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香港、台灣熱點 > 公共治理與民間抗爭 > 突圍成功灑淚 秋後算帳未了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突圍成功灑淚 秋後算帳未了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6.12.15,A16版
上網:2016.12.16
字數:原文1,888,上網3,276

 

  關鍵詞行政長官,選舉,選委,制度設計,傾斜,紅派,紅潮,非紅派,突圍,當選,一滴淚,護衛家園

 
 圖1,勝選的非紅派參選者,面對新聞攝影機灑下激動的眼淚,這是罕有的選戰場景。有線新聞畫面截圖,2016.12.12。

 

  以不平說平 其平也不平

  當代社會的政治偽命題,例如一黨領導體制下「人民代表民主選舉」、一國屋簷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公平選舉」之說,恰如道家經典《莊子》言: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

  超過700萬人的香港,由1,200名選舉委員推舉行政長官,而制度設計中的選委又向紅派(建制派)大傾斜。以貌似公平的推舉權充「公平」,所謂的公平實質並不公平。

  不平則鳴,是自由社會的公民表達權,12月11日產生的新一屆選委席位,傳遞了民間社會(又稱公民社會、市民社會)強烈的抗議之聲:抗議不公平的推舉制,排拒再來689行政長官。

  聲音背後的訴求,是重啟政改,撤銷831決定(2014),推進基本法的普選路線圖,實現自主的真普選。


  投票率上升 非紅派獲勝

  推舉行政長官的制度設計,傾斜度甚大。1,200個選委中,四大界別各300名,第一界別的工商、金融界,第三界別的勞工、社服、宗教界,第四界別的立法會議員、區議會的代表、鄉議局和政協的代表、人大代表等,是紅派的票倉。只有第二界別的專業界,非紅派有相對的優勢。

  這次的登記選民23萬,投票者10.7萬,投票率超過46%,比上一屆約增18%。

  專業大界別和第三大界別中的社福界(分組),投票量大增,是投票行為的第一個特點。


  專業界別分組的10組,大多數的增率超過20%。其中,醫護界由15%升至35%,會計界從31%增至47%,資訊科技界由45%變為63%。

  投票率上升,有助非紅派(非建制派)即廣義的民主派突圍,這是另一特點。

  非紅派打出「民主300+」旗號,原來的設想取300席,結果獲325席(上屆205席),加上親民主派的8席共333席,佔全部1,194席的近28%。各組的票王除2人(工程界、中醫界)外,均是非紅派。

  還有一個特點:在傾斜性制度設計下,紅派仍佔絕對優勢。

  除專業大界別和社福界以外的三大界別,紅派和「靠紅」同路人的勢力大,1,194選委中有861人,佔72%,北京指令的可控性仍較高。  


  專業界拼搏 選戰場景美

  非紅派最亮麗的成績單,在專業界的法律界、衛生服務界、高教界、教育界、資訊科技界,各組的總議席30個,由非紅派全取得。

  不在專業界的社福界設60席,也全由非紅派取得。

  在建築、測量、都市規劃界,由上屆1席增至25席,佔全部30席的75%;工程界由2席上升至15席,佔全部席位的50%。

  各組的高票當選者,大都是專業聲望較高,有民間社會和平抗爭的經驗。

  高教界前10名中,排第一的呂秉權(兼顧傳媒抗爭)、排第二的關信基(公民黨)、排第三的馮偉華(教協)、排第四的陳惜姿(2012抗拒紅色國教)、排第五的陳健民(2014雨傘運動),對護衛香港自由的參與程度深。

  法律界獲票2,000以上的高票當選者,港大的張達明是票王(2,686票)、前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是「次王」(2,601票),常為捍衛香港法治發聲;大律師黃瑞紅(2,128票),則是抗拒紅色國教的家長代表。


  投票人取向 續排拒紅潮

  從專業界別,可看出投票人的主要取向。

  第一,許多人的第一選項,是打正旗號、公信力較強的人選名單。所謂公信力較強,指專業背景、個人的獨立思考、自由民主理念和對港人的承擔、理性參與社會抗爭的經驗和實績。

  高教界的非紅派有3張名單,關信基、張祺忠等組成的30人名單(高教界民主行動)全部當選(表2);打旗號較遲的「學者抗命」和學生的「學界同盟」共18人,卻無「零的突破」。

  第二,許多人一看到「紅旗」就搖頭,抗拒紅潮(赤潮,大陸化)的意志非常強。

  高教界30席位的65個候選人中,廣義的紅派(或稱新紅派、品紅派)有2張名單(香港重建,高教新力量)共16人,全部落敗。

  會計界的紅派只得4席(約佔13%)。大學校園事件一位新聞人物領頭的18人名單,全軍敗北;被打壓和邊緣化的非紅派譚香文,反而選上了。

  紅派名單的主將,是近幾年紅潮的紅人,有的並非傳統紅派,但被視為同路人。

  紅派與非紅派「選果」的落差很大,這是校園選戰十分值得關注的場景。


  紅派各候選人的票數,大都在800以下,較高的二位分別略超過1,000和900。非紅派當選的30人,均超過2,000票,票王2,766票,最低的2,061票(表2);最低者比紅派最高者多一倍多。

