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改革家 > 極左派圍攻溫家寶 > 老左教訓溫總 撿芝麻丟西瓜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老左教訓溫總 撿芝麻丟西瓜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2.1.12,A19版
上網:2012.12.8

 

  關鍵道德滑坡,負面說,主流道德觀念,面子,批溫

  相關人物
:溫家寶

 
 圖1,〈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現階段道德狀況〉猛轟改革家溫家寶總理的「道德滑坡論」。
 

  《求是》半月刊的署名文章〈正確認識我國社會現階段道德狀況〉(以下稱「求是文」),猛轟改革家溫家寶總理的「道德滑坡論」。

  極左派的圍攻正在擴大。1月10日,官方網引述中宣部官員的話:「道德墮落不是社會主義,……我國社會道德的主流是進步、光明、向善的。」

  「求是文」的批判雖未點名,但無限上綱教訓溫氏至為明顯:一是先以標題,咬定他未「正確認識」社會現階段道德狀況;二是引述列寧的「零碎說」,指他的講話未「反映本質的道德現象」;三是下的斷語:「我國道德的發展進步,在總體上是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同向的」,與他說的「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針鋒相對;四是責問他:「主流道德觀念積極、進步、向善」,「能夠贊成我們的社會已經全面道德『滑坡』的論點」?


  只可說主流 不要提毒奶

  「求是文」的標題、行文很嗆人,都是教訓溫氏的口吻。

  對他的「教訓」,可用「撿芝麻丟西瓜」來概括。這是毛澤東左折騰時代常用的術語,意即揀「零碎」事例、說枝節,看不到(或迴避)事物的「主流」和「本質」。

  「求是文」批溫,「上綱」最厲害的是第一段的話:「道德總體上是進步的,還是退步的?……涉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成就的評價。」

  教訓溫氏的「潛台詞」是:評價「道德總體」關乎政治立場。這令人想到毛時代或九十年代反自由化潮,常用的政治帽子:「否定社會主義成就」,「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

  溫氏的「四.一四講話」,是針對毒奶、地溝油、瘦肉精坑害民眾的事實,感慨道德滑坡的嚴重,他說:「當前文化建設特別是道德文化建設,同經濟發展相比仍然是一條短腿。」這是體恤民疾、期望提升國民素質的人文關懷。他並沒有說「社會已經全面道德滑坡」。即使說現階段「總體滑坡」,也不等於否定「社會主義總體成就」。

  像「四.一四講話」那樣,提醒幹部增強憂患意識,在高幹的講話中並不鮮見。

  在「炮轟」溫氏後的幾天,中新網於1月4日報道,李克強副總理在環保大會說:「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根本改變」。

  10日,中紀委十七屆七次全體會議的公報稱:「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這也是胡錦濤在全會上講的話。

  同一日,人民日報報道國務院的會議,稱:「會議指出,西部地區仍然是我國區域發展的『短板』」。

  溫家寶自然也有「負面說」。在7日的金融工作會議上,他說:「金融機構經營方式總體是粗放。」

  在八十年代,第一代「老革命家」也說過重話。陳雲說:「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

  如按「求是文」的邏輯,這些講話豈非否定「社會主義總體成就」?如果開口就先要講「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或者只可說某些人假定的「主流」,不可提毒奶、二奶、地溝油,不能說「負面」(短板、短腿、粗放、形勢嚴峻)的社會現象,不是又回到文革時代?


  筆桿子發難 涉政績形象

  令人深思的,是環保、紀檢、金融系統的官員,並未因上述的「負面說」而「炮轟」什麼,為什麼溫氏提到「道德滑坡」,就會受到來自「筆桿子」的「炮轟」?

  我們得以解構的思維,破譯「炮轟」事件的隱碼。解構的意涵,一是「指導」和「管理」社會道德問題的權力結構;二是十八大的權力轉移與利益結構、後台結構。

  分解政治局常委會的權力結構,有九大權力板塊,每一個常委主管一塊。

  「筆桿子」即宣傳思想系統,由常委會轄下的中央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主管;與它平行的,是中央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簡稱文明委,主要領導人是前述小組的組長、副組長)。在他們之下有中宣部、文明辦、外宣辦(正部級)及社科院、中央級媒體。據北京政界的消息,前朝權要對「輿論陣地」仍有「後影響力」。

  「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主管者,是中宣部和文明辦。溫氏的「四.一四講話」發表後,第一個「炮轟」他的,是文明辦的副部級官員(去年9月);10月、12月,光明日報發表署名文章〈不要動不動說道德滑坡〉、〈是「滑坡」還是「爬坡」〉。

  圍攻「道德滑坡論」,關乎政績形象觀(面子觀);透過「大批判」宣揚道德文化建設的政績,否認「道德文化建設……仍然是一條短腿」,肯定前朝權要主導的〈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1996)具有影響。這是保「面子」之舉。

  面子」又關乎政治利益:與十八大權力調整、機構編制等有關。


  道德兩分法 姓社或姓資

  批溫者的社會道德兩分法(社會主義道德進步、向善,資本主義道德敗壞、醜惡,道德墮落不是社會主義),源自九十年代的「兩種改革觀」(姓社還是姓資)和「反自由化」論。

  「求是文」作者曾發表〈劃清馬克思主義同反馬克思主義界限〉一文,中央黨校教授董德剛發表〈慎貼反馬克思主義標籤〉一文表示異議:「要警惕繼續沿用階級鬥爭為綱的思維方式看待思想文化的傾向,到處去問姓社姓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