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倒退頹勢 因外來因素
相對於戒嚴時期和民主化啟步時段,台灣的新聞自由度大有改善。這關乎21世紀以來民主化步伐加快、兩黨輪替制的建立和發展。台灣居民有充分的選舉權,從最低的里長選舉,到縣、市長和議員選舉,直到立法院和總統選舉,選民都有行使直接選擇權的一票。全民擁有普選權的實現,有助鞏固或提升新聞、言論自由。
香港原也有五大優勢,人均GDP又列發達經濟體之林,新聞自由度本應在指數的高位區,但多年來一直處於下降的頹勢。
頹勢的形成,主要是外來的因素,變相的政治干預,某些極左的義和團式恫嚇,對國企廣告的嚴緊調控,使香港的傳媒生態惡化。內在的因素,是香港沒有普選,行政長官由1,200個選委圈出,衍生689長官、777長官;缺乏民主機制的社會、政府,妨礙新聞自由的發展。
一些媒體的「自我審查」或恐懼性的「迴避敏感話題」,也是重要因素。至於街頭砍殺報紙總編輯和變相「越境綁架」事件的發生,更給傳媒投下難以排除的陰影。
新加坡新聞自由度一直很低,與經濟發展程度、全球法治指數和清廉指數高不相稱。新聞自由度低的主因,是家長式威權政治對新聞的控制偏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