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文藝與歷史文化 > 歷史文化 > 正視歷史經驗 執政以人為本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正視歷史經驗 執政以人為本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1999年8月號
上網:2015.7.29
字數:原文2,386,上網3,042

 

  關鍵詞:人本,民疾,安民,農桑,以食為天,輕徭薄賦,歷史經驗

  引述歷史典籍:論語、孟子、貞觀政要、東華錄、隋書、三國志、元史、清史稿等

 
 圖1,土木之變,蠟像、明十三陵明代皇帝蠟像館,北京。
 此蠟像描繪土木之變中英宗被俘後,隨行妃嬪成為瓦剌軍「戰利品」。
 土木之變,發生於1449年(明正統14年)。宦官王振挾持英宗出征瓦剌軍,因備戰不足和王振行為不當,英宗敗於土木堡,被俘走,1450年獲釋回京都北京。
 明英宗朱祁鎮(1427—1464),是明代第六位帝王,1435—1449、1457—1464在位。
 明代皇族內鬥、宦官專權,是導致土木堡戰敗的主要政治原因。
 土木堡在今河北省西部張家口市懷來縣東,靠近北京市昌平區。瓦剌,是西部蒙古族的支派,元朝以來居今新疆阿爾泰山區。
 明朝京都原在南京,1421年(永樂9年)正式遷都北京(1405年北平為名北京)。

 

  以民人為基 以衣食為本

  在中國這一農業古國,人本(或稱民本)思潮曾經閃爍光環;以民為基,以農為本,體恤民疾,是許多思想家、政治家和當政者的治國取向。

  春秋時代的孔子(前551—前479)宣揚治理之道:「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論語.學而篇);他把足食與足兵、民眾對當政者的信心(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看成是治理政事的三大要素(論語.顏淵篇)。

  戰國時代的孟子(前372—前289)說:「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運之掌上。」(孟子.公孫丑)

  秦漢之間的策士酈食其(?—前203)向劉邦進言:「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史記.酈生列傳)

  三國時魏國的華歆(157—231),在曹操手下當過軍師,在文帝曹丕時官至相國,他後來上疏明帝曹叡曰:「為國者以民為基,民以衣食為本。使中國無饑寒之患,百姓無離土之心,則天下幸甚。」(三國志.華歆傳)

 
圖2,唐太宗畫像,明刻本。唐太宗為唐代第二位帝王,626-649在位。
 

  恤民間疾苦 安民先察吏

  人本理念的驅動,是歷代帝王能營造繁榮盛世的一大因素。

  唐太宗(599—649)創貞觀之治光環、築大唐強盛基石,是因愛惜子民,役民有節,科賦有度。他對侍臣說:「為君之道,必須先存百姓,若損百姓以奉其身,猶割股以啖腹,腹飽而身斃。」(貞觀政要.君道)他又說:「凡事皆須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營衣食,以不失時為本。」 (貞觀政要.務農)

  清代聖祖康熙(1654—1722)及其之後的雍正、乾隆,構建的大清繁榮為史家稱道。康雍乾時代的一個標記,是帝王體恤民疾。

  康熙下詔書說,我了解民疾,知道耕作艱難,農民耕種30畝地,僅能剩下20石,衣食等全靠它,如幸運遇到清正廉潔的官吏,尚可以有點剩餘,如碰上強徵苛索的便活不下去。所以,要考查官吏是否讓農民安定生活,重要的是在上面的大官要體恤民疾愛惜百姓【1】。他常巡視河道工程,嚴禁地方官建行宮課稅斂財,違者按軍法治罪。

  雍正重申「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為政首重安民,安民必先察吏。」(東華錄.雍正朝)他在奏摺上批示:「若謂錢糧要緊,民命尤屬緊要,有民始有錢糧,……能安民方能裕國。」

  「罪惡的封建統治階級」尚且能體恤民疾,不少自稱「為人民服務」的當代黨官特別是農村小黨官,卻無愛民之心,巧立名目攤派,向農民索取無度,導致民怨沸騰,這不是對「農民當家作主」之說的大諷刺嗎?

