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ITIES PRESS (HK)
  

 
 
 




是煽情教育 還是知識傳授

──分析香港的「國民教育」及其課程指引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2012年11月號,頁52-57
上網:2012.12.18






  

  關鍵詞:
  國民教育,知識傳授,指引,政教,感情引導,當代中國,儒家,道德論,秩序文化,普世價值,個人崇拜,歸屬感,身份認同,文革
  引述歷史典籍: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立愛惟親,立敬惟長,始於家邦(尚書•伊訓);
  恭近於禮(論語•習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
  當仁不讓於師(論語•衛靈公);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荀子•修身);
  以善先人者謂之教,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荀子•修身)。

***

  教育的功能之一,是知識的傳授、學問的積累,培育明辨是非、有思考能力和公德心的人才。

  《中庸》謂:「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孔子道出求知、學習的五大要素:學、問、思、辨、行。

  當今香港學校的課程設立、教材編寫,如果是基於「政治需要」的煽情教育,而非正常的知識傳授,是疏離學、問、思、辨、行的學習之道,可能走入愚民教育的歧路,受到社會大眾排拒。

  香港特區政府開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以下簡稱「國教」),在中小學推行「國情教育」,引發各界和平請願、學生絕食一類的民間社會抗爭。每次集會的參加者,從上萬人至八、九萬人。

  在這種非常事件的背後,是官方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以下稱「指引」)、官方資助出版的一些教材、參考書,有許多偏失甚至謬誤,引起社會各界的質疑。官方於10月8日宣布,擱置「指引」,但不撤「國教」。

  本文從「指引」的「一分為二」談起,分析課程定位:是煽情教育,還是知識傳授;「一國」屋簷下:教育或教材的兩制差異;擱置「指引」的善後:「當代國情」(當代中國)納入中史科、通識科。

1•以情引發 類似政教模式

  本人詳閱173頁的「指引」,把它一分為二:一是德育部分,二是「國教」中的「國情教育」。

  第一部分的「基調」,是關於仁(或仁愛)、義、禮、智(頁2、8、54),誠信(頁9、46)和孝道(頁31、39、83)等,源自中國古代思想家特別是儒家的道德論、價值觀;此外,還包括和平、自由、法治、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頁2、9、12、13、19、37、51、54、91)。這是可以接受、也應該引入課程的主流價值觀。

  「指引」的要害,在於第二部分特別是「當代國情」部分,被質疑是「政治思想教育」(以下稱「政教」)模式的產物。

  「指引」對「國教」的定位,是「推動德育及國民教育」(頁2)。如此陳述「定位」,實際只說出開設的目的,並未解釋教與學的「定位」。

  就「一國兩制」下的制度差異、香港的傳統教育體制而言,「國教」的定位,應是知識傳授,與數學、語文的定位一樣,而不應該是「政教」式的煽情教育。

  在「指引」中,「國教」包括「國情教育」,分為自然國情、人文國情、歷史國情和當代國情(頁17)。所謂當代國情,實是當代中國(1949-)的歷史、政治、經濟,是「指引」著墨很重的部分。

  香港的中學本應開設「當代中國」課程,在知識傳授的定位下,讓學生了解和思考真正的「當代中國」,而不是政治宣傳下虛假的「當代中國」。

  詳閱「指引」和按「指引」編寫的教材,得到的最深印象是:「國情教育」特別是「當代國情」部分,是煽情教育模式,重墨於「感情引發」、孕育愛國心和國民身份認同(頁2、4、7-12、17、26、70)。

  「指引」的一節(4.1.1.認知、情感、行為的結合),「指導」教師如何推行煽情教育:

  ──「從情感方面引發學習動機……建立身份認同」 (頁70);〔按:前一句「引發學習動機」似有語病〕
  ──「情感的培育,能觸動學生情懷」(頁70)。

1 2 3 4 5 6 7 8



 

香港、台灣熱點

國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