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邦精神 務實恤民疾
八十年代前、中期,改革家胡耀邦、胡啟立和中共中央書記處帶出的「跨世紀接班群」,有共青團中央幹部李瑞環和王兆國、胡錦濤、劉延東、李源潮、李克強等,也有中央和地方黨政幹部尉健行、朱厚澤、溫家寶和吳官正等。
兩胡的改革、務實、恤民疾和反個人崇拜理念,深深影響溫氏。多年來,他闡述自己的施政、改革理念,也弘揚「耀邦精神」。
他更為著力的是「幹實事」,切實推動改革、改善民生、緩解民困。以三農而言,在他的任期內,推進了費改稅,並「破天破地」廢除農業稅;首創對農民提供「四補貼」,建立低保救濟體制;構建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扶助貧困學生。
儘管三農政策的制訂,是經政治局通過、胡錦濤總書記點頭,但溫氏對三農的重視程度,「爭取政策立項」和推動政策的魄力,體恤農民之情,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力。
溫氏受到毛派、極左派的圍攻,有些施政並不順暢。他的依法行政、程序公正、人的尊嚴論,面對穩定壓倒一切、強化專政職能論,頗受到牽制。
國務院新聞出版署前署長、主張「黨內民主」的杜導正,在《炎黃春秋》的文章說:「中南海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溫家寶的文章和談話是進步的、積極的聲音;……在意識形態領域各種各樣的禁令,多是保守的、倒退的聲音。」他又說:「溫家寶的講話也透著一些無奈。」
胡、溫和改革派的無奈,在於意識形態(宣傳系統、筆桿子)領域和政法(刀把子)系統,仍在「太上皇」的遙控中,以致出現杜導正文章中記述的「狀況」:「發布一些指令的是某些部門的某些人,也可能中央領導胡錦濤、溫家寶根本不知情,但是老百姓、知識分子不了解上面的事,以為都是中央領導決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