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落實科發觀 小康翻一番
實踐科發觀的「看板」,一是十二五(2011—2015)的發展態勢,二是2020年「全面小康社會」的實現。
三十多年改革開放的成果積累,建立了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量化指標的基礎。經濟規模(GDP總量)於2010年超過日本,列全球第二,外匯儲備多年居首位;每年的財稅收入可觀,年均增長率甚高,令公共財政有能力向城鄉居民提供「公共品」。
十七大重申的「全面小康社會」量化指標,是:2020年的人均GDP,由2000年的約美金800元翻二番,達3,200元。據官方的《中國統計年鑑2011》,2010年的人均GDP接近30,000元(人民幣),約合美金4,300元(香港接近31,000元,台灣超過19,000元),已超過2020年的指標。這是十八大修改指標的原因。
十八大「報告」確定的指標是: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據官方的2010年數據,GDP接近40萬億元(人民幣);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的人均全年收入,分別為19,000元、5,900元;2020年翻一番的數據,應是GDP 80萬億元,人均的城、鄉居民收入,分別超過38,000元,接近12,000元(月均約3,100元、1,000元)。
2001—2011年,GDP年均增長超過10%,今年上半年減速至7.8%。今後只要年均增長7%,就可達致上述指標。
在「一黨領導」體制下,落實科發觀的優勢之一,是執政黨有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套用北京的流行語,就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優勢之二,是八十年代以來的大批留學生「回歸祖國」,或參政或創業,更多的從事教育、科研,其中不乏科技專才和熟悉西方社會的管理人才。
有的「海歸派」精英、科學家,已被吸納到中共中央或國務院。留德的汽車製造專家萬鋼,在國務院當科技部部長;留法的醫學家陳竺,則是衛生部部長。這一類有科學專業成就、行政能力和「公共服務」理念者,是實踐科學發展觀的一股「新生力量」(相對於有「左習慣」、知識貧乏的官員)。
優勢之三,是大量外資的投入,香港、台灣、外國企業紮根於「全球製造工廠」,對科發觀的實踐有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