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經濟 > 經濟政策分析 > 以科學發展觀 建設小康社會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以科學發展觀 建設小康社會
─中共十八大與「旗幟 + 三段論」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2012年12月號,頁56—61
上網:2013.1.16

 

  關鍵詞:中共十八大,科學發展觀,小康社會,初級階段論,旗幟,三段論,以人為本,轉變,法治,頂層設計,腐敗,改革

  相關人物:胡錦濤,溫家寶,趙紫陽,胡啟立,陳竺,萬鋼

  引述歷史典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
  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中庸)

 
 
 
  中共十八大的主要議題,是胡錦濤代表政治局發表「報告」、局部修改黨章,產生十八屆中央委員會。

  胡氏的「報告」,總結十七大(2007年10月)以來的「中央委員會工作」,涉及理論體系、政策、經濟發展,重墨於科學發展觀、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報告」重申十七大以來的政策和「戰略部署」,新意並不多。所謂「新」,一是正式把科學發展觀稱為「指導思想」;二是把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量化指標略修改:從十七大的「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改為「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二五」(第十二個五年規劃,2011—2015)和「十三五」(2016—2020),是關乎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段,亦關連香港有無可持續發展空間。本文詮釋科學發展觀的內涵,實現社會和經濟「科學發展」的優勢、面對的障礙。


  1.從初階摸索 到指導地位

  科學發展觀,是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以下稱「初階論」)基礎上的理論構建,為胡溫新政(2003—2013)的一大標誌。

  「初階論」是中共中央在十三大(1987年10月)提出的社會發展階段論,由趙紫陽(1919—2005)主導,喬石、胡啟立和溫家寶等參與擬草。

  「初階論」的要點,一是中國仍處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初級階段,「生產力水平遠遠落後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必須經歷一段很長的初級階段,去實現別的許多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和生產的商品化、社會化、現代化」;二是政策和施政要從實際出發,正視落後的現實:農村「基本上還是用手工工具搞飯吃」,「一部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同廣大不發達地區和貧困地區同時存在」;三要汲取過去「經歷過多次曲折,付出了巨大代價」的教訓,糾正「左傾」錯誤,推行經濟體制改革,發展生產力。

  十六大(2002年11月)之後,胡錦濤和溫家寶沿著初階論的脈絡,摸索「理論創新」。2003年4月,胡氏考察廣東時首次提出「發展觀」的概念;7月的一次演講,提到「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發展觀」。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的〈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提出「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和人的全面發展」。這是中央全會首次提出「全面發展觀」。

  2004年2月,中共中央舉行「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的專題研究班,溫家寶發表講話,首次全面闡述「科學發展觀」。這是「全面發展觀」首次公開定名為「科學發展觀」。

  十八大前,外國媒體熱炒所謂「中南海權威消息」,稱科學發展觀將首次寫入黨章。事實是:在十七大修改的黨章,已寫入「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稱它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總綱)。


  2.三段論表述 十八大正名

  胡錦濤在十七大的「報告」,提到的大會主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三者在「理論體系」中是並列的。

  自十七大以來,中共中央和國務院文件的表述,都是「旗幟+三段論」。「旗幟」包含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其「內核」是暴力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

  胡氏在十八大的「報告」,仍是「旗幟+三段論」(表1),只是表述方式略有差異。

  新的表述,把科學發展觀和「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並列,正式確定三者「平行」的形式。這種「正名」,是形式的「升格」。

  孔子云:「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論語.子路)胡溫即將退位,完成科學發展觀的「正名」形式(或曰「合法性」的程序),意在延續「指導理論」的影響力。這是安排「政治後事」。

  溫氏多次以「人亡政息」之語(出自《中庸》第二章:「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表達憂患意識。這種意識,諒是為科學發展觀「正名」的一個因素。


  3.發展觀內涵 十二字概括

  跳出官方的表述,本欄把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概括為十二個字:科學,轉變,協調,全面,人本,改革。

  科學:以科學的視野決策、施政。任何政策、施政、建設項目,都要建基於科學知識、科學論證,並接受科學化的管理和實踐檢驗;正視並增強科技的投入,提高決策、行政、生產、管理、服務的科技含量,從而改善並提高相關的品質。