 
 圖3,康熙讀書圖軸,故宮博物院藏畫。清聖祖康熙,為清代第二位帝王(順治第三子,1611—1722在位)。
 

  知歷史興亡 必輕徭薄賦

  把歷史當成鏡子,似乎是「永恆的話題」。對北京官方來說,穿越歷史的時空,以史為鑑,既看清農村的社會危機,又尋找緩解危機、改善農民福祉的契機,是刻不容緩的政事。不了解、鄙視歷史經驗,是「思考的貧困」。

  成功和失敗的歷史經驗,是任何思考者值得珍惜的政治遺產。除了前面提及的人本理念和體恤之誠,凡是汲取農民暴動「歷史教訓」、有長治久安智慧的皇帝和政治家,無不大力扶持農業,向農民實施讓步政策,振興農業,營造發展農業、改善農民生活的社會生態。

  戰國時(前475—前221)秦國的商鞅(法家公孫鞅,前390—前338),主張扶持農業,以對外作戰軍功升官晉爵,消除「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的弊病(商君書.農戰)。

  西漢(前202—公元8)前期,朝廷以無為和舒寬的理念決策,實行與民休息的國策,減輕農民田賦和工役,舒寬刑罰,減少干預,恢復和發展農村生產力。由漢高祖劉邦(前247-前195)起步,經惠、文、景帝發揚,這一國策創造了社會經濟繁榮,此即文景之治。

  隋(581—618)初,文帝(541—604)行均田制,減輕徭役,提倡節儉,興修水利,設置義倉,賑濟災民,廢除酷刑,促進了農業的發展,創造了「各安其業」和「倉?實」、「人物殷阜」(隋書.高祖紀)的太平景象。

  (618—907)初,太宗「去奢省費,輕徭薄賦」(資治通鑑卷192),納諫集思,改革制度,很快扭轉隋末農民暴動造成的蕭條。

  宋(960—1127)初,太祖(927—976)鼓勵開荒,興修水利;中期的仁宗(1010—1063),在慶曆3年(1043)接納參知政事(副宰相)范仲淹的建議,均公田,減徭役,厚農桑,重水利。雖然「慶曆新政」為期甚短,但稍後的神宗(1048—1085)採納參知政事/宰相王安石變法之議,推行免役、農田水利等新法,農業得以較好的發展。

  元(1271—1368)初,世祖忽必烈(1215—1294)興修水利,推行屯田;《元史》說,他「以親親民為重,而尤惓惓於農桑一事。」(元史.食貨)

  明(1368—1644)初,太祖朱元璋(1328—1398)鼓勵墾荒,建水利工程,推廣種植棉、桑、麻等經濟作物;他的取用之道,是「取之有制,用之有節。」他告誡官員:「天下始定,民財力俱困,要在休養安息,惟廉者能約己而利人。」(明史.太祖本紀)《明史.食貨》稱:「國初充裕在勤勸農桑。」

  清(1644—1911)初,順治(1638—1661)實施緩和官民關係的措施,減輕農民的稅賦負擔。在他之後的康、雍、乾三帝改革稅制,扶助農民墾荒,監督地方官輕徭薄賦;他們又大力治理河道,頻頻巡視黃河、淮河、永定河的疏導。

 
圖4,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在位。
 

  官貪和吏惡 王朝必覆滅

  王朝的覆滅,幾乎都因政治暴虐,統治集團昏庸腐敗無能,官員大肆貪污奢侈浪費,賦役太重,農民生活艱困走投無路,秦末陳勝(涉)、吳廣揭竿而起就是一例。

  西漢政治家賈誼(前200—前168)的〈過秦論〉析歷朝興亡,稱陳勝不用商湯、周武王的賢能,不靠王公侯爵的尊貴地位,在大澤鄉(今安徽省宿縣西南)振臂而起,就有天下人響應,只因百姓的生活危難。【2】

  秦末農民暴動導致改朝換代,一直是歷代清醒帝王和政治家借鑑的歷史經驗。三國時,吳國大臣陸凱(198—269)向皇帝孫皓進諫,勸他正視賦役過重,民力窮困,官吏「既不愛民,務行威勢」;他表示,「願陛下一息此輩,矜哀孤弱,以鎮撫百姓之心。此猶……鳥獸得離羅網之綱。」(三國志.吳書.陸凱列傳)孫皓聽不進去,仍然過著奢侈荒淫的生活,不顧農民死活,招致吳國滅亡。

  唐代名臣魏徵(580—643)上疏唐太宗,提及隋煬帝「驅天下以從欲」和「徭役無時」,導致民不堪命,是隋朝滅亡的原因。他說:「百姓欲靜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殘而侈務不息,國之衰弊,恆由此起。」(貞觀政要.君道)太宗納諫,記取隋朝覆滅的教訓,又讓農民休養生息,才有後來的嶄新格局。

  秦末、隋末的歷史事件,豈止是唐太宗和其他精明帝王要記取的歷史經驗?

 

 註:

 1,原文是:朕諮訪民瘼,深悉力作艱難。耕三十畝者,輸租賦外,約餘二十石。衣食丁徭,取給於此。幸逢廉吏,猶可有餘。若誅求無藝(按:苛索無度),則民無以為生。是故察吏所以安民,要在大吏實心體恤也。──清史稿.聖祖本紀。
  2,原文是:陳涉不用湯、武之賢,不藉公侯之尊,奮臂於大澤,而天下響應者,其民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