  紅派紛紛落敗,突顯紅潮在許多專業人士中產生逆反心理,用手中一票表達「投票人意志」。


  有普選共識 盼護衛家園

  第三,就護衛香港家園而言,非紅派當選者與選民有相當程度的共識。

  當選者的主要訴求,是重啟政改、撤銷831決定和真普選,符合許多選民對自主選舉的期望,他們厭惡阿爺指令式推舉。

  當選者與選民有這種共識,是近幾年紅潮壓力大加之下,護衛香港家園憂患意識的增強。

  按照基本法,香港實行一國兩制、高度自治;在「一國屋簷」下,香港保持原來的自由、經濟制度和法治。但是,近幾年北京政局左轉,在「強(敢)亮劍、震懾力」的執政理念下,北京官方在香港實施「我說你聽」訓政,港人面對加快紅色化危機,法治受到政治干預的壓力,新聞出版自由也遭一些威脅。

  許多港人有被推到牆角的困惑,衍生衝出「囚徒困境」的自力救濟動力。一方面,以和平的社會抗爭方式,表達對紅潮的焦慮;另方面,則期望變革行政長官的推舉制,實現真正自主的普選,有效監察政府。


  一滴淚場景 改革夢難圓

  這次選委名單公布後,不少非紅派的參選者,面對新聞攝影機灑下激動的眼淚,這是罕有的選戰場景。

  一滴淚,或為了護衛香港家園自由、法治的舉步艱難;或因突破「囚徒困境」獲取的333席來之不易,對政治博弈風險頗有感慨。


  非紅派在未來行政長官推舉的取向之一,或可以「三不」概括:不提名、不投票(或投白票)、不合作。但也有人表示,可有策略地投票,使候選人均過不了601票多數,以推動制度設計的改革。

  北京官方並不會開放制度設計的改革,相反的會以「掃獨」為藉口,對香港的自治權增強干預,兩制邊界或更加模糊。「10.12宣誓」紛爭引發的紅派秋後算帳,亦將持續下去。

 
表1,非紅派獲席位狀況
大界別/分組
席位,百分比
票王(派別)

專業界/1.工程界

15,50%

何鍾泰(泛紅派)

專業界/2.會計界

26,87%

梁文傑(非紅派)

專業界/3.醫學界

19,63%

區耀佳(非紅派)

專業界/4.高教界

30,100%

呂秉權(非紅派)

專業界/5.建築、測量界

25,83%

司馬文(非紅派)

專業界/6.法律界

30,100%

張達明(非紅派)

專業界/7.衛生服務界

30,100%

列明慧(非紅派)

專業界/8.資訊科技界

30,100%

單仲偕(非紅派)

專業界/9.教育界

30,100%

張文光(非紅派)

專業界/10.中醫界

3,10%

黃 傑(泛紅派)

第三界別/社福界

60,100%

莊陳有(非紅派)
張國柱(非紅派)

第四界別/立法會議員

27,39%

總計

325+8=333,27.89%

 註:非紅派「300+」共325席,加上親近者共333席; 第三大界別,是勞工、社會福利、宗教界; 第四大界別,是立法會議員、區議員代表、鄉議局代表,香港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的代表。
 
表2,專業界/高教界(分組)當選者名單
排序,票數 姓名 職務,政團(或社運)

1. 2,766

呂秉權

浸大新聞系高級講師

2. 2,687

關信基

中大政治系榮休講座教授,公民黨

3. 2,641

馮偉華

城大進修學院高級講師,教協

4. 2,637

陳惜姿,女

中大新聞學院高級講師(抗拒紅色國教)

5. 2,583

陳健民

中大社會系副教授(佔中)

6. 2,579

戴耀廷

港大法律系副教授(佔中)

7. 2,503

張楚勇

城大公共政策系高級特任講師

8. 2,437

謝永齡

城大社會系副教授

9. 2,374

張祺忠

港大教職員會副主席(高教界民主行動發言人)

10. 2,351

陳清僑

嶺大文化系教授,公民黨

11. 2,274

陳和順

理大進修學院首席講師

12. 2,246

張南峰

嶺大翻譯系教授

13. 2,216

陳家明

港大醫學院助理教務長,公民黨

14. 2,210

陳銘賢

理大屋宇工程系助理教授

15. 2,203

李建賢

專上學院社工系主任,民主黨

16. 2,190

朱偉志

理大社會系助理教授

16. 2,190

阮穎嫻,女

港大金融學院助理講師

18. 2,188

吳有能

浸大宗教系副教授

19. 2,176

楊寶玲,女

浸大市場系執行秘書

20. 2,175

洪英豪

城大進修學院講師

21. 2,167

方子華

理大通識教育講師,公民黨

22. 2,166

張星煒

港大電機系副教授

23. 2,159

溫帶維

理大通識教育講師

24. 2,149

吳國恩

港大生物學院實驗室主管

25. 2,141

黃志偉

城大專上學院社會學部講師

26. 2,137

王凱峰

浸大生物系助理教授

27. 2,117

邱國禧

科技專上書院講師

27. 2,117

鄭漢文

中大教育行政系專業顧問

29. 2,084

翁愛明,女

中大新聞學院出版助理

30. 2,061

袁效賢

嶺大政治系客座講師

 註:65個候選人中,當選的30人都是非紅派,票數均超過2,000。落選者票數大都在800以下,較高的僅略過1,000。
 
 .本文英文摘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