  轉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或稱經濟增長模式),胡錦濤的「報告」,重申「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線」。

  「轉變」之一,是由粗放型的「量增」,轉變為以注重科技投入的「質升」。由不惜代價(機會成本)追求數量的增加(如GDP的高增長率、城鎮化的比例),轉到提升產品或項目的質量、管理和經濟的效益。

  所謂粗放型,以「三高一低」為特徵。資金、人力、資源的高投入,能源和原材料的高消耗,高排放造成的環境高污染和低效益,對環境、資源和民眾健康安全的損害甚大。這種超出環境、資源、社會承載力的增長模式,無以為繼,且釀成生態災難和安全事故,群體抗爭頻仍,加劇「社會深層次矛盾」。

  在科發觀之下,增長模式的改變,是從物質投入的「量增」,轉為增強科技設備、人才、管理的投入。正視並改善決策、管理、生產者的科學素質,以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帶動經濟發展和GDP增長。

  「轉變」之二,是調整產業結構,由重化工業為主,轉為服務業、新興產業為主。國務院確定發展的「新興戰略性產業」是:節能環保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生物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新材料產業、新能源汽車產業。以新興產業、服務業的發展形成新的「增長極」。

  「轉變」之三,是從依靠投資(主要是官方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出口拉動GDP增長,變為以投資、出口和消費(主要是內部需求的生活消費)拉動增長。

  協調
:城鄉、區域、經濟和社會的協調發展,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的協調。

  2003年10月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公報,闡述發展觀的五個統籌,就是指上述的五個協調。後來,胡錦濤用一個「統籌」概括這五類協調關係,另提出三個「統籌」:統籌中央和地方關係、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國內和國際兩個大局。稱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全面
: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之下,推動社會、政治、文化建設,著力改善民生。這些建設都要與體制改革結合起來,如政治範圍的行政體制改革,要轉變政府職能,建立公共服務體系。

  「全面發展」概念的提出,是針對過去的偏失:重經濟建設,忽略其它領域的建設;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忽略民生的改善;更漠視民眾對自由、平等、維護合法權益、美好生活的期望。

  胡錦濤說:「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明顯增強,……社會利益發生深刻變化。」他道出科發觀面對社會利益多元化、民意多元化的現實。

  人本:以人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共享經濟發展成果。

官方稱,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本質和核心」。胡錦濤多次提到,保障民眾的知情權、表達權、監督權、參與權。溫家寶說,要提高民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尊重和保障人權」。

  改革: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並推進行政體制等方面的改革。

  據胡錦濤的「報告」,十八大後要「加快」財稅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國務院主導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在推動中。

  胡錦濤的「報告」,重申「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涉及中央權力體制、真正的政改並未啟步。


   4
.落實科發觀 小康翻一番

  實踐科發觀的「看板」,一是十二五(2011—2015)的發展態勢,二是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

  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積累,建立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量化指標的基礎。經濟規模(GDP總量)於2010年超過日本,列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多年居首位;每年的財稅收入可觀,年均增長率甚高,令公共財政有能力向城鄉居民提供「公共品」。

  十七大重申的「全面小康社會」量化指標,是:2020年的人均GDP,由2000年的約美金800元翻二番,達3,200元。據官方的《中國統計年鑑2011》,2010年的人均GDP接近30,000元(人民幣),約合美金4,300元(香港接近31,000元,台灣超過19,000元),已超過2020年的指標。這是十八大修改指標的原因。

  十八大「報告」確定的指標是: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據官方的2010年數據,GDP接近40萬億元(人民幣);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全年收入,分別為19,000元、5,900元;2020年翻一番的數據,應是GDP 80萬億元,人均的城、鄉居民收入,分別超過38,000元,接近12,000元(月均約3,100元、1,000元)。

  2001—2011年,GDP年均增長超過10%,今年上半年減速至7.8%。今後只要年均增長7%,就可達致上述指標。

  在「一黨領導」體制下,落實科發觀的優勢之一,是執政黨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套用北京的流行語,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優勢之二,是八十年代以來的大批留學生「回歸祖國」,或參政或創業,更多的從事教育、科研,其中不乏科技專才和熟悉西方社會的管理人才。

