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香港、台灣熱點 > 公共治理與民間抗爭 > 官府拍板傾斜 港人期待公平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官府拍板傾斜 港人期待公平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3.10.24,A21版
上網:2013.11.3
字數:原文1,888,上網1,958

 

  關鍵詞:和平請願,黑箱,政治傾斜,左拐點,三選二,公平原則,程序公義,話語體系,公信力

  引述歷史典籍:
  
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莊子.列御寇)
  察眾人之所共疑(漢書.王嘉傳)

 
圖1,遊行之後,黑衣人在政府總部集會。Nahtan Tsui @USP 圖片。

 

  星期日(20日),香港八萬市民遊行和平請願,呼籲官方解釋不給「香港電視」發牌照的理由。請願者的黑衣,匯成流動的「黑色之海」,湧向中環的「政總」;直到23日,還有人在「政總」靜坐請願。黑衣和「黑色之海」,釋放和平抗爭的符號,寄以揭開官方決策「黑箱」的期待。

  在沒有強勢社團組織動員之下,有八萬人穿上黑衣上街遊行,頗令人意外。在同一天,聲稱「響應網上號召」者的「支持行會」遊行,卻只有一面紅旗和七個人。八萬與七個是巨大的落差。

  「黑色之海」背後的請願訴求、官方決策「正當性」的受質疑和「話語體系」的危機,頗值得大家思考。


  未解釋理由 仍搪塞民意

  八萬人的「黑色之海」,與七一遊行、六四晚會不同,參加者未必有「政治熱」,更不一定「同情王維基」。遊行群中,有大量年輕人、學生,也有新聞、影藝界人士。從集會、遊行的現場和電視台的採訪來看,他們並非刻意與官方對抗,只是期待解釋不發牌的理由。這關乎他們應有的知情權,也關連社會公義。有些人則坦言,參加遊行是為了多一些觀看電視的選擇。

  訴求的背後,是民眾對官方發牌決定的「正當性」有懷疑。

  懷疑在於審批程序是否符合公平競爭原則和社會公義的價值觀。發牌前,並無公開的專業聽證會,聽取相關專家的獨立評估。

  官方顧問公司的報告,涉及與官方的合約利益;行會則是扮演「長官決策」的「背書者」(有人或有「背黑鍋」之困),有行會的「包裝」、顧問公司的報告,並不等於有真正的程序公義。

  官方如果秉持公平競爭原則,為什麼具有電視製作和網絡傳播經驗、人力投入較大、資金充分投入的公司(據業界消息,投資近10億、節目頻道約30條,其他二家各為幾億和幾條)被「刷下來」。這種「逆淘汰」,大出許多市民所料,這就是官方必須向市民解釋理由的因素之一。

  從遊行現場的議論來考察,許多市民的「經驗感受」是:一家老電視台的新聞取材有迴避「敏感話題」的傾向(本人的印象是近期有改善,23日報道人權事和維權律師倪玉蘭事件;對八萬人遊行的報道,則挺盡責);另一家老電視台則有虛假新聞之弊(如某權要死亡的「內幕」)。

  民眾的這種「感受」,衍生對新電視台「誕生」的願景;而申請牌照、「孕育」中的電視台,則具有人力、財力和經驗的競爭條件。這是民眾對發牌「充分理由」的認知。

  官方的發牌結果,與民眾的認知和預期相反,其公平、公正受到質疑是很自然的。更令有思考能力的港人感到「奇怪」的,是港官在22日的談話,說開放多一個電視台,可能增加投資者虧本的風險(大意)。盈虧是投資者的事,干卿底事?「可能虧本」也算是不發牌的理由?這實是搪塞民意的託詞。


  左拐點之後 三選二突變

  對於發牌有無上限,也引起許多人的疑問。據電視台輯錄的新聞畫面,幾位相關官員再三表示發牌無上限,只要符合條件就可能獲發牌。但是,5月中旬官方卻有「三選二突變」,遊戲規則之變,並沒有事先的諮詢、討論,給人欠缺公平、公正和草率的印象。

  此外,有些民眾質疑決策的「政治傾斜」(關於「聽話不聽話」的評估和「逢迎京意」)、對既得利益者的「偏好」。

  5月中旬,北京政局出現「左拐點」,中共中央的9號文件傳達到各地,展開對憲政論、普世價值的「大批判」。香港的「三選二突變」,只是與「左拐點」的時間「巧合」,還是受防範傳媒「不聽話」的「京意」影響?抑或只是「長官意志」的產物?是難以破解的「黑箱」。

  暫且不論「三選二突變」與「左拐點」有無關係。就政府職能而言,港官應正視合理的民意,回應市民對保持「行政中立」的焦慮,盡一份誠意解釋政策的責任。

  市民想知道的,只是落選者不符哪些條件,並不觸動行會保密原則,不涉及行會的討論細節和意見分歧、誰支持誰反對、競爭者的商業機密等


  其平也不平 官腔不靈光

  以保密之名拒絕解釋,貌似對所有競爭者和社會的公平,實則並不公平,恰如《莊子.列御寇》云:「以不平平,其平也不平。」以不公平的手段「包裝」政策、審批決定,所謂公平實是並不公平。這是許多港人穿越行會的「包裝」外衣,對「黑箱」的認知。官方應了解並回應民眾的疑慮,如同歷史典籍《漢書.王嘉傳》云:「察眾人之所共疑。」

  官方如迴避或拒絕釋眾疑,就很難有「政策的說服力」,加劇話語體系的危機。

  就公共治理而言,官方盼望建立話語權的強勢,重視政策、施政話語體系(高官對民眾的政策表述和新聞發言人的「公關宣傳」等)的影響力,從而凝聚社會的政策共識,達到政令的暢通。

  香港官方早就面臨話語體系危機,許多「官話」受市民質疑,其「公關宣傳」能獲市民接受的程度不高。

  市民的這種疏離化,凸顯官府和官員瀕臨「官話無人信」的邊緣。公信力的偏低,政策的認受性弱,公權力「正當性」的受質疑,使施政的「暢順度」甚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