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BRITIES PRESS (HK)
  

 
 
 


是煽情教育 還是知識傳授

──分析香港的「國民教育」及其課程指引(3)

丁望

原載:信報月刊2012年11月號,頁52-57
上網:2012.12.18


    

  3•情感評估 滴淚量化考核

  香港許多學生、家長、教師和關心下一代者,稱「國情教育」為「洗腦教育」,表達了對煽情教育的排拒。他們對於「情感評估」,更有幾分恐懼。

  「指引」第五章專門「指導」教師,對學生展開學習「國教」的評估,著力於「國情教育」的情感評估。

  「指引」提示教師「了解學生由情感觸動以至態度上的轉變」、「延續及持久的態度轉變和發展」(頁86),留意「接納、認同」的程度。對學生的評估要點,是身份認同、歸屬感(頁85);教師應重情感層面評估(頁86)、情意評估(頁94)。

  「指引」又訂定自我評估、教師評估、同儕評估(頁87)等監察方式,並強調「建立身份認同」(頁88)。「指引」還有建立「學習歷程檔案」(頁88)和評估記錄的規定。

  這種「愛國」評估,類似於大陸學校的「政治鑑定」;香港教師如按「指引」行事,實際是扮演大陸中小學「班主任」的角色,「指引」中的「了解」大可解讀為「調查」或「監視」。類似大陸學校的「檔案」袋,則是監視的記錄。

  這樣的評估,對小學生的人生成長,是沉重的負累,對中學生也是有害無益,可能衍生虛假表態、走後門、拉關係爭好評估的壞風氣。

  許多學生家長和教師,表示厭惡這種評估,認為會造成學生的恐懼。有家長問:在五星紅旗升起時,要流幾滴淚才是「愛國」?流兩滴不夠「愛國」,流五滴就可以獲「評估高分」?

  中小學的課程,居然有一套「了解」(實是監視)、評估學生愛國感情的規定,有些規定幾乎是對「愛國感情」的量化評估(打分或評等級)。愛國和國民身份認同的「感情」竟可以量化,令人感到荒謬。

1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