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改革家:胡耀邦、萬里、溫家寶… > 溫家寶 > 溫家寶動靜觀 行可行止可止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溫家寶動靜觀 行可行止可止
 
丁望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0.3.24,第17版
上網:2010.3.29

 
圖1,總理溫家寶在中外記者會上 。網絡圖片
 

  面對金融海嘯的「後危機」,溫家寶的憂患意識強,注重應對風險的策略。

  就施政、外交而言,他的策略觀(動靜觀)體現於行止有度。在人大3月年會的記者會,他引述的「動靜不失其時」,出自《易經》第五十二卦「艮」的彖傳,本欄17日文〈溫總細說動靜 行止因時而化〉已有分析。

  本文從動靜(行止)的變化入手,詮釋「動靜不失其時」,涉及動靜觀的要素:時、機、勢;也述評追求的政治(或事業)景觀:行可行,止可止。


  動靜易變化 圓行與方止

  動與靜,是事物相對的狀態;動與靜的轉化,是易見的常態。在事物的千變萬化中,人們面對選擇行止的挑戰,當政者面對進退的抉擇。

  《易經.繫辭》謂:「窮神知化,德之盛也。」以當代政治學的視角去伸延解讀,此話的意涵是:了解並窮究事物的神奇奧妙,對現實社會的千變萬化有深刻的認知,就可能有應對危機的智慧和德政(德之盛也)。

  所謂動靜得宜,第一要素是時間,即該動(行)或該靜(止)的適當時間,故《易經》第五十二卦「艮」(艮有「止」之意涵)的彖傳曰:「動靜不失其時」,即:「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動靜不失其時」的「時」,不只是指時間,也有時局、時機的意涵。依據適當的時間、有利的形勢和機會(機緣),去決定動或靜(行與止),博弈的風險就會相對較低。彖傳所謂「止其所也」的「所」,或可解讀為適當的時機、地方。

  《孫子兵法.勢》有獨特的動靜觀。本欄對它的解讀是:以動靜的轉化,去創造可以取勝的時機(契機)。它強調「善戰者,求之於勢」;它這樣解釋「勢」(勢態、時機):「任勢者……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孫子兵法》對動靜和行止的思辨,啟示人們在事物的千變萬化中創造時機:善於運用變動中的勢態者,有如移動木頭、石頭。木、石的特性,是放於平坦安穩之處便停下來(靜止),置於危坡則滾動;方的東西容易靜止,圓的東西卻易於滾動。要像從陡峭的高山推大圓石滾下山一樣,創造和把握有利的勢態。

  「動靜不失其時」的智慧,還在於處事的謹慎。所謂「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有深思、慎行的「警示」。

  北宋傑出文學家、政治家蘇軾(1039—1101),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第五帝神宗(1063—1085在位)召見蘇軾,問:「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蘇答:「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斷,但患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願鎮以安靜,待物之來,然後應之。」(宋史.蘇軾列傳)

  蘇東坡曰太急、太廣、太銳,意即行止失衡;所謂「鎮以安靜」,或可解讀為:行止有度,休養生息。

  東坡論寫作,云:「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可見東坡有「行可行止可止」之理念。

  《易經.繫辭》謂:「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君子安其身而後動」。在動(行)之前,要了解事物的變化,並比較(假設)「動」之後可能面對的變化和風險,經充分討論之後才行動,行動之前要有博弈風險的安全保障機制(安其身)。


  心之所向也 擔風險無悔

  溫家寶的動靜觀,重時、機、勢的要素。在深思、慎行中,他拿捏行與止的分際,深思中有濃濃的憂患意識。

  在3月記者會上,他的開場白有這樣一段話:「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滿荊棘,但是我們應該記住這樣一條古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鬆懈、麻痺和動搖。」

  本欄查閱歷史典籍,「古訓」源自《戰國策.秦策》註家的一條註釋。原句是:「行百里者,半於九十。」把走了九十里路當成只走一百里的一半,是憂患意識使然,也是對風險的警惕。

  與憂患意識交錯的,是使命感。這是本欄對溫氏在記者會談話的另一詮釋。他說:「解決困難唯一的辦法、出路和希望,在於我們自己的努力。……『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我將以此明志,做好今後3年的工作。」

  他將於2013年3月卸下總理職。他引屈原《離騷》的話言志,顯現面對困難而努力以赴、無怨無悔的使命感。

  在2004年3月的記者會上,他引屈原《離騷》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寄以探索變革、施政和堅持理想之情;現在言「未悔」,無疑是緊扣6年前的誓言。


  動靜有差別 三農決策快

  溫氏主持國務院,在不同的領域動靜有差、行止有別。這種差別,與權力結構有關。

  分解中共中央的權力結構可以看出,在軍隊、宣傳(包括文教)、政法系統,仍有前朝核心人物的「後影響力」。溫氏不僅不可能過問軍隊,也難介入宣傳、政法系統。

  大體而言,在經濟、三農、行政管理和行政改革、政府外交四大板塊,溫氏有「動」的活力、「行」的暢順;在軍、宣和政法系統,則是相對的「靜」,有「止」的自我約束。

  溫氏應對社會危機和天災的決策果斷、行動快速。在2003年沙士之災、2008年雪災和四川大地震及稍後的金融海嘯衝擊中,在許多外交活動中,他創造了行可行、止可止的政治景觀。

  就政策的決定和推行而言,溫氏的任事魄力和「動靜不失其時」,在三農方面最為突出。從2003年繼續推展朱鎔基的費改稅,到廢除農業稅、建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啟動農村初級社保制(2007年),凸顯「行其所也」的適當選擇和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

 
  (後記:上網時略有修改、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