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說左禍 遭毛派網圍
德高望重的語言文字學家周有光(1906—2017),於本月14日病故於北京。相對較為開明的北京傳媒新京報網和財新網,於當日發刊相關消息,稱他為「漢語拼音之父」,有的文章讚揚他獨立思考。極毛派則對他「網圍」(網絡圍攻),指責他讚民國、反文革和批毛是「妖術」。
他是1950年代漢語拼音方案的參與者【註1】,在黎錦熙、王力、林漢達等主導下,參加漢語拉丁化工作,以拉丁字母b、p、m、f(共26個)替代民國以來的注音符號ㄅ、ㄆ、ㄇ、ㄈ(1949年後的台灣仍保留和推廣注音符號)。
方案於1958年定案推行,對兒童識字、成人掃盲和推廣中華國語(普通話)大有幫助,這是拉丁拼音文字之功。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決定,把方案定為漢語羅馬字母拼音法的國際標準(ISO7098),成為外國人學漢語的「載體」。
香港媒體對周氏亡故的報道,都提他與漢語拼音方案的關係、近幾年的出版物,卻未提他與北京老人精英群的再啟蒙。
近10年,他在知識界的光環,是參與再啟蒙,在回顧歷史中述評左禍,呼籲汲取「歷史教訓」。這正如《戰國策》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