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名家網 CELEBRITIES PRESS (HK)
 首頁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書評.書訊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政治 > 政治精英分析 > 中共十九大特輯 > 七常各有定格 血緣傾斜甚大  
專欄(信報)
政治
經濟
國際關係分析
法律與公共治理
香港、台灣熱點
 

精英文摘
歷史
文藝與歷史文化
回想錄
 
 
中共十九大特輯.之八
七常各有定格 血緣傾斜甚大
 
 
丁望

原題:首重政治血緣 栗汪趙韓入常
原載:信報〈思維漫步〉專欄,2017.10.26,A25版
上網:2017.11.2
字數:原文1,888,上網2,653

 
  關鍵詞:十九屆,政治局常委,定格量化,身份代表,政治血緣,新海派,中央團系
 
 圖1,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產生七常委: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網絡圖片。
 

  25日的中共十九屆一中全會,產生政治局常委會,成員是連任的習近平、李克強,新任的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均是原政治局委員)。

  中共中央的權力重組,突顯「新時代」(習時代)的新常態:「三絕對」(絕對服從、絕對忠誠、絕對維護核心權威)的擁戴群,獲大量快速的提升,中央團系邊緣化。

  新一屆7個常委中,黨總和親信3席,如把收編的新海派2席算入,則共5席,佔總數的72%,這是自毛時代以來未出現過的大傾斜。


  有定格量化 說身份代表

  12日在〈思維漫步〉欄發表之拙文〈十九大風雲人物 且看習李汪栗〉,假定「七上八下」的規則不變,有9人競逐7個常委座位。25日產生的7常委,都在評估的9人中。在評估中的李源潮、胡春華則敗落,他們分別有政治局10年和5年資歷,是中央團系資深幹部,深受前總書記胡錦濤信賴。

  十九大前,一批智庫和傳媒發表入常預測名單。美國智庫馬可波羅、日本《讀賣新聞》和香港一家紙媒,都說黨總和國總連任,這也是拙文的判斷。這三家均預測陳敏爾(重慶市委書記)和胡春華入常;拙文未提陳敏爾,卻提了李源潮(十九大主席團常委)。果如拙文的判斷,汪洋以預定政協主席身份入常,趙樂際成為中紀委書記並入常。

  從陳、胡、李未入常可知,在政治生態劇變之下,高層的流動、權力變遷,不確定性比「常態」之下更大,有些重要的突變因素難以獲悉。

  政治局常委的組成,與明年3月的「國家機關換屆」統籌安排,有黨政領導職務的預設安排機制和定格量化,12日拙文已有分析。

  新一屆7常委都有特定的身份代表,有的已確定擔任黨內實權職務,如書記處常務書記、紀委書記;有的則預定明年3月擔任國務院、人大、政協領導職務。25日官方公布7常委名單時,按例並不透露其身份代表,有待研究者解讀。

  依據十六至十八屆政治局的定格(確定的規格)、量化(四大板塊的政治局委員席位比例),十九屆政治局常委的預設職務、身份代表如下:

  1,習近平(64,現齡下同):十九屆中央總書記、軍委主席,新一屆國家主席(預設,下同),代表黨、國、軍;
  2,李克強(62):新一屆總理(連任),代表國務院;
  3,栗戰書(67):十八屆書記處書記,新一屆人大委員長(接張德江),代表人大;
  4,汪洋(62):原任副總理,新一屆政協主席(接俞正聲),代表政協;
  5,王滬寧(62),原任書記處書記、中策室主任,十九屆書記處常務書記(接劉雲山),主持書記處日常工作,分管宣傳和思想意識形態,代表書記處;
  6,趙樂際(60),原任書記處書記、中組部部長,十九屆紀委書記(接王岐山),代表中紀委;
  7,韓正(63):原任上海市委書記,新一屆國務院常務副總理(接張高麗),代表國務院(經濟)。

  以上7人,習和李是連任,其餘5人均是十八屆政治局委員。


  察政治血緣 誰居最強勢

  在權力金字塔頂的7人,可粗分為四類政治血緣。黨總和親信栗戰書、趙樂際共3人,習系約佔43%。

  王滬寧和韓正是新海派,江澤民任上海市長、書記時吸納的上海官員(為了區別與汪道涵等老海派的不同時段,故稱新海派)。王後來成為習的重臣,是「習思想」的重要撰稿人和解讀者。此派佔29%。

  李克強是中央團系,與改革家胡耀邦有政治血緣,同胡錦濤、劉延東、李源潮、劉奇葆等長期共事,參與扶持周強、胡春華。此系佔14%。

  如同王岐山、馬凱,汪洋由朱鎔基、溫家寶一手提拔,與中央團系無關,權稱為朱溫舊部,佔14%。

  在小道新聞和「北京評論員」的評論、一些紙媒的報道中,汪洋被稱為「團派」,與中央團系扯在一起。

  從共青團的歷史和團幹部權力來源去觀察,團幹部有兩個層次,一是中央團系,由中共中央書記處委託團中央管理的副司級以上幹部,二是由地方黨委管理的團省委、地(市)委幹部,其權力來源是地方黨委,屬地方派系。汪洋當過安徽團省委副書記,是中共安徽省委管理的幹部,不同於中央團系李克強、胡春華。

  1990年代末期,朱鎔基總理和主管三農的副總理溫家寶,在安徽試行費改稅減輕農民負擔。當時在安徽當官的回良玉、汪洋和張平,推動費改稅甚得力,後來為朱、溫重用。

  在溫內閣,汪當過主持國務院辦公廳的副秘書長,是溫的二管家,調出國務院後當過重慶市委、廣東省委書記,在薄熙來惡意攻擊他時,溫對他有「適度保護」。這幾年,他在國務院主管對美貿易談判,分管三農、旅遊工作,頗有些改革的成效。


  中央團系挫 政治黃昏短

  在十八屆政治局25人中,中央團系有5人:李克強(常委)和劉延東、李源潮、劉奇葆、胡春華,佔20%。這是胡錦濤退下前對「政治後事」的安排。十八大後政局急左轉,局部回到毛老路,中央團系處境艱險。

  在十九屆政治局25人中,中央團系僅留下2人佔8%:李克強和胡春華。劉延東在「七上八下」之下退位,劉奇葆雖保中委銜,卻失政治局席位;李源潮雖是十九大主席團常委,竟連中委也失去;胡春華則未獲「熱傳」中的常委之位。

  李克強的大管家、國務委員兼秘書長楊晶(蒙古族),雖有中央書記處資歷,這次竟連中委也無望,這是李克強受到的政治打擊。

  高層權力的消長,讓人看到中央團系的衰敗場景,感受到中央團系正處於政治黃昏期,且只能維持很短時段。

  十九大確立核心的權威地位、「習思想」列為黨的「行動指南」,權力重組的一邊倒式勝利,顯現黨總的絕對強勢,這是毛後的第二個政治強人時代。

 
 表1,中共十八屆、十九屆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代表
 

 

 

 

中共十八屆、十九屆
政治局常委的身份代表
表1