  有的「海歸派」精英、科學家,已被吸納到中共中央或國務院。留德的汽車製造專家萬鋼,在國務院當科技部部長;留法的醫學家陳竺,則是衛生部部長。這一類有科學專業成就、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務」理念者,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股「新生力量」(相對於有「左習慣」、知識貧乏的官員)。

  優勢之三,是大量外資的投入,香港、台灣、外國企業紮根於「全球製造工廠」,對科發觀的實踐有利。


  5.美麗烏托邦 面對障礙多

  處於「指導地位」的科發觀,是「頂層設計」的產物,有理想化的色彩。社會、政治、文化層面的不少政策設計和「戰略構想」,有點理想主義,「可操作性」不高,如民眾的四權(知情、表達、監督、參與權),只是動聽的口號;胡錦濤在「報告」中重申的「法治國家」、「政治文明」和「人民當家作主」等,是遙遠的烏托邦景觀,令了解現實生活者有「虛幻」之感。

  在國務院和中央部門的宏觀經濟管理中,對科發觀的「政策共識」較高,在經濟領域有相當的落實空間;行政管理水準較高的省,也在一定範圍內可能落實科發觀。

  但是,許多地方政府特別是地級市、縣、鄉鎮政府,未必能著力落實科發觀或創造實施政策的效益。

  科發觀的落實,面對許多障礙。首先是制度弊端,特別是權力缺乏法律、制度有效的約束。地方人大仍是黨政長官的橡皮圖章,不能有效約束、監察預算和其它公共財政。

  許多地方官以長官意志行事,有GDP高增長的亢奮,又好大喜功,不顧環境、資源的承載力,脫離實際追求極高的GDP增長率。

  在「全國GDP增長率」10%左右時,竟有些省、直轄市的GDP增長15%甚至18%以上。薄熙來在重慶的獨斷專行、GDP每年增長15%以上的「政績工程」,暴露權力不受制約導致腐敗的制度弊端。

 
 
 

  6.法治軌道外 防範性恐怖

  科發觀的落實,有賴於司法獨立的社會法治、維護民眾合法權益(包括知情權、監察權)的制度。但是,「一黨領導」體制下的社會,遠離真正的法治軌道,自無獨立的司法,亦無真正的民間社會(公民社會)。官民的衝突、社會糾紛,很難透過司法途徑裁決;民眾的合法權益,很難借助於司法救濟而獲得維護。

  許多地方官以「穩定壓倒一切」之名,靠拳頭行事,以致法律和司法程序「白條化」(連扣押人也不出示「執法者」證件、不通知當事人家屬)。

  這種權比法大、漠視或侵害民眾合法權益之舉,與科發觀構想的社會建設諸如對話協商、依法行政及「和諧社會」背道而馳。

  《武漢大學學報》近期發表唐皇鳳教授的〈「中國式」維穩:困境與超越〉,指出「維穩」帶有明顯的暴力壓制手段:「有些地方政府頻繁動用國家專政工具甚至勾結黑惡勢力,採取諸如截訪、毆打、拘留、罰款、勞教、判刑、連坐以至於公然在北京僱佣私人保安公司開設『黑監獄』等手段,壓制上訪群眾,嚴重侵犯了他們的各種合法權益,甚至造成上訪群眾人身和精神的巨大傷害。暴力維穩正在嚴重傷害政府機關在群眾中的形象,逐步侵蝕著執政黨的政治合法性基礎。」

  維穩與維權之爭,是中共黨內和黨外都在關注的「社會矛盾」。落實科發觀,繞不開這個「矛盾」。

  任何社會制度下的政府或執政黨,都想穩定社會、維持施政或執政的地位。「維穩」必須在保障基本人權的法治軌道上,受到制度的有效約束和社會監督。以「踢開法律」和「繞開司法程序」的非常手段,靠恫嚇、暴力行事,是製造社會恐怖氣氛,以增強威懾力。這是斯大林(1879—1953)和毛澤東(1893—1976)的「無產階級專政」手段。

  波蘭著名的經濟學家布魯斯(Wlodzimierz Brus,1921—2007),在《社會主義的所有制與政治體制》(Socialist Ownership and Political Systems)一書,論及斯大林的「防範性恐怖」,指斯大林及其手下以恐怖手段達到「防範效果」,防範對政策、路線的「對立情緒」。

