨前主席

2 陳 菊(女)

68

民進黨

現任總統府秘書長,高雄市前市長

3 賴清德

59

民進黨

現任行政院院長,台南市前市長

4 陳其邁

54

民進黨

高雄市前代市長

5 吳敦義

70

國民黨

現任國民黨主席,前副總統

6 朱立倫

57

國民黨

現任新北市市長

7 韓國瑜

61

國民黨

候任高雄市市長

8 盧秀燕(女)

57

國民黨

候任台中市市長

9 丁守中

64

國民黨

現任立法委員

10 柯文哲

59

無黨籍

現任台北市市長

11 蔣萬安

40

國民黨

現任立法委員(蔣經國孫)

12 侯友宜

61

國民黨

候任新北市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