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釋理由 仍搪塞民意
八萬人的「黑色之海」,與七一遊行、六四晚會不同,參加者未必有「政治熱」,更不一定「同情王維基」。遊行群中,有大量年輕人、學生,也有新聞、影藝界人士。從集會、遊行的現場和電視台的採訪來看,他們並非刻意與官方對抗,只是期待解釋不發牌的理由。這關乎他們應有的知情權,也關連社會公義。有些人則坦言,參加遊行是為了多一些觀看電視的選擇。
訴求的背後,是民眾對官方發牌決定的「正當性」有懷疑。
懷疑在於審批程序是否符合公平競爭原則和社會公義的價值觀。發牌前,並無公開的專業聽證會,聽取相關專家的獨立評估。
官方顧問公司的報告,涉及與官方的合約利益;行會則是扮演「長官決策」的「背書者」(有人或有「背黑鍋」之困),有行會的「包裝」、顧問公司的報告,並不等於有真正的程序公義。
官方如果秉持公平競爭原則,為什麼具有電視製作和網絡傳播經驗、人力投入較大、資金充分投入的公司(據業界消息,投資近10億、節目頻道約30條,其他二家各為幾億和幾條)被「刷下來」。這種「逆淘汰」,大出許多市民所料,這就是官方必須向市民解釋理由的因素之一。
從遊行現場的議論來考察,許多市民的「經驗感受」是:一家老電視台的新聞取材有迴避「敏感話題」的傾向(本人的印象是近期有改善,23日報道人權事和維權律師倪玉蘭事件;對八萬人遊行的報道,則挺盡責);另一家老電視台則有虛假新聞之弊(如某權要死亡的「內幕」)。
民眾的這種「感受」,衍生對新電視台「誕生」的願景;而申請牌照、「孕育」中的電視台,則具有人力、財力和經驗的競爭條件。這是民眾對發牌「充分理由」的認知。
官方的發牌結果,與民眾的認知和預期相反,其公平、公正受到質疑是很自然的。更令有思考能力的港人感到「奇怪」的,是港官在22日的談話,說開放多一個電視台,可能增加投資者虧本的風險(大意)。盈虧是投資者的事,干卿底事?「可能虧本」也算是不發牌的理由?這實是搪塞民意的託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