  現在,許多暴力化的地方官,把上訪者或「揭貪」者押入黑牢或神經病院,無疑也是「防範性恐怖」。


  
7.科學素質低 地方官腐敗

  中國的科學研究和技術發展有成果,尖端軍事科學和軍事工業相當發達,但產業的科技水準仍遠落後於西方先進國家。

  中國科學院現代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透露,2008年,中國農業經濟水準,比美國落後108年,比英國落後150年,與韓國的差距是36年;農業的勞動生產效率,只及發達國的2%、美國的1%。報告稱:「農業現代化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化的一塊短板。」(新京報2012.5.14)

  科技和資金向軍事科技、軍事工業大傾斜,使社會整體的科技水準偏低。2010年,國民平均受教育只有9年(表2),也制約產業的科技發展,妨礙科發觀的實踐。

  落實科發觀的障礙,還在於地方官特別是地級市、縣、鄉鎮官員綜合素質偏低。儘管許多人亮出在職博士、在職碩士的「學位」,實際卻只是以權力取得的「榮銜」,實際的教育素質不高,很多人只讀過初中,科學素質更低。

  這一類地方官對現代化的了解不多,在「知識短板」的局限之下,很難落實科發觀,卻習慣於以「政治運動」的方式施政和「指揮經濟工作」。

  不少地方官缺乏科學發展的理念,習慣性「跟著感覺走」,一哄而起。當國務院提出發展新能源產業的路向時,不少地方官不理會本地是否具備相關的資源(人才、市場和相關的設備配套),就讓太陽能產業「急上馬」,以致產能過剩、設備利用率低,造成浪費。

  國務院關於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的文件透露:「一些地方對節能減排的緊迫性和艱巨性認識不足,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對調結構、轉方式重視不夠……政策措施不落實。」

  地方官場腐敗,許多官員與奸商勾結,以「促增長」為名破壞資源、環境,官員成為高排污的「保護傘」。

  北京《經濟參考報》透露:「一些地方發展心切,抱著『願寧毒死也要GDP』的心態,有意無意地忽視環境保護,導致『引進企業就是引進污染,發展經濟就是破壞環境』的惡果。面對企業違法排污,一些地方政府成為企業的保護傘,通過變通政策打擦邊球,甚至開綠燈,最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官商同流合污,加劇生態的惡化,加深可持續發展空間的危機。

  在法律、制度約束低、許多官員施政不力和貪污腐敗之下,產業結構調整,環境的保護和修復,受到很多阻力。

  據國務院的文件,十一五期間(2006—2010),重工業佔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由68%增至近70%;2010年的GDP,佔全球的8.6%,能源消耗佔19.3%。


  8.雖正視障礙 或積重難返

  中共中央的頂層官員,了解並正視落實科發觀的障礙,例如企業的「科技短板」。〈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010年「國發」第三十二號文件)透露:「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掌握的關鍵核心技術少,……體制機制不完善。」

  溫家寶主導的科技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就與應對「科技短板」有關。假以時日,持續的改革諒有利改善社會、企業、政府的「科技體質」。

  十八大之後,中共新領導層應會正視落實科發觀的障礙,並逐步減輕障礙造成的阻力,但需時甚長,可能有積重難返之困。

 
 表1,中共十八大關鍵詞
 表2,十二五規劃(2011—2015)主要經濟指標
 

 

 

 

中共十八大關鍵詞
表1


十二五規劃主要經濟指標
表2

 


主要參考文獻


 1.胡錦濤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深化改革開放目標,中新網(北京),2012.11.8。

 2.唐皇鳳:「中國式」維穩:困境與超越,武漢大學學報(哲社版,武漢),2012年9月號。

 3.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央政府門戶網(北京),2011.3.16。

 4.彭話:免於恐懼的自由,改革內參(國務院發改委,北京),2010年第34期。

 5.蔡霞: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為何艱難,改革內參,2010年第46期。

 6.丁望:胡溫維新與科學發展觀,信報財經月刊(香港),2007年12月號。

 7.溫家寶: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人民日報(北京),20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