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靜易變化 圓行與方止
動與靜,是事物相對的狀態;動與靜的轉化,是易見的常態。在事物的千變萬化中,人們面對選擇行止的挑戰,當政者面對進退的抉擇。
《易經.繫辭》謂:「窮神知化,德之盛也。」以當代政治學的視角去伸延解讀,此話的意涵是:了解並窮究事物的神奇奧妙,對現實社會的千變萬化有深刻的認知,就可能有應對危機的智慧和德政(德之盛也)。
所謂動靜得宜,第一要素是時間,即該動(行)或該靜(止)的適當時間,故《易經》第五十二卦「艮」(艮有「止」之意涵)的彖傳曰:「動靜不失其時」,即:「時止則止,時行則行。」
「動靜不失其時」的「時」,不只是指時間,也有時局、時機的意涵。依據適當的時間、有利的形勢和機會(機緣),去決定動或靜(行與止),博弈的風險就會相對較低。彖傳所謂「止其所也」的「所」,或可解讀為適當的時機、地方。
《孫子兵法.勢》有獨特的動靜觀。本欄對它的解讀是:以動靜的轉化,去創造可以取勝的時機(契機)。它強調「善戰者,求之於勢」;它這樣解釋「勢」(勢態、時機):「任勢者……如轉木石。木石之性,安則靜,危則動;方則止,圓則行。故善戰人之勢,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孫子兵法》對動靜和行止的思辨,啟示人們在事物的千變萬化中創造時機:善於運用變動中的勢態者,有如移動木頭、石頭。木、石的特性,是放於平坦安穩之處便停下來(靜止),置於危坡則滾動;方的東西容易靜止,圓的東西卻易於滾動。要像從陡峭的高山推大圓石滾下山一樣,創造和把握有利的勢態。
「動靜不失其時」的智慧,還在於處事的謹慎。所謂「時止則止,時行則行」,有深思、慎行的「警示」。
北宋傑出文學家、政治家蘇軾(1039—1101),曾任翰林學士,官至禮部尚書。第五帝神宗(1063—1085在位)召見蘇軾,問:「方今政令得失安在?」蘇答:「不患不明,不患不勤,不患不斷,但患求治太急,聽言太廣,進人太銳。願鎮以安靜,待物之來,然後應之。」(宋史.蘇軾列傳)
蘇東坡曰太急、太廣、太銳,意即行止失衡;所謂「鎮以安靜」,或可解讀為:行止有度,休養生息。
東坡論寫作,云:「作文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當行,止於所不可不止。」可見東坡有「行可行止可止」之理念。
《易經.繫辭》謂:「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君子安其身而後動」。在動(行)之前,要了解事物的變化,並比較(假設)「動」之後可能面對的變化和風險,經充分討論之後才行動,行動之前要有博弈風險的安全保障機制(安其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